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門市旅游

荊門市文物古跡介紹

121、垢冢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垢冢位于沙洋縣高陽鎮垢冢村,年代為漢。類別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2、白勝冢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勝冢位于沙洋縣曾集鎮白冢村,年代為戰國。類別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江關書映臺遺址位于京山縣宋河鎮江關村,年代為西周。類別為古遺址。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五家沖遺址位于鐘祥市潞市鄉峰嶺村,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軍民合作大飯店位于城區民主街,年代為1938。類別為革命紀念建筑。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雷家崗遺址(荊門市京山市)。保護范圍:東以周小紅新建小屋至周元林地下冷庫一線為界,南以周關北沿一線為界,西以雷家崗西沿即余家咀東部一線為界,北以雷家崗東北角小屋至雷家崗北沿一線為界。建設控制地帶:東以許廣高速西沿為界,南以余家咀至周關中部一線為界,西以余家咀東沿一線為界,北以富水河南沿為界。……[詳細]
  十里鋪鎮漢墓群古墓分步密集,有封土堆墓葬200多座,保護范圍涵蓋十里鋪鎮全境及紀山鎮境內207國道以東。該墓群于1961年由原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京山縣香山鋪附近遺址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詳細]
  獾子冢墓群位于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后港鎮松林村二組(原嚴倉村二組),荊門市文物保護單位。經沙洋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該墓群地處一不規則崗地西南坡,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北與韓場村交界,東部地勢較高,南、西部地勢低洼,原有墓葬五座,因修建水利設施,西部一座(4號)為機臺所壓;東部一座(5號)因改田將封土推平。現存三座有封土墓葬,南北排列,1號墓冢位于南端,俗稱“侯家冢”,封土現存高度約5米,2號墓冢居中,俗稱“獾子冢”,封土高大,北部緊鄰機臺,西南毀壞較為嚴重,封土高度約8米。3號墓,俗稱“窯臺冢”位于北端,冢子頂部平坦,高度約3米,曾燒過窯,墓地東南有無封土堆墓葬,數量不清,曾有1座遭到盜掘,從墓葬封土推斷為楚國貴族墓地。2009年和2011年,為配合引江濟漢工程,湖北省考古所分別展開……[詳細]
  楚莊王墓位于紀山寺西北部的薛家大洼墓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目前楚墓中保存完好的墓葬之一。墓地在自然山崗上,經人工修筑而成,呈南北向。南端是兩個高達11米、墳腳直徑不下百米,遠望象小山的大冢,北端是40個排列井然、大小相當,呈南北向四列分布的陪葬小冢。墓地由矩形臺、祭壇、冢區和五級臺階構成,極為壯觀,是至今楚墓中唯一獨特的墓群。墓地樹木茂盛,青翠欲滴,松濤陣陣,鳥鳴聲聲,野花簇簇,芳草萋萋,人入其中,恍若仙境。據《荊州府志》、《江陵縣志》記載和現-古論證,此乃楚莊王之墓。……[詳細]
  京山縣司馬河上劉家墩附近遺址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詳細]
  草家灣遺址位于后港鎮城河村,年代為新石器。類別為古遺址。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巖骨山遺址位于鐘祥市潞市鄉峰嶺村,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關公掇刀石位于掇刀區、掇刀街,年代為明。類別為歷史紀念建筑。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掇刀石在湖北省荊門市南城區二十里的地方,有一塊聳立的巨石,人們叫它“掇刀石”。史載:東吳大將呂蒙奪取荊州后,關羽從襄陽帶兵去收復,在關坡望援兵不到,來到掇刀石這個地方,心中又急又惱:“想我關某縱橫天下,所向無敵,單刀赴會,英雄無比;水淹七軍,生擒于禁;怒斬龐德,威震華夏。東吳鼠輩,焉敢取我荊州?實乃欺人太甚,我與之勢不兩立。”越想越惱,高高舉起青龍偃月刀,狠狠地向這塊巨石一擊,只聽得一聲轟鳴,火星四濺,驚得滿山獸奔鳥飛。再欲舉刀,卻比撼山還難。低頭細看,原來刀已深深陷入巨石縫中,用盡平生氣力,也只能左右晃動,再也拔不出來。從此,關羽的大刀就一直插在這塊巨石中,后人……[詳細]
  軍民合作飯店舊址位于荊門市東寶區龍泉街道辦事處民主街南。1938-1939軍民合作飯店設于此。這里是公開進行抗戰宣傳和貫徹統一政策的陣地,也是共產黨秘密聯絡站,它的建立解決了抗日軍民食宿問題。1939年夏,在國民黨的阻撓下飯店停辦。舊址面闊11.288米,進深11.57米。青磚布瓦,磚木結構。該舊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重要宣傳抗戰的重要場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第五批)……[詳細]
  太陽寺碑位于京山縣三陽鎮太陽寺村。刻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共2通,形制相同,圭首,趺座。通高1.9米,寬0.9米,厚0.185米。記太陽寺歷史沿革、周邊環境及重修太陽寺事。該碑是研究當地佛教傳播情況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蔡氏節孝坊位于荊門市東寶區仙居鄉三泉村。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高宗弘歷賜名。四柱三間仿木結構牌樓式石坊,坐北朝南,寬5.6米,高7米。中枋正面楷書“旌表儒士廖愷發妻蔡氏節孝”字樣。柱腳處設抱鼓石和石獅。枋額浮雕吉祥圖案。該坊做工精細,享有“巧奪天工”“石破天驚”之譽。(第五批)……[詳細]
  赤壁市新店鎮原有四座古橋,其中橫跨潘河的兩座石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一座是坦渡橋,日軍入侵期間被炸毀,于1978年改建為混凝土結構公路橋;一座是萬安橋,石墩石梁保存完好,于1991年修正橋墩,將橋面寬度由原來的1米加到2米,伴原有石梁澆筑鋼筋混凝土橋面。石橋歷史為400多年。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安橋又叫過河橋,位于赤壁市新店鎮潘河上,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河東岸是湖北省赤壁市古街新店夜珠村,河西岸是湖南省臨湘市定湖鎮坦渡村臨湘街。珠橋位于赤壁市新店鎮潘河北岸,萬安橋上游100米。很遺憾的說,站在“珠橋”上就有種不識橋的別樣滋味。太平橋位于赤壁新店潘河北岸明清街旁,萬安橋下游200米處,太--頭的旁邊,也是石板街的末端,是一座不大的石拱橋,現在還在發揮作用。……[詳細]
139、郝敬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郝敬墓明代名人墓葬,位于京山縣孫橋鎮接力村,面積約8000平方米,現有墓碑,保存較好。郝敬,明代進士,經學家,曾任戶部給事中,后辭官回京山隱居著書,其學說具有較大影響。(第五批)……[詳細]
  黃歇村墓群位于沙洋縣后港鎮黃歇村,戰國時代墓群。墓群中有一大冢,高13米,直徑70米,據《荊門州志》記載為楚國大臣黃歇之墓。(第四批)……[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 | 色色资源中文字幕 | 日韩国产精品有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