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新港港灣局舊址
年代:近代
地址:天津市塘沽區辦醫街20號
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七七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出于侵略戰爭需要,急于要把從我國華北地區掠奪的煤炭、鹽、其他礦產、棉花、糧食等戰略物資運至日本,同時它又要將其國內生產的戰爭物資和工業品運至我國,進行軍事侵略和經濟傾軋。因此,原有的天津、塘沽碼頭的航道水深、吞吐能力均不能滿足要求。1939年4月,日本帝國主義選址塘沽建筑新海港,塘沽新港港灣局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的,它是日本帝國主義勢力在塘沽新港的管理機構所在地。
塘沽新港港灣局舊址正門朝西,東西長約135米,南北寬約100米。磚木結構,雙坡起脊式屋頂,灰頂紅墻,單層式建筑群呈中軸線布局。位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物將整座建筑群分割為南北兩個封閉的院落,有內部走廊將整座建筑群連通,大小房間60余間。原外墻木質門窗現已換成塑鋼材料門窗,走廊內的各房間門窗仍為原建筑的木質門窗。多數房間內的木質墻圍子亦為原建筑舊物,但地面和頂棚都已改用時下流行材料,室內高度亦有所降低。每個房間臨街臨院的外墻接近地面處原有“貓孔”,作為室內木質地板以下部位通風之用,今因地面升高已不見。
塘沽新港港灣局舊址是目前天津港地區僅存的一處保留比較完好的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建筑物,舊址的外觀和內部結構,基本保持了原貌。
塘沽新港港灣局舊址是“七七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進行大規模侵占掠奪的歷史見證物。日本帝國主義利用在塘沽新建的海港,將從我國掠奪的大量物資轉運到日本本土。同時,又將大量的戰爭物資和工業產品從日本經這里轉運到我國各地。日本人在新港地區設立“勞工營”,將在中國各地抓捕的華人在這里集中,而后,經塘沽新港轉運到日本充作苦工。許多人慘死于勞工營后被拋尸荒野,在新港地區形成了一個駭人聽聞的“萬人坑”。塘沽新港港灣局作為日本帝國主義駐塘沽新港的管理機構,與上述事情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聯。
塘沽新港港灣局舊址,為我們今天研究歷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物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