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益陽市旅游

益陽市文物古跡介紹

鷂子尖古道
  鷂子尖古道,位于黑茶之鄉湖南省安化縣江南鎮境內。古道從江南鎮黃花溪村的緣奇橋起,至江南鎮資江岸邊五福宮碼頭止,全長30公里。鷂子尖古道主要節點由南向北分別為:緣奇橋-大坪歇伙鋪-鷂子尖石板路(甘露亭、義冢、古碑、摩崖石刻、孟公廟)-爵公橋-洞市老街-永錫橋-思賢橋-江南鎮資江邊(良佐茶棧、德和茶行、江南梁家碼頭、五福宮碼頭)。鷂子尖古道全面涵蓋了湘西梅山茶產區茶源地的茶葉生產、茶葉運輸、茶葉加工、茶葉貿易完整的環節。是舊時安化前四鄉、后五都、新安二邑往來交通要道,也是南達邵陵、北通朗州的商道和茶道;在明清之前,它也是取道辰(湖南辰溪)酉(重慶酉陽)入川的必經之路。鷂子尖古道是古梅山地區的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萬里茶道(湖南段)申遺的重要起點。目前,鷂子尖古道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詳細]
羊舞嶺古窯址
  羊舞嶺窯址時代為元。位于湖南省益陽縣羊舞嶺鄉,此為省內重要的元代窯址之一。此遺址南北長約300余米,窯具堆積如山,廢品極少。胎呈瓷白色,少部分微黑,胎壁很薄,器底不厚,釉色乳白,白中泛青。也有在白釉上飾醬色梅花點或僅在口沿處施一圈醬色釉的,但為數少,有碗、碟、盤、燈盞等。黑瓷出于早期,皆小件器皿,如小碗盞與高足杯等。不見壺、罐諸器。有的碗心露胎(或叫“刮釉法”)。露胎式器底特別厚,疊燒時墊些砂粒,燒時不易倒不易變形。早期青瓷有碗、盤、碟、缽、缸等,以盤為主,器表一般較大,制作較精工。釉色青綠、鸚哥綠、蝦青、青黃。多作水裂紋開片。器底寬厚,圓餅形圈底。此處還出土了一些釉色界于白瓷與青瓷之間過渡式瓷器,器形以碗、碟為主,胎壁薄,皆芒口。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詳細]
43、鐘靈寺
鐘靈寺
  鐘靈寺是安化縣僅存的佛寺古剎之一,建寺至今280余年。據傳,當年一位南岳云游和尚化緣至此,看到一條身披佛光的金蛇盤踞于地向其示意,和尚便占卜尋由,卦象示意為南岳菩薩化身,要他在此化緣修建南岳行宮。和尚會意,拜別金蛇,在方圓數百里范圍內廣為化緣,歷經數年,聚齊善款,破土修寺,又歷三年,鐘靈寺始告建成。整個建筑由主樓和連為一體的二棟培樓組成,主樓為二層四棱八角,俗稱八角亭。蓋琉璃陶瓦,遠遠望去,但見金碧輝煌,飛檐翹角,好一派佛廟古剎氣派。近觀便見雕梁畫棟,香煙繚繞,美煥美侖。整座建筑與周圍山光水色和諧一體,不乏美學價值。據說,由于鐘靈寺的抽簽問卦、許愿還香特別靈驗,因此,善男信女甚眾,每年八月十五是游客和香客前來觀光還香的高峰期。屆時可謂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此時鐘聲、木魚聲、鞭炮聲與和尚的誦經聲……[詳細]
44、何鳳山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何鳳山墓
  益陽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偏北,屬于丘陵地帶。資水由西往東貫穿市區,形成北邊資陽、南邊赫山兩區。資水的分支志溪河,以南北向流經赫山區,與資水形成縱橫兩條水系。何鳳山墓即在資水與志溪河交匯處的會龍山公園東麓,修建于2007年,占地面積850平方米。這里樹木茂盛,環境幽靜,遠眺四周,視野開闊。何鳳山博士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陽市桃花侖,1929年—1932年德國慕尼黑大學留學,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奧地利總領事。其間,德國吞并了奧地利并開始殘酷破孩猶太人,他們規定集中營里的猶太人只要能得到外國簽證就可以離開奧地利免于死亡。但不少國家都“強調自身困難”,相繼對猶太人簽證亮起了紅燈。何鳳山博士不忍看著猶太人在維也納被-,勇敢地打開了向猶太人發放簽證的大門,從而使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簽證”……[詳細]
45、陶澍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陶澍墓
