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宿遷市 > 宿豫區旅游

宿豫區文物古跡介紹

1、龍王廟行宮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廟行宮
  龍王廟行宮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龍王廟行宮清康熙、乾隆宿豫縣皂河鎮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王廟行宮坐落于江蘇省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該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順治年間,改建于康熙23年。后經雍正、乾隆、嘉慶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占地36畝、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行宮在“文革”期間一度遭到破壞,從1999年開始,對龍王殿、御碑亭、鐘、鼓樓等建筑物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恢復了“敕建安瀾龍王廟”的歷史原貌。龍王廟行宮整體呈長方形,內外宮墻。建筑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中軸線上建筑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自南……[詳細]
宿豫區宿北大戰烈士陵園
  宿豫區宿北大戰烈士陵園位于宿豫區來龍鎮陵園村,年代為1946年。為宿遷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宿北大戰烈士陵園,原名小蔡集烈士陵園。陵園位于老宿沭公路北側,地處宿豫區來龍鎮政府西約6公里處白鹿湖社區(原陵園村),距宿遷城區15公里。陵園占地面積68畝。宿北大戰是解放戰爭戰略防御階段的首次大規模運動殲滅戰,開創了全殲國民黨一個整編師的輝煌戰績。該戰役勝利后,參戰部隊2191名將士遺體安葬于現宿北大戰烈士陵園。1950年原宿遷縣政府為紀念1946年12月在宿北大戰中犧牲的烈士而建,1962年—1964年陵園進行了擴建。因其臨近原宿北大戰主戰場的小蔡集附近而命名為小蔡集烈士陵園。2019年,宿豫區人民政府對小蔡集烈士陵園再次進行擴建和整體提升改造,新的陵園占地擴大至230畝。南區(一期工程)于2……[詳細]
御碼頭遺址
  位于江蘇省宿遷市皂河鎮駱馬湖西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敕建龍王廟,并建有“馬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六下江南,御舟泊于皂河鎮內京杭大運河岸石碼頭,經“馬路”至龍王廟祭拜并下榻于龍王廟行宮。御碼頭約有80平方米,塊石壘砌,離水面高約3米。至今,其基石依稀可見。御碼頭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皂河鎮駱馬湖西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敕建龍王廟,并建有“馬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六下江南,御舟泊于皂河鎮內京杭大運河岸石碼頭,經“馬路”至龍王廟祭拜并下榻于龍王廟行宮。御碼頭約有80平方米,塊石壘砌,離水面高約3米。至今,其基石依稀可見。長河景觀工程將全面恢復綺紅堂御碼頭、銅邦鐵井、娘娘廟、高梁橋等遺址,做到處處有美景、步步有典故。據北京晚報消息,北環水系轉河段……[詳細]
宿遷菩提寺
  宿遷市菩提寺(“菩提”意為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位于市嶂山森林公園境內,總面積50畝。寺廟四周柏青松翠,鳥語花香,依山傍水,景色迷人,是發展旅游業和弘揚佛教文化的人間佳境。菩提寺前身為一個私人寺廟,幾經風雨,多年失修,抗戰時毀于戰火,現菩提寺為恢復重建,地理位置在原址西側。該寺院規劃為三進院。目前,一期主體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以及附屬水道、月牙湖兩側道路已經完工。二期藏經樓在建。步入第一進殿——天王殿,可見三扇朱紅大門,本意為“三門解脫”。殿前供奉彌勒菩薩。二進主殿為“大雄寶殿”。內供三尊金身大佛,正中是佛祖釋迦牟尼;東側是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西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寶殿后方設“海島觀音”壁塑。壁塑的外兩側,左邊是騎白象的普賢菩薩,右邊是騎青獅……[詳細]
