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寧波市 > 北侖區(qū)旅游

古阿育王寺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古阿育王寺遺址

古阿育王寺始建于西晉太康三年(282年),原名阿育王塔寺,俗稱“老育王”、“小育王”,據(jù)《阿育王寺新志》載:西晉太康三年,山西并州離石人劉薩訶,即僧慧達,求舍利塔,至會稽鄮山,結茅于烏石岙,有舍利寶塔,自地涌出,遂于其地結廬守護,是為寺之創(chuàng)始。

古阿育王寺遺址位于北侖區(qū)大碶街道嘉溪村烏石岙內。目前,古阿育王寺遺址內還存有慧達大師骨塔、塔亭、瑞應亭、涌見巖碑等,占地150平方米,據(jù)石刻銘文記載,均為民國十年(1921)重建。慧達大師骨塔、塔亭坐南朝北。骨塔石欄磚槨式,并列六穴。住持宗亮、監(jiān)院源岌重建。塔碑上有曾熙題“西晉開山祖師利賓菩薩之塔”,利賓菩薩即阿育王寺開山之祖慧達。塔后石亭,面闊一間,二柱三檁,三架抬梁。雕鑿工細,正面額題“堵波邃境”,柱聯(lián)鐫:“千山霜葉瘦,萬壑雨花肥”塔亭后有弧形圍墻。瑞應亭坐南朝北偏西,由住持宗亮筑于涌見巖上,磚混結構,攢尖頂,飾寶瓶,四角上翹,北偏西啟洞門。涌見巖碑嵌于碑亭后壁,碑高1.6米,寬0.63米, 上 書-“涌見巖”三字,下端為住持宗亮跋。

古阿育王寺遺址為鄞州阿育王寺發(fā)祥地和古塔院(后稱東塔院),遺址內民國時期重修或重建的慧達大師骨塔、塔亭、瑞應亭、涌見巖碑等總體保存較好,1993年被區(qū)文物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核定公布為區(qū)級文物保護點。

地址:北侖區(qū)大碶街道嘉溪村烏石岙

大碶街道:[基本概況] 大碶街道位于北侖區(qū)的南部,地處育王嶺以東,由北部濱海平原和南部丘陵組成,區(qū)域面積105平方公里,開發(fā)區(qū)(原汽配園區(qū))、保稅南區(qū)、出口加工區(qū)、科技園區(qū)均位于大碶境內。街道常住人口5.8萬,流動人口8萬余人,下轄40個行政村(10個村已撤村并入社區(qū))、6個社區(qū),于2003年9月撤鎮(zhèn)改為街道,是目前浙江省面積最大的街道。 大碶街道是寧波市…… 大碶街道詳細信息++


>>福泉山烽火臺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永久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 亚洲欧洲自拍偷线一区二区 | 亚洲另类综合在线视频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