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祠號稱“海南第一樓”,位于海口市東南方5公里處,占地面積約6.7公頃。清光緒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為紀念唐宋間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朝名臣衛國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莊簡公李光、忠簡公胡銓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稱。五公祠由主樓以及兩側的蘇公祠、學輔堂、五公精舍、觀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酌亭和瓊園等亭、臺、樓、閣古建筑群組成。主樓為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式斗拱的紅樓,高9米,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樓下正門懸掛“五公祠”匾額,樓上掛著“海南第一樓”橫匾,樓下大廳內陳列著五公塑像。樓下大廳楹柱上,清人長聯高度評價了五位名臣,頗為“第一樓”增輝。長聯為:“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后其所樂但愿群才奮起莫負斯樓”。“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