  陶澍墓于1840年由左宗棠擇地修建,位于化小淹鎮沙灣村沙灣苗圃院內,座北朝南,面對資水,背依群山,占地7560平方米。墓園正門為三間四柱牌坊,花崗巖和漢白玉質地,高四米,寬五米。坊前兩側各置花崗巖石雕獅一尊。從正門入內,依次是:神道直通陶澍墓丘,左右兩側為五位夫人墓,墓前依次有石羊、石虎、石馬、石武官、石文官各二守墓;神道左側有御碑亭和享堂,御碑亭前有側門出入;四周繞以二米高的青磚圍墻。是一座典型的、保存完整的清代封疆大吏墓葬形制景觀。陶澍,字子霖,號云汀,安化縣小淹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8),清嘉慶七年進士,官至兩江總督。歿于道光十九年(1839),終年62歲,謚文毅,晉贈太子太保。他在治理漕運、河道、鹽政及賑荒、吏治諸方面治績卓著,同時倡幣制改革,主嚴禁鴉片,政聲注于朝野,被道光……[詳細]
46、株溪墓群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株溪墓群
  株溪墓群位于安化縣東坪鎮至江南鎮資水段北岸一帶,沿資水走勢呈東西走向分布,所占面積約0.5平方公里。至今為止,已發現11座,有的為雙人墓室,有的為單人墓室,全部為元代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墓葬。1985年5月,第二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正式啟動,1986年4月,第一座墓在東坪鎮株溪村被初次發現。1988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派出專家組深入現場開展考古斟查,由全國業內頗具影響的權威專家龔紹組擔任組長,安化縣首任文物所所長姚笑天配合。由于墓葬規制特殊,墓室早被-一空。棺槨、尸體均已全部腐爛,墓碑在文革時期被村民移作他用,沒有實物能證明墓主真實身份。整個墓室為單人墓,造型為穹窿頂長方形,坐北朝南,長3.25米,寬2.45米,高1.7米,南端為墓門,全部用糯米石灰漿澆灌而成。后經專家組在室內仔細發掘……[詳細]
安化茶廠早期建筑群
  原安化第一茶廠早期建筑群(含裕通永茶行、蘇聯援建廠房)始建于1902年,因其特定的功能定位和歷史變遷,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特別是建筑技術和藝術價值。其中建于1902年的木結構茶倉,現已成為全國茶葉加工行業僅存規模最大、設計最科學、保存最完整的百年茶倉,所采用的通風、防潮等技術措施在今天仍然是可供借鑒的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該文通過分析該茶廠早期建筑群中典型建筑的價值,重點總結了茶廠早期建筑群在建筑技術和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安化茶廠早期建筑群修繕工程從2015年7月開工,2016年1月竣工,對靠背式茶葉倉庫、單開門茶葉倉庫南棟、單開門茶葉倉庫北棟、鋸齒形車間、西大門進行全面維修維護,維修面積共5379平方米,總投資800萬元。……[詳細]
廠窖慘案紀念碑
  廠窖慘案紀念碑位于南縣西部廠窖鎮,為紀念廠窖慘案中的遇難同胞而建。1943年5月9日日本侵略者在廠窖制造僅次于“-”的慘案,4天4夜,共殺死中-民3萬多人。1985年5月9日即“廠窖慘案”42周年這個難忘的日子奠基,198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勝利42周年紀念日時落成。紀念碑座高5.9米,碑高19.43米。紀念碑成為了日本軍國主義當年侵略中國、殺害中國人民的鐵證。“紀念碑”旁還新建了一座“廠窖慘案民族教育展覽館”,用圖片和文字,憤怒控訴著當年日本侵略軍在廠窖犯下的滔天罪行,反映了廠窖人民不畏-,不怕犧牲,與日本軍國主義者搏斗的英雄事跡!凹o念碑”被省委、省政府定為湖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湖鄉的一處景觀![詳細]
49、何宣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何宣墓
