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石器時代大墩子遺址西距元謀縣城4.5公里,東靠蓮花山,南距“元謀猿人”產地——上那蚌村4公里。遺址地處張二村河上游的兩條季節性河溝之間。系一高出河床14米的河旁臺地;東西長160米,南北寬10-56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遺址南因河水長期沖刷已成斷崖,地層剖面十分清楚。1972年2至4.月,云南省博物館在大墩子做了兩次試掘,揭露面積235平方米。同年11月至1973年1月,云南省文化局舉辦的第一期文物考古學習班在這里實習,又發掘261平方米。元謀大墩子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文化堆積較厚,內涵也很豐富。它為研究我國長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和云南邊疆的原始社會歷史,累積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大墩子遺址所反映的社會經濟狀況是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采集與飼養家畜。從大量出土的磨制石器看,當時的農業雖較粗放……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