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德化縣旅游

德化縣文物古跡介紹

大興堡
  大興堡,俗稱“大興土樓”,巍然屹立在德化縣三班鎮三班村,距鎮址后房街約一箭之遙,北枕大興山之險,西南望天馬山之雄,南以大云溪為襟帶,東扼五德公路咽喉,系鄉人、邑庠生、大富戶鄭展樞(公元1679—1758年)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端月所鼎建。堡民系碩杰鄭氏族人,多從事農業和陶瓷業。大興堡大門坐西面東,為單檐歇山式之石木結構,建筑規模宏大。平面呈長方形。城墻東西最長為64.5米,南北最寬為56.96米,高l0.2米,上為歇山頂屋檐。全堡占地面積約364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036平方米。城墻底部壘砌溪石,高達4.5米,寬達3.6米;上部運用傳統的“大墻板”夯筑三合土墻(黃土、小沙石、石灰等),高5.7米,厚0.43米,四周開有40余個銃眼,眼口稍趨下傾, 眼高0.72米,寬0.5……[詳細]
中共福建省委機關革命遺址
  福建省委機關革命遺址福建省委機關革命遺址,位于水口鎮昆坂村,1943年,在-頑固派大肆“圍剿”革0據地時,為隱蔽積蓄力量,0福建省委從閩北轉移到閩中,同年12月,閩中工委書記林大蕃及游擊隊20多人來到毛厝、坂里。1944年正月下旬至二月間,省委機關游擊隊陸續來到坂里。在坂里牛寮坑困狗形山上,蓋起了18座竹棚,開了2個操場。省委機關轉移到坂里后,在德化大溪、永雁和南安八都等地建立了幾個據點,使閩北、閩東北、福州、永泰、大田及閩中地區的莆仙、晉南惠等根據地聯結起來。這一時期,坂里村曾成為全省革命活動中心。省委機關在這里召開省委會議,進行整風文件學習,創辦《頑強斗爭者》刊物。游擊隊奇襲莆田縣涵江交通銀行所繳獲的偽幣,也是帶到坂里,由省委分別發送給閩北、閩東北和福州等地區的地下黨組織,還曾在這里用電……[詳細]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德化水口坂里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坂里)位于德化縣水口鎮昆坂村。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坂里)陳列館,主館內容主要反映的是省委機關南遷坂里的歷史事件。1943年秋,國民黨頑固派加緊對閩北地區的進攻,時在閩北的中共福建省委面臨的形勢日益惡化,機關活動非常困難,為了打開局面,擺脫困境,中共福建省委遵照黨中央關于“隱蔽精干”的重要指示,做出了省委機關南遷坂里的戰略決策。坂里地處德化縣與仙游、永泰三縣交界處,山高林密,是一個比較偏僻的自然村落,這里民風純樸,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中共省委機關在打通了地下交通線,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上,于1944年3月,省委機關和閩中特委機關陸續由永泰青溪轉移到德化坂里牛寮溝。5月初,省委主力武裝“頑強支隊”30多人,在閩江特委書記黃扆禹、省委常委左豐美、省委縱隊隊長葉良運率領下,經古田、渡閩……[詳細]
毛票故居
  毛票故居位于德化水口鎮毛厝村。1943年,永德大特派員吳天亮以賣故衣為名來到毛厝村,進行秘密的革命工作,先后發展了毛票等一批中共地下黨員。毛票舊居——岐山堂遂成為吳天亮秘密開展抗日救亡宣傳的據點之一。1943年8月,毛票被選送到閩中特委在仙游上湖底舉辦的骨干學習班學習。學習結束后,與省委委員黃扆禹、永德大特派員吳天亮等回到毛厝,遵照省委指示,建立岐山堂地下交通聯絡站,然后開辟德化至大田武陵安的地下交通路線。11月間,吳天亮、毛票等人到大田武陵把林大藩的隊伍接到毛厝。隨后,黃國璋、郭永星等8位同志也來到毛厝。毛厝村成為仙、德、永、大地區革命活動的重要據點之一,岐山堂也一度成為游擊隊的重要交通站,為1944年省委機關南遷坂里打下基礎。1944年3月省委機關遷移德化坂里時,毛票負責內外交通聯絡、生……[詳細]
屈斗宮德化窯遺址
  屈斗宮窯址系宋元時代的窯址,因當地村民為紀念南坡小路邊的“奎斗宮”而得名,位于德化縣龍潯鎮寶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1953年為華東文物工作隊考古調查發現。1956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陳萬里先生等再次對該窯進行調查。此后中央、省、地、縣等有關單位又多次復查。1961年,經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批準,頒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6年4月,福建省博物館、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晉江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組織發掘,該窯址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150米。不同類型的器物標本6793件、生產工具800多件,標本大部分為殘件,僅少部分為完整件。為依山坡而建的分室龍窯遺跡(俗稱“雞籠窯”),全長57.1米,寬1.4-2.95米,分17間窯室,坐北朝南,偏西15度,坡度在12-22度之間。屈斗宮窯的窯頭火膛和……[詳細]
