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渡貞烈碑記碑位于宣威市楊柳鎮可渡村南關門碑廊內。
碑為砂石質。高2.2米、寬1.08米、厚0.13米。碑額為半圓首形,無字。碑下部有榫,碑座已失。碑原立于可渡舊城街道旁,后被當地村民作為院子鋪地石,碑陽朝下。碑文楷書,直書左行,凡25行,共計1000余字。
碑文記述了明萬歷年間當地百戶鄒承恩之妻謝氏守節撫孤事跡。明天啟二年(1622),安效良叛亂,叛軍至可渡,謝氏為保守節義率女兒、長媳、次媳和軍民張允德之妻毛氏懷抱幼女投崖自盡。碑由于剝蝕嚴重,刻立時間不清。據清道光《宣威州志·節烈》記載,明崇禎十六年(1643),烏撒衛指揮為旌表謝氏等“忠魂苦節”而立此碑。碑對研究明代晚期滇東北土司叛亂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