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黑龍江省 > 伊春市 > 嘉蔭縣旅游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為科普教育基地。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位于中俄界河黑龍江中游南岸太平溝河口與二號亮子之間的嘉蔭龍骨山上,這里地形地貌屬臺地類型。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山勢平緩,依江而立,博物館總面積4650㎡,是一座集科普、娛樂、觀光、休閑于一體,將自然科學和人文景觀緊密結合的大型綜合博物館。

嘉蔭是中國最早發現并經科學記錄的恐龍化石挖掘地。也因埋藏大量古生物化石而令它蜚聲中外。1902年,俄羅斯人將在此挖掘的恐龍化石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至今陳列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地質博物館內,這具恐龍化石骨架被世人稱為“神州第一龍”。

嘉蔭龍骨山出土的恐龍化石屬平頭鴨嘴龍亞科,是晚白堊世大型鴨嘴龍的典型代表,同時又是恐龍接近滅絕時期的產物,對研究恐龍滅絕這一千古之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恐龍化石伴生的魚、龜、鱷等動動物化石的發現為當時恐龍生活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1981年嘉蔭龍骨山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予以重點保護,1998年4月再次被省政府確立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同時,頒布實施《嘉蔭恐龍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2001年12月,國土資源部批準建立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9月成立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隸屬縣政府。2004年修建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并于2005年6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是我國自四川自貢、云南祿豐、江蘇常州、內蒙二連浩特四家后第五家恐龍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一座集保護區和展覽館于一身的園中館。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以典藏量大,珍品率高,陳列精美,科研成果豐碩而倍受中外學者所青睞。館的形狀呈銳角三角形和圓穹形結合的幾何體,平面傾斜,銳角直指蒼穹;一邊平行垂向大地,延伸到地層深處。這種設計理念象征著神秘的恐龍文化孕育于天地之間,從遙遠的遠古時代走來,抖落塵封的塵土,向現代的文明社會展示它們曾經擁有過的輝煌和幾乎瞬間的衰敗,給人類以無限的啟迪和遐想。特殊的現代幾何造型建筑與這片古老蒼茫的“神州第一龍”發祥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碰撞、迸發出激烈的智慧火花,激勵著人們去探索那未知的領域。

2002年神州第一龍化石發現100周年之際,來自中、美、韓、英、日、德、俄七國古生物專家和地質專家在我縣展開了《黑龍江流域K/T界線國際學術研討會》和野外科學考察活動。并在我縣的烏拉嘎鎮又發現了大規模的恐龍化石群,這里面不僅有鴨嘴龍、霸王龍、虛骨龍、甲龍的骨骼化石,在黑龍江省內還首次發

現了恐龍皮膚和足跡化石印記。黑龍江電視臺對此進行了3個小時的現場直播報道。

目前嘉蔭恐龍山挖掘出土的化石已組裝成13架恐龍骨架,分別陳列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地質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省地質博物館,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吉林大學博物館,伊春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其中館藏于黑龍江省博物館內的一架長1l.24米,高6.48米的恐龍骨架,曾在國內外多次展出,起到了很大的轟動效應,極大的促進了嘉蔭恐龍化石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但是這組骨架在1994年11月15日在吉林市展出時,不幸被大火燒毀。據專家考證,這里埋藏的恐龍化石多達數百具,是一座大型恐龍墓葬群。經研究,這里的出土的恐龍化石大部分屬于鴨嘴龍亞科,是恐龍家族中一個新屬種,其繁衍時代為白堊紀中晚期。它是6500萬年前最后一批在地球上生存的恐龍之一,目前僅在我國的黑龍江流域內發現。

館內共分八大展廳,分別為地球廳、綜合廳、環形廳、動態廳、娛樂廳、植物廳、巖石廳、人文廳、影視廳。展廳內共有8架恐龍骨架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公園出土的各種恐龍骨骼化石,如牙齒化石、恐龍足跡和皮膚的印記化石以及嘉蔭地區晚白堊世及第三紀動植物化石等。

地球廳展示:銀杏樹葉片、湖底生物、火山巖石等展品。加之半圓形墻體設計和水藍色的裝飾以及六個地球模型,介紹大陸板塊六次漂移過程。

嘉蔭鴨嘴龍陳列于館內主展區環形廳,這是嘉蔭自恐龍化石發掘以來組裝成的第十二、第十三架恐龍化石骨架。被譽為是*二龍。此展廳主要運用實物、立體圖板配以文字說明,來展示嘉蔭地貌特征和圍繞中國神州第一龍發掘和整理作為介紹。

恐龍演化設于綜合大廳,按照地質年代分三部分,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三疊紀——鸚鵡嘴龍。鸚鵡嘴龍真骨率高達70%以上。鸚鵡嘴龍常生活在河湖邊沿的高地上,過著群居生活,以植物為食,是東亞地區早白堊世特有的一類小恐龍,鸚鵡嘴龍的化石曾先后在我國的內蒙古、山東、新疆、遼寧和河北等地以及蒙古戈壁、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都有發現。

侏羅紀——原角龍長約2—3米,高1米,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蒙古地區,以粗糙的樹葉和其它植物為食。

疾走龍是恐龍中獸腳類的馳龍類,體長約2米,肉食恐龍。由于骨骼較為纖細,所以行動特別利索,常在不停的走動跳躍中掠食和游戲,疾走龍的生存時代為白堊紀的晚期,主要分布在蒙古和中國的內蒙古等地。

白堊紀——甲龍,俗稱“坦克”龍,因為它們的頭和身體被一個甲胄的盒子包圍著。

嘉蔭龍骨山出土了霸王龍的部分骨骼化石,是嘉蔭發掘到的恐龍屬種之一。這說明霸王龍是同鴨嘴龍、甲龍、疾走龍等恐龍一樣,6500萬年前最后一批在地球上生活的恐龍之一。白堊紀晚期是霸王龍最繁盛的時期,生存地點為世界各地,在北美和蒙古產出化石最多。

古植物展廳展示的是均為嘉蔭地區發掘到的古植物化石。這些古植物對于研究我國古氣候、古地理、古環境提供了有利證據。

礦物巖石廳展示的是嘉蔭礦物巖石種類,分別為黃金、褐煤、麥飯石、瑪瑙、等百余件展品。

動態展廳是集聲、光、電、景于一體仿古恐龍生活的場景。它是以恐龍時代的環境為實景,配以4具動態恐龍和兩臺幻影成像機。整個展廳為中央封閉式、四周采用環形通道,這樣的設計營造了仿遠古大地的情景,使游客產生身臨其境的零距離接觸感覺。

人文展廳:運用文字、圖片、模型等方式闡述了嘉蔭歷史沿革、風土人情、城鎮風貌以及物產資源。

娛樂廳可以使游客自主參與各種恐龍相關的游戲項目,查找整個博物館的相關信息,查詢有關恐龍的詳盡信息。

影視廳為游客提供較為豐富的恐龍知識影片和神州恐龍博物館的相關信息。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有專業的化石簽定部門及修復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防火、防盜等各項安全設施完善。

中國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先后被授予國家AAA*旅游風景名勝區、中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景區、黑龍江省環境教育基地、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黑龍江省少年兒童體驗教育營地。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城西11公里處

乘車線路:在伊春乘開往嘉蔭的班車,再轉車小巴或出租可達。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 | 亚洲少妇综合一区 | 中文字幕少妇偷人激情在线看 | 亚欧一区深夜福利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日本天堂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