冀州古城遺址位于冀州市冀州鎮北關村西北500米的后趙村、前趙村、西關村北一帶,分布面積225萬平方米。
1976年衡水地區文物考古工作者進行了調查。冀州古城址目前僅保存西北面的一段夯土城墻,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總長4500米,最高處10米,底和頂部最寬處分別為30米和10米。城址的西門及其甕城尚能辨識。沿城址西、北面的溝渠應為原城的護城河。
由于該城址地處衡水湖濕地范圍內,周邊多水。地表遺存大量磚瓦碎塊及部分陶片,年代以漢代、唐代居多。在遺址的南端還殘存有部分明代城墻遺存。
冀州古城始建于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距今已有2300年的歷史。據記載,冀州古城城墻在漢代“周二十四里,高二丈五尺”。冀州古城現存護城河達5千多米,基本完好無損,是我國北方少有的、較完整的漢代護城河。冀州古城遺址對研究漢代州城布
局以及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