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摩崖,簡稱三游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7公里的長江邊的山崖上,位于西陵峽峽口處。2006年5月25日,宜昌市三游洞摩崖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是湖北省著名名勝古跡,2006年5月25日,宜昌市三游洞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人會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賦詩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寫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這是人們稱之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東坡)、蘇轍父子三人,也來游洞中,各提詩一首于洞壁之上,人們稱之為“后三游”。
三游洞地勢險峻,形如覆蓬,冬暖夏涼,洞室開闊,呈不規則長方體,深約30米,寬約23米,高約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巖層巖面不斷溶蝕,并經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巖溶洞。它的地層地質年代為寒武紀,距今約五億至六億年,洞中巖石褶皺起伏,斷裂縱橫,千姿百態,有似圓若方的鐘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橫列,將洞隔成相通的前后兩室:前室明曠,詩文滿壁;后室幽奧,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頂部空圓若懸鐘,以石投擊,其聲如鐘,石子落地,其響如鼓,故有“天鐘地鼓”之說。
三游洞景色奇麗,曾被古人喻為“幻境”。歷代途經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隸、行、草各種字體和詩歌、散文、壁畫、題記等形式寫景抒懷,鐫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內外尚存有宋代歐陽修題記、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種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史料。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擊,飛珠濺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頂的至喜亭,西眺可見大江雄姿;在那峰巒疊嶂之中,長江像一把利斧,辟開一線通道,直瀉西陵峽口,激流咆哮,破門而出,流經三游洞旁,則水勢轉平,江面豁然開闊,呈現險夷交替之奇觀。
三游洞不僅是著名的古跡勝地,同時也是重要的革命遺址。土地革命時期,這里曾是0鄂西特和宜昌縣委的地下交通聯絡站,當時廟中“道士”有的是我黨地下交通員。解放后,1958年3月1日,-為實現毛澤東“高峽出平湖”的宏偉藍圖,造福子孫后代,曾沿著陡滑的小道,親臨三游洞察看了巖石的層次,作了極為重要的指示。
沿陡危的小道依欄而下,至山腰間的懸崖下有一小潭,細泉涓涓流入,長年不歇,潭邊草茂竹翠,這便是宜昌市的名勝古跡--陸游泉。宋代詩人陸游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10月8日來三游洞時曾在此潭取水煎茶,并賦詩一首,書于石壁上。后人稱之為“陸游泉”。
地址:宜昌市西陵區南津關路8號
類型:洞穴地質地貌古跡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717-8862161
開放時間:
旺季8:00-18:30,淡季8:30-17:30
延伸閱讀: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