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聲高等小學堂舊址位于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漕橋中學內,為漕橋初中前身。現存建筑二進,占地面積約 1000 平方米,2012 年由武進區教育局、雪堰鎮政府進行修繕,現辟為漕橋初中校史展陳室。1906年漕橋士紳趙頌眉、孫芝耀等人為順應 “廢科舉、興學堂”的潮流,在漕橋鎮東樓村趙氏宗祠發起并創辦了振聲高等小學堂,推舉孫芝耀為校長。孫芝耀的兒媳即為當代教育名家、小學特級教師、曾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的斯霞。斯霞的曾祖父在浙江諸暨私宅也辦了一所百年名校:斯民小學。他有一句名言:一定要讓農民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學。1913年,振聲高等小學堂改為縣立,稱武進縣第六高等小學校,后又改為武進縣立第四高等小學校。1934年與漕橋養根小學合并,稱武進縣漕橋小學一院。1942年夏,地方教育熱心人士趙介武、周玉山等發起籌建中學,擇校址于振聲高等小學堂舊址,沿用“振聲”為中學校名,設初中三個班、高中兩個班,共計學生100余人。當時受聘擔任校長的是留美博士徐仁銑先生。1956年,武進私立振聲中學被縣接管后改為公辦,更名為武進縣漕橋中學。“振聲”之名顯示出創辦者對學堂所寄予的厚望,成為百年來中國人教育維新的見證。2013 年 4 月 15 日,振聲高等小學堂舊址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漕橋中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