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海南省 > 海口市 > 瓊山區旅游

馮白駒故居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馮白駒故居
馮白駒故居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馮白駒故居位于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南約5公里的長泰村。村莊四周林木蒼翠,從平坦的大道進入村莊,在盤根錯節濃蔭如蓋的老榕樹旁,便是被-總理譽為“瓊岸人民的一面旗幟”的馮白駒將軍的故居。

長泰村背依山丘,面俯綠野,馮白駒故居處于村莊最高處,屋后古木成林,屋前庭地寬闊,花圃艷麗,草地如錦。馮白駒故居始建于1922年,1942年冬日軍“蠶食”“掃蕩”時被焚毀,1951年修復,1984年按原貌重建。寬闊的庭地上,一座雄偉的雕塑首先映入游人眼簾,馮白駒剛毅的面容令人肅然起敬。黑色花岡巖雕塑底座上,由-題寫的“馮白駒將軍”五個燙金大字熠熠生輝。

故居由正屋、后屋、銅像和陳列室四部分組成,占地面積6畝。走近故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豎立在庭院正中的馮白駒半身銅像,銅像高1米、寬1米,基座高1.9米、寬1.2米,基座正面刻有-同志題寫的“馮白駒將軍”,背面刻有“馮白駒生平簡介”。緊接的是正屋,是一間三目、中間廳堂、兩旁臥室的石木結構的13桁10柱的海南傳統民居,正門頂端懸掛-元帥題寫的“馮白駒故居”橫匾。大廳里的八仙椅,臥室內的書桌、睡床,廚房的竹筐、竹簍都還保存完好,古樸中透出歲月的滄桑。四周為灰色石頭墻,屋頂蓋青瓦,后屋是5桁三目小屋。

整個故居庭院建筑物樸素大方,環境幽雅。這里不僅再現了歷史的現狀,而且告訴人們,一位功勛卓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正是出生、長大在這樣一個極普通的農民家庭。

故居庭地的右側,設有一間馮白駒生平業績陳列室。陳列室分“投身革命”、“中流砥柱”、“功垂青史”、“鞠躬盡瘁”四個版塊,陳列著關于馮白駒將軍家世、生活、革命活動等的物件及圖片。在這里,參觀者可以了解到瓊崖革命斗爭的史跡和馮白駒將軍傳奇而又坎坷的一生。在馮白駒的影響下,其親屬先后有20人投身革命,有12位親人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故居對聯:“將軍偉績垂青史,忠魂浩氣照人間”是對馮白駒準確的評價。

馮白駒(1903~1973)原名裕球,學名繼周。海南瓊山人。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5年入上海大夏大學預科。1926年初返瓊從事革命活動,任海口市郊農民協會辦事處主任。同年9月加入中國0。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歷任0瓊山縣委書記、瓊崖特委委員,澄邁縣委書記、瓊崖特委書記。領導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發展農村革0據地。1932年瓊崖紅軍第二次反“圍剿”失敗,率瓊崖蘇維埃機關和紅軍在母瑞山堅持八個多月的艱苦斗爭,支撐了瓊崖革命紅旗。抗日戰爭時期,任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隊長、瓊崖抗日獨立總隊隊長兼政委、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主席、瓊崖抗日獨立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歷任0瓊崖區-、瓊崖民主政府(臨時人民政府)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司令員兼政委。1950年春領導海南軍民配合野故軍渡海作戰,解放了海南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海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海南區黨委-、海南行政公署主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0中央華南分局委員兼-部部長、廣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0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副省長、0中央中南局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國防委員會委員、0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0浙江省委委員、浙江省副省長。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著有《中國0的光輝照耀在海南島上》、《紅旗不倒》等。

長泰村:長泰村位于南渡江東畔云龍鎮境內,是馮白駒將軍的故鄉,是革命老區村莊。全村有20戶,總人口114人,勞力38人。有水旱田355畝,坡地700畝。經濟作物以橡膠、花卉、水稻為主。2002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 2001年,長泰村籌資7萬多元創建文明生態村,其中群眾集資3萬元,鎮政府投入2萬元,外出干部捐款1萬元,聯系點單位支持1萬元。…… 長泰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海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瓊臺福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州AV一在线影视 | 骚包在线-最新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日韩国产一区 | 在线观看的AV大片 |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成年轻人天堂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