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地處八閩中心,東與德化毗鄰,南與永春、漳平接壤,西同永安、三元銜接,北靠三明、沙縣,東北與尤溪交接。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多文化交流、碰撞、衍生、傳播,成為歷史文化交匯中心和中轉站。由于大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促使元、明時期的先民們夯筑具特色土堡,以抗擊匪寇,此類建筑受到了海內外的密切關注。
大田土堡始于宋元時期,盛行于明清時期,其建筑風格的唯一性、構筑體系的獨特性、整體保存的完整性、環境風貌的原真性、成組聚集的區域性、建筑藝術的合理性、抗爭自保的社會性均獨具閩中特色,極具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大田土堡區別于閩西、閩南的土樓,江西贛南的圍屋,廣東的圍攏屋和碉樓,四川、西藏的碉房,是一種土生土長的防御性鄉土建筑。在福建鄉土建筑大系中實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中國古代防御性建筑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各種自然、認為等原因所至,現存土堡不到百座,主要集中在建設、廣平、太華、均溪、濟陽等鄉鎮,顯得十分罕見和珍貴。
大田土堡現存數量居三明市之首,土堡群是福建現存最集中、數量最多、年代最早、結構最復雜、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土堡群,被列為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是三明市乃至全省少有的土堡民居結合體的精品。2010年12月,中國•福建土堡學術研討會在大田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開發土堡旅游資源,延續土堡建造技藝,傳承土堡文明意義重大。目前,大田縣正在致力將大田土堡群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