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泰州市 > 泰興市旅游

黃橋戰役支前委員會舊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黃橋戰役支前委員會舊址

黃橋何家是鎮上四大家族之一,家傳悠久,從南宋至今已有三十余代。位于黃橋鎮珠巷西首的何氏宗祠,記載著這一大家族的歷史。何氏宗祠被稱為江北第一祠。這江北第一祠是中國新聞記者協會主席邵華澤題寫的,他還題寫過一個“江南第一祠”——胡錦濤同志祖籍安徽績溪的胡氏宗祠,一南一北,兩個第一祠,遙相輝映。何氏宗祠主體為明清建筑,其中三間敞廳和門樓是明代建筑,五間兩層的大樓則是清代建筑。可惜的是1991年五間清代木結構樓房毀于火災,現在看見的是按照原樣復原的。雖然如此,現在漫步在何氏宗祠里,還是能感受到蘇北古建筑的魅力。何家是官宦人家,宗祠里每一個磚雕石砌都有特殊的寓意,比如大門的門楣上有四塊突出的柱頭,這柱頭叫門簪,是代表門第的,只有官宦三品的人家才有資格使用。古老的宗祠的一磚一瓦里都藏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但是最著名的還是在黃橋戰役期間留下的軍民魚水情的佳話。在黃橋戰役期間,何氏宗祠是支前委員會的所在地。支前委員會,顧名思義,為支援前線而設立。1940年黃橋戰役時,把四間曾經是何家看祠堂人所居住的廂房辟為支前委員會辦公處,大量的黃橋燒餅等支前物資從千家萬戶集結到這里,并源源不斷運往前沿陣地,為黃橋戰役的全面勝利提供了有利的后勤保障。“黃橋燒餅圓又圓,圓圓燒餅慰勞忙。燒餅要用熱火烤,軍隊要把百姓幫。同志們呀吃得飽,多打勝仗多繳槍。”這首《黃橋燒餅歌》就唱出當年軍民一心、共同抗敵的場景,見證了新四軍黃橋戰役的輝煌勝利,譜寫了軍民情深的動人篇章,久負盛名的泰興特產黃橋燒餅也因此更為天下人所熟知。此外何氏宗祠里還有一座兩層的純木結構的小閣樓,閣樓的二層有一個起居室,1940年,泰興縣委書記謝克西就曾住在這里。臥室一旁是一個會議室,陳毅、粟裕、管文蔚、謝克西和黃橋開明紳士朱履先多次在此開會、研究作戰方案、部署支前工作。1982年3月,黃橋支前委員會舊址何氏宗祠被列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個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祠堂見證了何家的歷史,也見證了一段軍民情深的故事。

地址: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珠巷


>>泰興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 在线观看肉丝少妇被日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99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亚洲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