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總工會舊址(原湖州會館)
在會文路中興路轉角,原閘北會館路湖州會館內。湖州會館建造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前后,占地20余畝,原為湖州旅滬同鄉聚會議事及養病、停柩的場所。牌樓式朝東的大門在今會文路153號~159號地位。會館內建筑頗多,進大門后自東向西排列為養疴別墅,大廳和花廳,均系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五開間的建筑。養疴別墅為有廂房的二層石庫門建筑,其余均為江南民間廳堂建筑。大廳前有照壁及門廳,后有關帝廳,均有天井相連;花廳前有花園,園中有四面廳,曾為湖州旅滬公學閘北分校。各廳建筑之間均有走廊相連。花園筑有高墻,墻外再西首為土地堂、楊家廳和丙舍等建筑。
民國16年(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前,會館已為奉魯軍閥軍隊盤踞。3月23日,武裝工人糾察隊攻克會館后,上海總工會即以會館作為會所,并于24日正式公開辦公。會館大門上橫懸紅布白字“上海總工會”巨幅。養疴別墅成為總工會糾察隊特務營駐地。門廳兩側分別為交通處和傳達、收發室。花廳樓上為委員長及各部辦公室,四面廳為交際部;大廳及花廳樓下為會議廳。起義勝利后,上海總工會于25日在花廳樓下舉行新聞記者招待會,由趙世炎報告起義經過。中共上海區委亦曾假會館內辦公,并在大廳召開全市活動分子大會,由陳獨秀、羅亦農主持并講話。上海總工會還先后發表《告--》和《告世界工人書》以及其他重要文告。3月27日,又在大廳舉行上海市工人代表大會,會后舉行隆重的升旗典禮。28日,上海總工會組成新的常務委員會,汪壽華任委員長,楊培生任副委員長,張昆弟任組織部長,李泊之任宣傳部長,龍大道任經濟斗爭部長,趙子敬任交際部長,顧順章任糾察部長。一些產業工會的籌備會議和成立大會亦常假會館大廳舉行。至3月底,上海總工會領導的工會組織有502個,會員達82萬人。湖州會館上海總工會會所成為當時上海工人階級的革命指揮機關。
4月12日凌晨,蔣介石發動--政變,指使流氓襲擊湖州會館總工會會所,然后借口“工人內訌”,騙繳了糾察隊員的-械,占領了湖州會館。當天上午,數萬工人群眾在青云路廣場集合后,徒手前往奪回會所,是晚萬余工人露宿會館內保護總工會。翌日,寶山路大屠殺慘案發生,會館又重被蔣介石軍隊及工賊流氓所占據。
湖州會館建筑大部分于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時遭日本侵略軍炮火炸毀,僅余西首丙舍部分房屋。建國后,在會館遺址上建造了鐵路局職工宿舍大樓,當年建筑及周圍環境原貌已蕩然無存。1959年5月26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12月7日重新公布為上海市紀念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