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名的名勝和歷史古觀--城隍廟,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原為金山神廟,祀漢博陸侯霍光(又名霍光行祠)。占地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上海從宋朝開始有城隍廟,廟址在現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廟,又稱華亭縣城隍行殿。當時上海是華亭縣下面的一個鎮,故淡井廟實是華亭縣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縣后將金山神廟改建為城隍廟,直至明永安年間(1403--1424年),于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廟。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資于廟左側造起東園,廟才成了城中的名勝處所。乾隆中葉,潘氏豫園售歸城隍廟作為西園并重加修葺后,由于商賈輻輳,百業薈萃,城隍廟遂成了著名的小商品、土特產和特色商品市場。
民國13年7月,發生火災,大殿等全殿。同年11月又火燒東樓,殃及殿宇,因損失嚴重,重修經費甚大,遂有黃金榮、杜月笙等發起集資,組成董事會,重建殿宇。重建的城隍廟,大殿、二殿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而外觀仍為古廟形式,歇山頂、飛檐高脊、彩棟畫梁,枋上繪三國故事,秦錫田有記云:“殿高四丈八尺,深六丈三尺三寸,以水泥為材料,不用一磚一木,而彩掾畫棟、翠瓦朱檐,仍沾古神廟之儀制......”
在主軸線上,方浜中路南有照壁、旗桿。廟前有牌坊,系石柱結構,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43年),額上有永嘉幼童題”海隅保障“四字。入內為戲臺。大殿前有庭院,原有碑亭,盤龍石柱,碑為明代天順年間(1457--1464年)知縣李紋所刻。另有銅香爐等,均在”文革“中被毀。1994年廟宇恢復宗教活動。
順路走走:豫園地區除道教老城隍廟外,還有佛教的沉香閣、伊斯蘭教的小桃園清真寺、道教的大境關帝廟和天主教的若瑟堂。
地址:黃浦區邑城路1號
交通公交11、42、64、66、126、926路可以到達。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249號
類型:古跡道觀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21-63284494
官方網站:http://www.shchm.org/
開放時間:
8:30-16:30
延伸閱讀: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