梵音寺
  梵音寺遠近聞名的梵音寺坐落在泗陽縣城黃河故道南岸,占地約三畝,前面是蘋果園,后有綠色林帶,寺院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從人民南路右拐沿著佛源路向西不到二百米,便到了梵音寺。梵音寺前身為觀音庵,始建于清初,原址在京杭大運河北岸眾興鎮北門內,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到了二十世紀初,觀音庵前后大殿僅存各三間土墻草苫廟宇,東西寮房還有幾間,全是柴草房,殿內放置二十幾尊菩薩。據當地老人回憶,從蔡和尚到方玉、圣意已歷經五、六代傳人。文革期間,觀音庵內大小菩薩被造反派全部砸爛,方玉、廣圣等僧人由街道居委會當五保戶養起來。一九七九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真正落實,但觀音庵的原址土地先后被周圍居民大部分占用,僅剩不到30平方米的三間草殿,破爛不堪,信眾稀少,香火冷落。一九九○年后,庵事由揚州祗陀林……[詳細]
皂河陳家大院
  陳家大院,清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皂河鎮北端的大遠河西岸,北側為民宅,西側為民宅及財神廟,東側為京杭大運河,南為居民區。南側約600米處為合善堂和龍王廟行宮,南側約1.5公里處為宿皂路(宿遷通往皂河),南約4公里處為宿邳路(宿遷通往邳州)。該建筑群建于清嘉慶年間,距今200多年的歷史,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群原為皂河鎮商人陳永茂的私人住宅,北方回廊式的建筑結構,共有房屋90間,有堂房、配房、前門房,院內并筑有防盜賊用的三層炮樓一座,總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相傳,該居處所原為駱馬湖馬老太爺莊園。因馬老太爺常年在外做官,莊園長期閑置,轉賣于山東省武城縣陳莊商人陳永茂之手,百姓們稱之陳家大院。三十年代末,日本侵略中國,占領陳家大院,做憲兵總部使用,解放后政府部門進--改。此處交于當地糧……[詳細]
侍嶺古井
  侍嶺井,唐代,縣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圩東村侍嶺污水處理廠西側,一廢棄廠房院內(原砂磚廠),侍嶺街西北。井臺直徑1.7米,內徑0.75米,圓形井盤,近似橢圓形內圈,井圈用水泥砂漿修補過,井壁楔形磚券砌,上部修補過,井腹徑約1.2米、深約10米,常年不涸。以前南邊來龍鎮附近村民都在此處取水,自上世紀90年代建砂磚廠后,井便廢棄不用。該井東側、南側、西側為村落,北側約20米處有一條東西路,路北為田地,東南約600米處為原侍嶺中心小學(現為幼兒園),西側有一水塘,南側約0.5公里處為曉侍路(侍嶺通往宿遷城區和湖濱新區)。……[詳細]
吳圩烈士陵園
  吳圩烈士陵園,近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吳圩村街道北側約200米處,侍嶺鎮第二中心小學(吳圩小學)東約50米處。1946年11月建造,1986年樹“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2.2米,寬1.1米,厚0.5米,水泥結構,碑座高1.2米,寬0.8米,水泥結構。陵園占地22畝,四周有圩溝、防護林帶;陵園中分四個墓區,數百名革命烈士長眠在這里。園區遍植松柏,與烈士英靈相伴;四季鮮花綻放,氣氛肅穆芳馨。憑吊這座烈士陵園,使人自然憶起宿北大戰的動地風云。宿北大戰以國民黨六十九師被全殲、中將師長戴之奇被擊斃而全面告捷。戰斗結束后,當地群眾在村干部領導下,把在戰斗中犧牲的我軍烈士的遺體,集中運到圩東南一公里處,選擇一塊平地,開挖多個集體墓穴安葬。1950年,宿遷縣人民政府決定劃地撥款修……[詳細]
皂河龍王廟
  皂河龍王廟在宿遷市西北皂河鎮南,緊靠古大運河,西臨黃河故道。龍王廟建于清康熙間(1662一1722),嘉慶十八年(1813年)重修。1983年修復。龍王廟由南至北是禪門、鐘樓、鼓樓、御碑亭、怡殿、東廊房、西廊房、大王廟、靈關殿、東滾龍脊、西滾龍脊、大禹王廟、東宮、西宮等,均按北京清代官式建造,內亦有清代官式彩畫。 廟的四周筑圍墻,有三進院子,在靈關殿和大禹廟之間還有圍3米多、高10多米的大柏樹。御碑亭內乾隆御碑,刻有4個不同年代的乾隆御筆碑文。……[詳細]
