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嶼陳東忠烈祠
陳東忠烈祠位于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臺嶼村,是福建唯一的供祀宋代民族英烈陳東(神號正一陳真君)的祠廟,為前后三進縱深六十米的傳統鄉村祠廟式建筑。2015年1月公布為倉山區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的陳東忠烈祠,建于臺嶼村臺山西麓,頗具規模。祠廟為前后三進縱深六十米的傳統鄉村祠廟式古建筑,古樸壯麗。正門墻上石刻直碑“陳東忠烈祠”,橫碑“臺山文殊廟”。
首進為戲臺廳,戲臺正中懸著“曲譜陽春”金字橫匾。兩邊柱聯為民國時臺嶼一位才氣橫溢的塾師撰寫,文采華麗,意境深遠,如“方寸地盤幻出大千世界,須臾戲劇判成凡百忠奸”、“檀板聲中合座連翩群屐,梨園香里眾仙同詠霓裳”等,堪稱中國戲劇聯句中的佳品。戲臺正上方的圓形藻井,規格宏大,構造精巧,為福州地區現存的規格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古藻井之一。藻井直徑5.2米,高3米,采層有15級,木刻裝飾的花卉、鳥獸、人物,無不栩栩如生。
戲臺廳的后邊與二進的連接處,有多副民國庚申年石刻的柱聯,如“一介書生諫草足驚奸膽,千秋道法坑花猶戀忠魂”,表現了鄉民對民族英烈陳東的敬仰、緬懷之情。戲臺與一進殿之間有跨街門。一進門殿和二進之間有直向廊道。二進為供祀陳東和文殊菩薩的前殿。殿中左塑文殊菩薩,右塑陳東(陳真君),兩廊下有駕前神像軟身。
陳東(1086~1127),字少陽,北宋末年江蘇丹陽人。徽宗時入太學,宣和七年(1125年)上 書--請誅蔡京、童貫等權奸,以謝天下。次年金兵進迫宋都東京(今河南開封),他又屢次上 書--應戰。欽宗罷免李綱,對金屈辱求和,陳東率太學生并京城居民10余萬人伏闕上 書--,堅決要求起用李綱,抗擊金兵,迫使欽宗起用李綱,最終取得了東京保衛戰的勝利。高宗時他復上 書--彈劾黃潛善、汪伯彥等主降的權奸,遂被二人所誣,慘遭殺害。陳東死后,忠烈之風為后人所敬仰。臺嶼為陳氏聚居地,宋代陳氏先祖南奔入閩后,感同姓陳東之忠烈,塑其像供祀。因元朝施行民族壓迫政策,為避忌諱祠廟稱為“文殊廟”,并祀文殊菩薩等神像,但歷代鄉民均以陳東為本姓的主神予以膜拜,引以為榮。道教稱為正一陳真君,軟身神像雕刻于文革以前。
三進供祀守土尊王、臨水陳太后、醫官大王、大世子、二世子。其中守土尊王的來歷與中琉友好交往史關系密切,引人矚目。據傳守土尊王的原型是臺嶼陳氏九世祖陳克震。陳克震在明代曾任琉球國左尚史(宰相),娶琉球當地士大夫之女為妻,在“文革”中毀壞的原廳前“臺山文殊廟”的直匾,即為其時琉球國光澤王所賜書。故守土尊王塑像為宰相裝束,而夫人則為琉球國婦女裝束。
建新鎮:福州市倉山區轄鎮。1984年建建新鄉,1992年改鎮。位于區境西北部,距市中心7.2公里。面積39.6平方公里,人口3.5萬。市級公路聚龍路穿越全境,連接316國道。轄洪光、勞光、淮安、陣坂、樓下、麥浦、梅亭、巖州、上塘、塘下、莫朱、翁排、上雁、潘邊、石邊、新頤、盧濱、后曹、高宅、葛嶼、劉宅、馮宅、紅江、江邊、透浦、玉蘭、東嶺、鳳高、冠洲、中截、橫龍、長埕、…… 建新鎮詳細信息++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閵娧呭骄闂佸壊鍋嗛崰鍡樼閸垻纾奸悗锝庡亽閸庛儲绻涢崗鑲╁ⅹ闁宠鍨块幃鈺佺暦閸ヨ埖娈归梻浣虹帛鐢紕绮婚弽顓炶摕闁绘棁娅g壕濂告煏韫囨洖校闁诲繐鐗忕槐鎾存媴閸濆嫷鈧挾绱撳鍕獢鐎殿喖顭烽幃銏㈡偘閳ュ厖澹曞┑鐐村灦閻燂紕绱撳鑸电厽妞ゆ挾鍎愰崕鎴犵磼鏉堛劌娴い銏″哺瀹曞崬鈻庨幋鐐搭啌闂傚倷绀侀幖顐ゆ偖椤愶箑绀夌€光偓閸曨偆鍙€婵犮垼鍩栭崝鏍箚閻愭番浜滈柟鎵虫櫅閻掑搫霉绾攱瀚� QQ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鍊块柨鏃堟暜閸嬫挾绮☉妯绘悙缂佲偓閸愩劉鏀介柣妯虹枃婢规ḿ绱掗悪鈧崹鍫曞蓟閵娾晜鍋嗛柛灞剧☉椤忥拷107485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