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寶雞市旅游

寶雞市文物古跡介紹

  任家塬邊遺址位于張家塬鎮暉川村,為千陽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康遺址·新石器時代、商、西周·扶風縣法門鎮下康村南。保護范圍:東至村南土壕東沿,西至溝邊臺地,南至水渠以北50米,北至村口。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30米。2003年,下康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龍灣遺址位于扶風縣揉谷鄉白龍村。遺址東西寬550米,南北長600米,面積約33萬平方米,是一處新石器、先周、西周文化共存的古遺址。遺址內新石器文化以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為主,仰韶文化的陶片以泥質和夾砂紅陶為主,常見的器形有尖底瓶、罐、盆、缽等;龍山文化陶片以夾砂黑陶、紅褐陶、灰陶質居多,常見器形有罐、鬲、盆、杯、碗等。紋飾有繩紋、籃紋、拍印紋、附加堆紋等。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白龍村西崖邊以東100米,西至崖邊以西650米,南至太子藏村以南1000米,北至太子藏村以南4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50米。……[詳細]
  蘭堡子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址:寶雞市麟游縣河西鄉三義村 保護范圍:南至蘭堡子溝北岸的斷崖,北至蘭堡子古堡堡墻,東至遺址東部的斷崖,西至遺址西部的斷崖。 建設控制地帶:北至蘭堡子塬邊,東、南、西三面同A區。2014年,蘭堡子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尚家嶺遺址 時代:戰國—漢 地址:寶雞市千陽縣南寨鎮馮家堡村 保護范圍:東至千河支流澗口河,西、南至千河,北至尚家嶺南。 建設控制地帶:東、西、南同A區,北面A區外延50米。2014年,尚家嶺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6、天河寺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河寺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西周、漢、唐、宋 地址:寶雞市扶風縣城關鎮扶東村 保護范圍:東距扶風至絳帳公路約100米,西南距鳳尾村約300米,西臨斷崖,北距韋水約100米。 建設控制地帶:東、西南面A區外延50米,西、北面同A區。2014年,天河寺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7、案板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案板遺址位于扶風縣城東南約4公里的城關鎮案板村附近,水與美陽河交匯處的黃土臺塬上,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約700米,總面積超過80萬平方米,包括下河遺址、下河墓地、案板遺址、南溝遺址。文化堆積層厚約2~3米,到處可見古文化跡象。該遺址是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調查發現的。1983~1993年,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先后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掘向積近3000平方米。1997年寶雞市考古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七次考古發掘。這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新石器及西周時期古文化遺址。其新石器時代遺存可分三期:第一期共清理灰坑24座,以橢圓形最多,發現有可能是壕溝的遺跡,此期屬于仰韶文化發展的中期,即學術界所謂的廟底溝類型,其總特征與寶雞福臨堡一期相近。第二期共清理灰坑63座,以圓形坑為最多,清……[詳細]
148、岐山東坡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遺址位于岐山縣橫水河下游東岸二階臺地上。地處橫水由西向東流再折向南的轉角處,遺址南臨斷崖,北為開闊地帶,地形東高西低,呈臺階形,現為耕地。遺址范圍東西120米,南北280米,總面積3.3萬多平方米。東坡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仰韶、龍山文化與西周文化相疊壓的遺址,其內發現仰韶、龍山時期灰坑較多,形狀多為袋狀,陶器有雙唇尖底瓶、小口瓶、陶缽、罐、寬沿盆。陶器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及印紋,并有彩陶發現。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大路,西至二級臺地邊沿以東50米,南至下崖小路,北至村三組抽水站水渠。建設控制地帶:東至臺塬邊沿,西至二級臺地邊沿,南至上塬大路,北至村北塬邊![詳細]
149、湋峰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湋峰塔 時代:清 地址:寶雞市扶風縣段家鎮東官村 保護范圍:湋峰塔塔體。 建設控制地帶:A區外延10米。2014年,湋峰塔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0、西坡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坡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商、西周地址:千陽縣草碧鎮龍槐塬村保護范圍:東至窨家溝以西約50米,南至窨家溝以北約30米,西至寇家河以東約80米,北至城堡南沿。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20米。2018年,西坡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1、塬子頭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子頭遺址位于隴縣縣城西北約1.5公里的千河與其支流北河交匯地的黃土臺塬東端的二階臺地上,臺下為城關鎮原子頭村。遺址東西600米,南北500米,總面積30萬平方米。1991年至1992年,由陜西省考古所和寶雞市考古隊、隴縣圖博館聯合組成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大面積的發掘,共發掘面積38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房址39座,陶窯3座,新石器及漢代灰坑126個,漢代窖藏1個,漢唐時期墓葬55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銅器、鐵器和金銀器等文物1000多件。在發掘的遺跡和遺物中,以新石器仰韶文化最為豐富,包括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福臨堡類型和西王村類型,還發現了史家與廟底溝之間的過渡類型,這在此前的發掘中從未出現過。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詳細]
