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白銀市旅游

白銀市文物古跡介紹

黃灣墓群
  黃灣墓群位于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黃灣中村,時代為西漢中期至東漢初期。墓群分布在一條長1000米,平均寬度300米東西走向的山梁上。現存暴露棺槨的墓葬達26處,墓葬密集重疊,規格高低不一。墓群大部分墓葬為豎穴木槨墓,也存在少量豎穴土坑墓。出土陶器組合均為陶灶、陶壺、陶罐組合,同時還出土木牛、木馬等木器,銅車飾件、銅鏡、銅印等銅器,以及琉璃耳珰、水晶耳珰等飾件。2014年被白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群基準點為基點,向東延伸700米,向南延伸500米,向西延伸900米,向北延伸350米。……[詳細]
西巖山紅軍戰斗舊址
  西巖山紅軍戰斗舊址(原范家坡紅軍戰斗舊址)位于會寧縣城以西西巖山梁頂。整個遺址南北長100米,東西寬90米,分布面積約9000平方米。1936年10月3日,國民黨駐定西新軍一軍十一旅旅長劉寶堂部和紅一軍團在此發生激烈的狙擊戰。山頂現有一土堡,堡內有三眼箍窯,當時的指揮部就設在堡內。遺址東北側,現保留有當年紅軍挖的土壕,殘長約6米,殘寬2-4米,殘深約80厘米。現該舊址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詳細]
石石灣遺址
  石石(dàndàn)灣遺址位于白銀市會寧縣中川鎮梁堡村東北1公里,遺址布于山梁西坡一帶及山下的平地上,遺址呈長方形,長約1000米,寬約200米,面積20萬平方米。遺址范圍內有灰坑、陶窯、白灰面房址等遺跡,文化層厚2-3米。在地表散見有紅陶殘片、-弦紋彩陶片等。從采集的陶片看,該遺址的文化類型有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其中以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最為豐富。1976年從當地農民梁海民手中征集到水波紋的彩陶瓶一個,屬馬家窯文化類型,被鑒定為一級文物。遺址地表暴露有大量的陶片和陶窯殘跡及經料僵石處理過的房屋地面,文化層厚度為1-3米。從陶片看,器形主要有盆、缽、瓶、壺、罐;彩陶的紋式主要有:水波紋、變體鳥紋、杏圓形紋、變體魚紋色彩全部為-,未見紅彩。該遺址類型復雜,從采集到的標本和出土文物推……[詳細]
會寧漢代墓葬群
  會寧漢代墓葬群分布于柴家門鄉寨子至四十里鋪西山腰,共分寨子漢墓群、北二十里鋪墓群、張家灣墓群,現存大墓冢34座,皆為圓丘形封土堆。遺址內可見漢代瓦片、繩紋板瓦、灰陶罐殘片、殘磚等漢代遺物,曾出土有陶灶、陶雞等,是一處十分重要的漢代墓葬區,對研究漢代會寧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喪葬習俗等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1978年,該遺址被會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寧城遺址
  西寧城遺址西寧城遺址位于翟家所張堡東,北宋崇寧五(1106年)涇原路經略使章咨筑,稱甘泉堡。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于此置西寧縣,改稱西寧城。元初會州州治遷于此。東中西三城相連,現存城墻底寬17.4米,高17米,東西長740米,南北寬500米,城北倚山,南臨祖河。有東西兩門。2003年省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老鴉溝遺址
  老鴉溝遺址位于中川鄉老鴉溝村東面的半山坡地帶,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300米,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現地表散見大量的彩、素陶片,從中可看出遺址是一個生活區。曾有玉璧和玉璜出土。從地表采集的彩陶標本看,主要為-波浪紋華融平行線紋,故該遺址包含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和齊家文化。1991年,該遺址被會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城堡紅軍戰斗舊址
  張城堡紅軍戰斗舊址位于會寧縣翟家所鎮張城堡村東高高山和西廟咀山。張城堡紅軍戰斗舊址為第二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一處以張城堡村東北高高山山頂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另一處以張城堡村西南廟山咀廟院中心為基點,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北極蓮花山龍鳳寺
  北極蓮花山龍鳳寺位于會寧縣土高山鄉,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4年7月4日,北極蓮花山龍鳳寺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碑為中心,東西各延伸150米,向南延伸200米,向北延伸100米。建設控制地帶: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黑城子古城遺址
