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城市建設檔案館于1986年8月成立,是市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屬市規劃局領導,多次被授予全國城建檔案工作先進集體、市文明窗口單位等榮譽稱號。
館總面積7131平方米,其中本部2020平方米,城市規劃建設展館5111平方米(由于歷史原因,本館分處兩地辦公)。現有工作人員15名,館內設有辦公室、展館管理科、業務指導科、技術科、信息管理科。
市城建檔案館擁有檔案研究員、計算機專業等人才,現有城建檔案信息量達155萬條,通過《佛山市城建檔案管理系統》進行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在城市規劃建設展館運用《佛山市城市規劃景觀仿真及激光集成展示系統》、《佛山市規劃信息智能展示系統》等技術手段展示城鄉規劃建設成果。館藏檔案共有21大類96個屬類495個小類的檔案共約14.5萬卷,照片89948張,錄像907盒54420分鐘。其中收集的從漢代至今的佛山地圖、石刻、古建筑構件等城建實物4000余件,以佛山建筑文化為主題的103塊石刻更是廣東省內僅有,涵蓋了佛山地理、行政建制、民俗、民居、地產、稅務、水利、金融、交通、文教、產業諸方面的往昔面貌。
佛山市城市規劃建設展館設有模型區、會展區(規劃公示區)、圖片展覽區、佛山古鎮民居民俗展區、佛山建筑人文景觀展區共5個區:
模型區設有1∶10000佛山市2+5組團城市規劃模型和1∶2500佛山一環快速干線規劃模型。會展區是政府向社會公示重大規劃建設信息和規劃成果的場所,配有普通話、粵語、英語的宣傳片有《走向輝煌——佛山城鄉規劃建設巡禮》。圖片區有反映佛山城市發展歷史和社會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大量圖片和數據。古鎮民居民俗展區則以仿真建筑、古鎮模型、蠟像等展示形式,著重表現佛山獨特的建筑形式和賣懶、賣禾蟲等民俗。建筑人文景觀展區主要展出歷史建筑構件和清朝佛山名人的書法真跡以及民居用品。
一直以來,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緊密地將城市發展規劃、歷史文化建筑與人文系統結合起來,以此為主線全面推進城市規劃展館的建設和發展,使其成為了城鄉規劃的教育宣傳、公眾參與、規劃成果展示的陣地和窗口。多次出色完成了接待-省長、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重慶市黨政代表團等重大接待任務,是市、區外事僑務部門、-部門對外接待世界各界友人、港澳臺胞和外商的重要場所,是市大、中、小學的第二課堂實踐點和德育教育基地,是市委黨校干部培訓社會調查聯系點,也是佛山、廣州、珠海旅行社選定的旅游景點。自2003年以來,先后公示規劃設計項目62個,反饋意見11294條,接待查閱53078人次,調閱案卷141665卷;接待參觀團隊2615個,接待參觀人次311526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