順河行宮遺址
  順河行宮遺址,俗稱大營頂,清代,2009年宿豫區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面積2萬多平方米。根據記載,大約在1757到1761年間建成順河集行宮,1762年正月至1784年2月年間,清乾隆皇帝6次南巡經過順河,往返8次駐蹕順河集行宮,并留下詩詞。后順河集乾隆行宮毀于水患和戰爭中。2009年宿豫區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經過勘測,發現地下約0.5米-1.5米處有大量時代特征明顯的青磚,并且可見地表灑落大量青磚,經認定該遺址為順河行宮遺址。2014年9月,宿遷市文廣新局受宿豫區文廣新局的委托,經省文物局同意后,組織力量對順河行宮遺址進行考古勘探,歷時23天(2014年10月9日——2014年10月31日)。工作期間采取探鏟打探和開挖少量探溝的方式,探溝中共出土勾頭殘片21件,其中11件為龍紋,5件……[詳細]
財皂河神廟
  財神廟位于宿遷市皂河鎮北首,建于清康熙年間。該建筑為廊院式建筑格局、磚木結構、-瓦屋面、正堂為明三暗五、前屋四間,建筑面積650平方米,總占地約為1500平方米。財神廟原為民間祭祀財神的廟宇,周邊百姓每逢吉日進廟上香、敬奉財神、祀求降福、賜財。財神廟整體建筑風格清晰,文化內涵豐富,是皂河鎮區內保存較好的清代廟宇之一,1991年被原宿遷縣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宿遷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合善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合善堂
  合善堂,清代,光緒二十年(1894年),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地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龍王廟行宮”北圍墻以北側約100米,四周都為村民住宅,北側有御碼頭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建筑群陳家大院和財神廟,南側約4公里處為宿邳路(宿遷通往邳州)。該建筑布局規范,房屋結構完好,前后兩進院落。該建筑群為清光緒二十年間所建。后院的正堂及東配房皆為硬山清水脊,置有跑獸和龍吻。正堂進深五架加前廊,面闊三開間,兩旁設耳房,前庭院有門樓及東殿房。整個建筑群南向,占地面積為12畝,堂內無僧尼。設堂司主管。正堂中敬奉普渡眾生的觀世音菩薩。合善堂的主要宗旨在于集結有戒心,誠善意者,戒殺生、偷、盜、邪、淫、及戒酒吸毒者,并有濟貧扶弱,行五戒十善之義務。每月初一至十五入戒者自動進堂,自省有無違背戒律,沾染邪非之惡習,并染潔白而……[詳細]
曉店青墩遺址
  青墩遺址,西周、漢代,屬龍山文化,位于宿遷市湖濱新城曉店鎮青墩村東50米處、井頭鄉三巨村西側,龍馬動力有限公司南側,整個遺址囊括了宿新路、白楊路(曉塘路)、桑園路、青桐路。面積665509平方米,整體呈四邊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665米,現主要作農田使用。1963年,宿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宿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墩遺址現為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田野考古實習基地,經過以前考古挖掘和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2006、2007、2008、2009連續四年考古挖掘,發現房屋、灰坑、水井、墓葬、灰溝、窯、器物堆積等大量遺跡,從青墩遺址斷層來看,上有1.6米厚……[詳細]
鄭墩遺址
  鄭墩遺址位于宿豫區新莊鎮鄭友村瓦莊組,北距新莊鎮政府約2000米。遺址在一個呈凸形的墩子上,直徑約為130米,頂部比周邊地形高出約1.5米,據當地村民講述為“鄭墩”。該遺址分為耕土層、漢代文化層和新石器文化層等,發現有漢代古墓葬和新石器晚期的灰坑等,并出土陶罐、銅鏡、鐵戟、錢幣、鬲足、鼎足、陶豆等器物和標本,對研究我市早期歷史文化和喪葬習俗極具寶貴價值。……[詳細]
韓余娟墓園
