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岙烽火臺位于北侖區春曉鎮民豐村北側海拔328.1米的炮臺山山頂。據初步考證,該烽火臺約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當時屬大嵩千戶所,稱慈岙烽堠,明代為大嵩千戶所所轄八烽堠之一。清代沿用,歸昆亭汛所轄三汛地之一——慈岙汛直轄。該烽火臺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下邊長5.6米,殘高0~1.7米。用亂石砌筑,臺體大部已坍塌,除西南側墻體保存相對較好外,總體保存較差。臺北面有平面略呈曲尺形、用亂石壘砌的殘墻痕跡,周圍散落有明、清不同時期的磚塊,應該是當時所建的寨樓或營房遺址。
該烽火臺是明清時期郭巨、穿山、大嵩等地相互傳遞軍情的樞紐烽火臺,作為我國東南沿海軍民不畏--、英勇抗擊外敵入侵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
地址:北侖區春曉鎮民豐村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