  黑城子古城遺址位于靖遠縣大蘆鎮黑城子村西北1公里。是一處大型土筑軍防城堡。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80米,東西寬172米,面積約4.8萬平方米。城墻為夯土版筑,夯層厚約0.14米,墻殘高2--4米,基寬9--11.8米,頂寬1--2米。南墻正中偏東開門,門寬5米。門處有甕城,長27米、寬20米,門寬3米,墻高2--4米,城外有護城河。地表散見大量磚瓦、灰陶片、剔花青釉瓷、細白瓷片。據《甘肅新志》載:此城為新泉城,為唐大足初(706)郭元振置新泉軍,初屬朔方,天寶中(724—756),屬河西節度使,宋為新泉砦,金廢。城址保存較好,對研究唐代軍事防務和城建史有重要價值。……[詳細]
成牟化石出土點
  成牟化石出土點位于會寧縣頭寨子鎮成牟村南堡社東南紅土梁。成牟化石出土點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成牟村南堡社東南紅土梁,成牟小學東南方向1公里,成牟烽火臺西南方向500米處為基點,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寺坪山關帝閣
  寺坪山關帝閣位于會寧縣柴家門鎮雞兒嘴村雞兒嘴社寺坪山寺坪堡子內。寺坪山關帝閣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雞兒咀村雞兒咀社寺坪山寺坪堡子內,東至堡子內院子,南至堡子圍墻,西至堡子堡壕,北至堡子內耕地。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蟠龍山臥虎寺
  蟠龍山臥虎寺位于會寧縣河畔鎮,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4年7月4日,蟠龍山臥虎寺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茍余章、茍國章院西墻,北至寺外通社便道,西至寺外通社便道,南至寺外河溝東岸。建設控制地帶:四周向外延伸20米。……[詳細]
東陽山回龍寺
  東陽山回龍寺位于會寧縣甘溝驛鎮大窯村謝家岔社東陽山半山腰。東陽山回龍寺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碑為中心,東、西各延伸100米,向南延伸150米,向北延伸10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萬靈山普救寺
  萬靈山普救寺位于會寧縣丁家溝鎮荔峽村老人溝社南西山腳下河谷旁。萬靈山普救寺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普救寺中心為基準點,向西北延伸50米,向東南延伸20米,向東北西南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0米。……[詳細]
裴家大灣錢幣窖藏點
  裴家大灣錢幣窖藏點位于會寧縣太平店鎮牛坪村唐家灣和裴家大灣的國道312線東側。裴家大灣錢幣窖藏點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裴家大灣錢幣窖藏點中心為基點,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30米。……[詳細]
普華山朝云寺
  普華山朝云寺位于會寧縣新莊鎮新莊村新莊社普華山西南坡半山腰。普華山朝云寺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朝云寺院中心為基準點,向西南延伸30米,向東北、東南、西北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校場烽火臺遺址
  校場烽火臺遺址位于會寧縣會師鎮校場社區東北1公里的米糧墩上。明代夯筑,圓臺體,底徑4.5米,高6米,夯層厚約0.12米。烽火臺18米外有埂狀堆土一圈,殘高1.5-2米。地表散見黑釉瓷片。1993年,被會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單位。……[詳細]
教場烽火臺遺址
  教場烽火臺遺址位于會寧縣會師鎮校場社區東北高山頂。教場烽火臺遺址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賈家坪以北紫薇山以東(米梁墩),為以烽火臺中心為基點,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20米。……[詳細]
九龍山纏龍寺
  九龍山纏龍寺位于會寧縣新塬鎮上塬村北2.5公里的小塬子。九龍山纏龍寺為第三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九龍山纏龍寺寺院圍墻外側底邊為基準,向東、南、西、北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詳細]
60、唐家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家寺
  唐家寺位于會寧縣韓家集鎮谷地場村白坡社尖紙山南半山腰。唐家寺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唐家寺東側山梁,西至唐家寺西側山梁,北至山頂,南至公路以北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3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更多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乱码 | 婷婷中文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午夜福利久久性色 | 亚洲第一线路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