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墩墓群,漢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變電所南側約500米,遺址北距侍嶺中心小學約400米。墩高約3米,面積2萬多平方米。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2008年10月因當地老百姓為了將墩土取平改成水稻田,無償讓窯廠取土,施工中挖機挖壞了一石室墓,導致墓葬裸露,挖機陸姓老板立即聯系宿遷市文物部門,后經南京大學、宿遷市博物館市和宿豫區博物館租車聯合考古隊遂對裸露部份和墩子東半部分進行搶救性考古挖掘,共發現兩漢時期墓葬54座,其中2座石室墓,其余為木棺墓,出土文物百余件,多為陶罐、陶鼎、陶碗,有灰陶、紅陶、青銅鏡、鐵器等。考古挖掘部分面積占總面積約40%。
根據實地踏查和考古發掘得知,周代時期該墩應為一處聚落遺址,時間跨度較短,文化層較薄,廢棄后到了漢代,該墩成為一處墓地。
由于地方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重視不夠,目前該墩已被夷平。
侍嶺鎮:從駱馬湖沿沂河向東、在新沂河的南岸,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就是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 侍嶺是馬陵山脈東延的一條山嶺,因嶺上居民侍姓較多而得名。清代屬北仁鄉,民國初年屬邵店市,后屬第六區,民國30年后屬宿遷縣邵店區。解放初屬來龍區侍嶺鄉,1957年撤區并鄉時,新組建了侍嶺鄉,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2000年撤鄉設鎮。現轄10個行政…… 侍嶺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