  名稱:何宣墓年代:近現代地址:桃江縣大栗港鎮德茂園村位于桃江縣大栗港鎮德茂園村,距大栗港鎮2公里。整個陵墓最長處為14.4米,最寬處7米,總面積約100平方米。何宣陵墓外觀上均為水泥混凝土結構,外圍墻體近似弧形,整個陵墓由三個圓形墓冢組成,正中為何宣母盧氏之墓,右為何宣原配熊氏之墓,左為何宣將軍之墓,每墓后均有花崗石墓碑嵌于外圍墻上,墓正前方兩側各有石獅一個。二〇〇四年十一月益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1.何宣于1946年冬病歿于桃江縣大栗港鎮德茂園村,并葬于德茂園組的金雞山上。2.2004年11月益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沅江魁星樓
  魁星樓(以原有泥塑“魁星點斗”神像得名,俗稱“八角亭”)位于沅江市城區沿河路東北角,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魁星樓系攢尖頂樓閣式土木建筑結構。樓通高15米,為三層三檐六方,建造美觀。既具有南方古建筑的清秀風格,也具有北方古建筑的莊重氣質,其樓基為花崗巖砌就高1.85米,六方,每邊長5.4米,面積為76.14平方米?菢峭庥^三層言檐面都為琉璃筒瓦覆蓋,二層和下層為黃色,中間為綠色,每層飛檐翼角高翹,角首均置琉璃飾品,底下層為龍,中層為鳳,上層為魚,造型生動美觀,三層檐面的十八條屋脊,都置琉璃花格磚,花格上飾忍花冬草紋,樓閣尖頂為三個球狀琉璃寶葫蘆,遠遠望去,金光閃爍,十分壯觀?菢堑牡谝粚油鈬鸀榇u墻,墻厚35厘米,六方無窗,東南方為正面,正面開有一門,與萬子湖中的凌云塔遙相對……[詳細]
渠江茶園
  渠江茶園位于益陽市安化縣渠江鎮大安村,分布在大安片區和黃茶片區,占地500多畝。主要文化遺跡有傳統民居建筑群3處、古道2條、古石拱橋2座、古茶亭(兼碾房)遺址1處、古茶園3處、古碑刻3通、古井3口、古樹名木數棵,村民家中幾乎家家戶戶保存了大量傳統的采茶、制茶工具。渠江茶園是萬里茶道上三大茶葉主產區之一的湘西梅山茶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化黑茶始祖“渠江薄片”的原產地,至今仍是安化核心產茶區。2019年,渠江茶園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益陽故城遺址
  益陽故城遺址位于益陽市赫山區鐵鋪嶺社區,是益陽古縣衙所在地,該遺址保留下了楚、秦、漢、三國至唐宋時期的遺跡遺存,延續時間約1500年,古城壕、衙署、古井、地貌、水系等基本格局清晰。故城遺址保存狀況較好,出土文物數量眾多,特別是簡牘文獻的出土,其遺跡是11座古井出土有簡牘,時代為戰國楚、秦、張楚、兩漢到三國孫吳時期,涵括了考古發現簡牘所有使用年代,內容為益陽縣檔案和公私書信。2019年,益陽故城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安化劉家大院
  劉家大院位于梅城鎮鹿角村二組,曾家墳山山腳的一處臺地上,距公路高約十米;坐北朝南,南距鄉村公路約20米,鹿角溪自西向東沿公路南側流過,與鳳形山隔溪相望,東西兩側均為劉姓村民房屋,北緊靠曾家墳山?傉嫉孛娣e為3600多平方米,現存樓房4棟,組成完整的四合院,共有房間45間。劉家大院系懸山,內檐出廊,小青瓦雙層木結構樓房,四合院,主體結構有正屋、左右兩偏院。正院有正屋、左右橫屋、大天井、門樓、倒座;左右橫屋從明間通偏院;大院前為廣場,廣場右側有消防池;山下有石塊路通向大院。倒座的前墻壁為土筑墻,兼做圍墻用,余為木結構,中間為門樓,大門門楣上有壁畫;門樓與倒座之間有風火墻相隔,上有壁畫、泥塑等;倒座從中間向兩側分別有囚室、糧倉、家畜舍、廁所等;兩角有小門各一,門框上均有對聯,現僅能識別右側側門對聯……[詳細]
豐堆侖革命舊址
  豐堆侖革命舊址位于資陽區長春經濟開發區南豐村,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廖氏支祠。1922年建成,早期的共產黨人以此為據點,秘密開展地下革命活動。1938年在此創辦作育學校,此后成為中共常益中心縣委的重要聯系點,是革命先輩高文華、帥孟奇、廖連山等人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場所,有“益陽抗大”的美譽。2019年,豐堆侖革命舊址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5、永錫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錫橋