  韓余娟墓園位于市湖濱新城井頭鄉境內,1983年韓余娟犧牲后,宿豫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小英雄犧牲的地方建造一座“韓余娟陵園”,共青團宿豫縣委、縣教育局、共青團淮陰市委相繼授予她“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標兵”、“英雄少年”光榮稱號;共青團江蘇省委、共青團中央分別授予她“英雄少年”、“舍己為人小英雄”光榮稱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她為革命烈士。……[詳細]
三臺山森林公園漢墓群
  三臺山森林公園漢墓群,位于湖濱新區曉店鎮,北靠青桐路,西鄰三臺山大道。為配合工程建設,2014年9月,市文廣新局聯合南京大學歷史系對該墓群進行考古發掘。此次發掘共清理墓葬105座、窯址1座。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銅器、鐵器、玉器、琉璃器等200多件。該墓群為研究江蘇淮河以北地區兩漢時期的葬俗及當時的居民生活狀態提供了實物資料。……[詳細]
曉店鎮魚形墓
  曉店鎮魚形墓,位于湖濱新區曉店鎮三臺山森林公園北部,為磚室墓,墓長2.3米,寬0.6米,整體造型呈魚形,“魚頭”、“魚身”、“魚尾”均保存完整,在“魚頭”處還疊放一碗一罐,作為“魚眼”,整體造型比例協調,栩栩如生。根據墓葬結構及出土器物判斷,年代當在宋代左右。該種造型墓葬是宿遷首次發現,在全國也極為罕見,對研究中國古代葬俗有重要意義。……[詳細]
王墩遺址
  王墩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陵園村東約500米(中國電力65號塔)處,東距來龍鎮2.5公里,墩為長方形,呈漫坡狀。新石器時代、夏、商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資料記述墩高約2.5米。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因大集體時生產隊開墾農田,墩高降低,現存墩高約1米,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5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為龍山文化堆積層,陶片暴露豐富,有紅陶、灰陶、白陶、黑陶,采集標本中的典型物有等腰三角形鼎足:夾砂紅陶,足體矮小;鳥首形足:紅陶,泥質、夾砂均有,空心,半錐體,正面有豎堆紋。鬶足:夾細砂,分紅陶、白陶兩種,尖錐形,實足根上首平緩。陶瓶圈足:泥質,灰陶,臺座形,瓶底內束,壁斜收。陶器蓋:泥質黑陶,復斗形,半環鈕,上下弦紋凸凹。陶盆口沿:泥質灰陶……[詳細]
鳳凰墩遺址
  鳳凰墩遺址。位于宿豫保安鄉鳳凰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呈墩狀,現高約2.5米,表土層下約有2米厚的文化層。該遺址原面積約1.8萬平方米,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20米。曾采集到磨制石斧、石錛、錐足鼎、三足缽、陶罐等殘片,胎質以夾砂紅陶為主,屬青蓮崗文化遺存。現該遺址作旱作物田地使用,主要種植小麥、黃豆等農作物。……[詳細]
吳莊遺址
  吳莊遺址,新石器時代、西周,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保安鄉鳳凰村南吳莊(鳳凰村小學南100米處)。原遺址高出地面約1.5米,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3米。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該遺址地面已基本與周圍田地相平,主要原因為當地村民取土造田所致。根據原資料記載,該遺址曾采集到大汶口文化遺存泥質紅陶鏤空圈足豆,袋足、鬹、缽、盆、壺等殘器;西周時期出土文物有夾砂紅陶繩紋甗、鬲、泥質紅陶盆、簋等。現該遺址作農田使用,主要種植小麥、水稻。該遺址南100米處為村落,東為田地,西100米為韓集村水泥路,北側緊鄰東西村道,北100米為廢棄鳳凰村小學,西側約100米處為水泥路通往保安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 视频二区视频一区欧美国产 |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亚洲1级欧美高清 | 永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日本少妇精品亚洲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