九仙山彌勒造像
  九仙山彌勒造像的所在地為福建省德化縣,類型為石窟寺及石刻,具體地址位于德化縣九仙山。該景點位于德化縣西部九仙山風景區九仙洞(又名彌勒洞)內,距縣城28.5公里。系以洞內天然巨石雕鑿而成。相傳,此巖石原貌酷似張果老,他常和其他七仙在此聚飲,日夜奏樂。唐開元年間(713~741年),渭人鄒天比在洞左“天然室”修真,厭其聒耳,便改雕成彌勒。此后仙樂遂息,仙人遁跡海外 。彌勒佛通高2.7米,周長8.9米,雕工線條簡練,神態逼真,雍容和藹。雖經千年蝕損,表面略有風化,但保存基本完好。為閩南保存較早的佛教造像。1961年,作為“九仙山古剎”的附屬文物被德化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遼田尖窯址
  遼田尖窯址位于德化縣三班鎮三班村、永春縣介福鄉紫美村,年代為青銅時代。簡介:青銅時代斜坡式龍窯,出土物以原始瓷器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缽、豆、紡輪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黃白色。共發現八條窯爐遺跡,火膛破壞嚴重,僅窯室與火膛交接處尚存兩段窯壁;窯室平面近似長方形,從前部向尾部逐漸收窄,前部內寬1.24米,中部內寬1.16米,尾部內寬1.11米。保護范圍:遺址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遼田尖窯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山后連氏祠堂
  山后連氏祠堂位于德化縣國寶鄉格頭村,年代為明。簡介:建于明正德初年(1508),坐南朝北,由主樓、贊樓、陽庭、品字池等組成,建筑面積585平方米。主樓為二層“吊腳樓”,面闊五間,進深14米,穿斗式梁架,懸山頂。該祠堂為我省罕見的吊腳樓式明代木構建筑。2013年,山后連氏祠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祠堂周邊各外延20米。……[詳細]
五代后堂歸德場場長顏仁郁故居永茂堂
  五代后堂歸德場場長顏仁郁故居永茂堂位于三班鎮泗濱村中部,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靈鷲巖寺
  靈鷲巖寺位于上涌鎮桂格村九仙山巔東側,年代為唐-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1、程田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程田寺
  程田寺位于龍潯鎮寶美村東南部,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德化西天寺
  德化西天寺位于潯中鎮祖厝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鳳山儒山祠
  鳳山儒山祠位于蓋德鎮鳳山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宏祠宮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宏祠宮
  宏祠宮位于潯中鎮鳳洋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戴云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戴云寺
  戴云寺位于赤水鎮戴云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6、吾華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吾華寺
  吾華寺位于蓋德鎮吾華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7、香林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香林寺
  香林寺位于葛坑鎮湖頭村,年代為五代,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世科駟高石塔
  世科駟高石塔位于潯中鎮世科村潯北西路,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閩浙贛省委機關活動地址
  中共閩浙贛省委機關活動地址位于水口鎮昆坂村坂里角落,年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正寨杉樹王
  大正寨杉樹王位于葛坑鎮大正村,年代為宋,類別為其他,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看片亚洲免费 |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