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鎮邊堡城址,位于北鎮市大市鄉大一村,是阜新、義縣、北鎮三地的交界處,南距廣寧城25公里,這里四面環山,為兵家必爭之地。鎮邊堡城坐北朝南,為長方形石砌城墻,南北長312米,東西寬215米,周長1054米,面積6.7萬平方米。城墻殘高3.8米,底部寬3.3米,頂部殘寬2.7米。墻基內外包砌一層石頭,中間夯土。城墻四角各設有方形角樓一個,南面墻中部辟城門,寬5米。門額上刻有“鎮邊堡”三個字,城門已毀。明代在北鎮地區設置廣寧衛,使廣寧成為了遼西乃至東北的統治中心,正統七年(1442年),由遼指揮僉事畢恭主持修建鎮邊堡,該城堡位于遼西長城沿線鎮夷堡和鎮靜堡之間,西北為魏家嶺關口,西部為遼西長城北鎮段墻遺址,附近尚有烽火臺分布,是明代朝廷為防御當時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對邊境的侵犯而修建的,是明代遼東長城邊墻的一個堡城,為研究考證明代邊墻走向及明代軍事布防,提供了史實,并為考證堡城周圍軍事設施的設置布局和當時的政治文化背景提供了參考依據,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
鎮邊堡城址,在其附近,出土有周鼎、燕國刀幣和其它青銅器具等。鎮邊堡城址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之間復雜的交流與戰爭的歷史見證。
保護范圍:城內及城墻外墻基外東20米,南15米,西60米,北20米以內。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50米,南100米,西60米,北80米以內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
信息來源:北鎮市旅游發展委員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