  永錫橋位于安化縣江南鎮錫潭村一、二組之間的麻溪河上,跨南北橫臥在麻溪上;南面距江南通往洞市的公路約300米,北端靠近山腳是二組村民的住房。永錫橋為懸山重檐、懸臂挑梁式結構,條石墩與木構橋亭結合的鵲橋,棱形分水,兩端建橋亭和石階梯。全長83米、寬4米、高12.8米,中間為過道,兩側為歇亭,共34間,歇亭上架木板,東面的正中處的歇亭為小型店鋪,內置茶水,供來往行人休息飲茶;大橋第三至三十間正中木梁上墨書有吉祥語及建橋的工匠名,正中二梁上記載“大清光緒四年戊寅歲,孟夏仲瀚谷旦修建”。石礅上墊有縱橫交錯的鵲木六層,鵲木上六根大木架于兩墩之間。大橋北端的碑亭兼守橋亭內保存有石碑58塊,其中有記事及序碑三塊,其余均為捐款銘文碑,青石刻成,文字工整,刻式精細;守橋亭內有專人居住,負責橋的安全、衛生和燒茶水……[詳細]
曾士娥紀念碑
  曾士娥紀念碑位于益陽市赫山區會龍山街道辦事處會龍山公園南麓。該紀念碑坐南朝北,建于1987年,占地面積130余平方米,碑高8.6米,呈四面體形狀,碑身碑座全部用花崗巖大理石砌成,碑身正面及碑座四周鑲嵌的漢白玉石上,分別刻有中央領導楊得志、朱良才、曾三等題詞,碑前兩旁種植松柏數株,2004年曾士娥紀念碑被益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益陽汨羅屈原祠
  始建于漢,原址無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將它移建至玉笥山上。今存建筑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正殿為磚木結構,單層單檐,青磚砌墻,黃琉璃瓦覆頂,風格古樸秀雅,全殿三進,中、后兩進間置一過亭,前后左右各設一天井,布局謹嚴宏敞。祠內有百年桂樹多株,每逢中秋節,黃、白花盛開,馨香四溢,令人陶醉。湖南益陽市……[詳細]
曾三故居
  曾三故居地址:益陽市赫山區新市渡鎮高沖村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11月,入選湖南省第十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現存堂屋為中心,四向各延伸至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30米處。公布日期::2011年6月21日……[詳細]
59、葉紫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葉紫故居
  葉紫故居地址:益陽市赫山區龍光橋鎮新茶坊村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11月,入選湖南省第十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故居為中心,東,南、西向各延伸至30米處,北延伸至2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30米處公布日期:2011年6月21日……[詳細]
60、白沙溪茶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沙溪茶廠
  白沙溪茶廠地址: 小淹鎮白沙溪村時代:民國至現代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保護范圍: 以茶廠老廠區圍墻墻基為起點,四向各至2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 自保護范圍外四向各延伸20米,東南、西南、西北至保護范圍外30米,東北至距資江河岸30米公布日期: 安政發﹝2011﹞22號2011年7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电影 | 中文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天天综合久久网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 久久午夜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