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位于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米巷10號丁家花園內,花園回廊曲徑,古樸典雅。
1979年初黃橋戰役紀念館開始籌建,1980年10月江蘇省政府批準正式對外開放。全館占地面積4820平方米,下轄革命舊址三處: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黃橋中學、通、如、靖、泰行政委員會舊址——丁家花園,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嚴復興樓。1990年,為紀念黃橋戰役勝利50周年,省、市政府撥款擴建黃橋紀念館,將丁家花園西部分辟為陳列室,陳列面積擴大一倍。專題陳列分為“序廳”、“黃橋戰役的歷史背景”、“打開華中抗戰新局面的黃橋戰役”、“發揚革命傳統”四個部分。 紀念館展陳面積8000平方米,對黃橋戰役進行了全方位展示,介紹了黃橋戰役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以及在黨的領導下,黃橋人民奮勇支前的生動場景,呈現了新時期名鎮黃橋的嶄新面貌。1940年,抗日戰爭處于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加緊進行反-事摩擦。為了堅持抗戰,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奉命率主力部隊挺進蘇北,執行黨中央“開辟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國民黨頑固派,時任魯蘇戰區副總司令兼江蘇省主席的韓德勤一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一意“圍剿”新四軍。新四軍東進黃橋后,陳毅、粟裕堅決執行黨中央正確指示,從蘇中地區抗日斗爭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黨的三0-寶開展工作。1940年10月,韓德勤集結3萬余人進攻黃橋,新四軍參戰人員僅5千余人。在蘇北各界愛國民主人士和黃橋地區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奮起自衛還擊。此戰,新四軍共殲敵1.1萬人,俘虜士兵3200余人,取得黃橋戰役的勝利,為開創蘇北抗戰新局面掃除了障礙,為發展華中抗日戰場奠定了基礎,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總占地100畝,建筑面積20000平米,陳列面積8000平米,共有8個展廳,前7個展廳介紹的是黃橋戰役,第8展廳介紹的是千年古鎮黃橋的風韻。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新館從“中央決策、發展華中”“挺進蘇北、東進黃橋”“立足黃橋、團結抗日”“統一戰線、縱橫捭闔”“自衛還擊、決戰黃橋”“合力同心、奮勇支前”“革命精神、光照千秋”“中國歷史文明名鎮——黃橋”等八個方面對黃橋戰役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介紹了黃橋戰役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體現了黃橋人民支前的滿腔熱情,呈現了新時期名鎮黃橋的嶄新面貌。紀念館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江蘇省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示范點、全國100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等。
黃橋開發區(黃橋鎮):黃橋,地處長江北岸,是蘇中蘇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集鎮。全鎮轄區面積72.4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人,其中建成區面積6.5平方公里,6.3萬人。黃橋歷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樞紐之稱,334省道、如黃線、姜八線在鎮區內交叉穿越,寧靖鹽和寧通兩條高速公路從黃橋擦境而過,新(沂)長(興)鐵路在黃橋設有客貨編組站。 黃橋始建于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距今…… 黃橋開發區(黃橋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