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 > 錫林郭勒盟 > 正藍旗旅游

侍郎城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侍郎城

侍郎城位于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所在地上都鎮北2公里。始建于金代,因為是烏桓游牧故地,故命名為“桓州”。遺址亦呈方形,分外城和內城,四面城墻多為土建,周長達4公里多。已于1987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地人也稱之為四郎城,傳說是北宋與遼國戰斗中,宋朝小將楊四郎被遼國俘虜,受到公主青睞,遼國肖太后把他招為駙馬,修建了四郎城。而歷史記載,桓州有新舊兩城。舊桓州城在正藍旗旗所在地上都鎮西南30公里處,新桓州城在上都河北岸丘陵南緣,與上都鎮隔河相望。金朝統治者為了抗擊蒙古騎兵南下,在北部邊境地帶挖掘了壕塹,派重兵屯守,并沿著壕塹防線設置了東北路、西北路、西南路三大招討司。西北路招討司的所在地就設在桓州城,最初的桓州城建在上都河上游,距離上都鎮約30公里。

金世宗完顏雍多次來此處,進行狩獵和宴請各部族首領。當時西北路招討司駐扎地也就是舊桓州城,就在皇帝行宮附近,多有不便。為保證皇帝的安全,西北路招討司決定將桓州城北遷30公里,到金界壕附近,也就是今天的侍郎城。據考證,桓州城是金朝皇帝賜予官僚的封地,隸屬金代西京大同府管轄。是金朝西北路招討司的所在地,也是金朝重要的牧馬場。明初置桓州驛,號稱“開平西南第一驛”。為金、元、明代交通要道和軍事重鎮。桓州城南臨上都河,北靠呼爾虎山,呈方形。東西長1052.5米,城周長約4公里。古城東北角有方形子城,東西距離約289.2米,古城中部及西部,以及中部平偏南,有建筑臺基,散布著較多的殘磚散瓦,瓦皆素面,反面布紋。殘垣高2米~3米,尚清晰可見,城墻外側設有護壁臺,城墻上等距離設有馬面,在外墻和內墻之間都設有繞城河。城墻用黃土夯筑而成,外側部分地段包砌石塊。該城曾出土制作粗糙的灰色石雕龍頭,蓮花紋基石等石質建筑構件,并出土灰色紋瓦片,粗瓷雙耳、鐵斧等。古城保存較好,為金代政治設施的重要遺址。此古城遺址已于1987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侍郎城,已經湮沒于荒野蔓草之間。


>>圣基爾達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无打码H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AV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另类一区精品在线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