152、柿溝堡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柿溝堡址時代:清地址:千陽縣水溝鎮柿溝村保護范圍:東、西、北至遺址邊緣深溝邊界,南至堡墻外擴1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西、北同A區,南至A區外擴20米。2018年,柿溝堡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3、南昌宮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昌宮時代:明——清地點:寶雞市陳倉區西秦村保護范圍:現圍墻以內。建設控制地帶:北至引渭渠,南至便道,東、西至水渠。2008年,南昌宮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4、新民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民遺址位于渭河支流千河流域千陽縣城關鎮新民村南的千河北岸二階臺地上,南鄰千鳳公路,北接縣面粉廠、醫院,地勢平坦,現為耕地。總面積4.5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居住遺址。文化層厚1.5米,采集有泥質紅、灰陶和夾砂紅陶片,紋飾有線紋、繩紋,器形可辨為盆、罐、尖底瓶等,同時還發現漢代遺存。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城內村二組以西30米,西至開發區商品樓和新民村一組以東30米,南至千鳳公路以北30米,北至面粉廠和縣醫院圍墻以南3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城內村二組,西至開發區商品樓和新民村一組,南至千鳳公路,北至面粉廠和縣醫院圍墻![詳細]
  秦川機床廠毛澤東塑像時代:現代地點:寶雞市渭濱區姜譚路西段保護范圍:以塑像為中心,四周各外延4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各外延10米。2008年,秦川機床廠毛澤東塑像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仝家崖遺址位于渭河支流金陵河西岸的寶雞市金臺區長壽鄉八里村仝家崖,南距北首嶺遺址3公里,面積約10.5萬平方米,屬于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曾采集有仰韶文化的泥質紅、灰陶片,紋飾有線紋、繩紋,可辨器物有缽、尖底瓶、甕、盆等;龍山文化的夾砂紅褐陶片,紋飾有繩紋、戳刺紋、附加堆紋、刻劃紋,器形有罐等。2000年4~5月寶雞市考古工作隊對遺址區進行了清理。發掘面積240平方米,清理灰坑13座、房址(F1)一座。在H12出土一件疑似陶磚的陶殘塊。如果是當時的建筑材料,可把我國用磚的歷史提前到距今6000~7000年前的仰韶時期,比目前已知最早的周磚還早了三四千年。2003年9月23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金陵河西岸臺地邊沿,西至寶平路以東100米,南至景家崖,北……[詳細]
157、南坡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坡遺址位于寶雞市金臺區陳倉鎮南坡村東1000米處。遺址東至武成山,西至劉家村,南至隴海鐵路,北至蟠龍原,面積約10萬平方米,屬于新石器時代仰韶、龍山文化遺址。經調查有仰韶文化的泥質和夾砂紅、褐陶片,紋飾有繩紋、弦紋,可辨器物有缽、缸、罐等;龍山文化的泥質紅陶和夾砂褐陶片,紋飾有繩紋、籃紋,器形可辨罐、甑等。該遺物屬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類型,年代距今約7000~6500年。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武成山,西至劉家臺村,南至隴海鐵路,北至蟠龍塬。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20米![詳細]
158、楊家溝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溝遺址位于寶雞市陳倉區千河鎮千河東岸的二階臺地上。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居住遺址,東西長250米,南北450米,面積約1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4米。采集有仰韶文化的泥質紅、灰和夾砂紅陶片,紋飾有繩紋、方格紋、刻劃紋、附加堆紋及-,可辨器物有尖底瓶、缽、盆、缸、罐等。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東西250米,南北450米。東至馮家山溝村,西至千河崖岸,南至朱家崖村,北至楊家溝村六組。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50米![詳細]
159、仝家溝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仝家溝遺址位于寶雞市陳倉區千河鎮仝家溝村西50米的千河二階臺地上。仝家溝遺址可分為一號和二號遺址。一號遺址時代為新石器仰韶文化(廟底溝和半坡晚期類型)時期,文化類型為居住遺址。遺址范圍東西1500米,南北400米。遺址含灰燼、燒土、燒骨、陶片和石塊。陶片以紅陶和褐陶為多,灰陶極少。泥質紅陶有素面、彩繪、線紋和附加堆紋,夾砂紅陶有繩紋,泥質灰陶為素面,夾砂紅褐陶有繩紋?杀嫫餍斡懈住⒗彙⑴、甑、缶、瓶等。仝家溝遺址內有北首嶺下層文化內涵。二號遺址位于仝家溝村北約50米的千河二階臺地上。遺址范圍東西200米,南北150米,為新石器仰韶文化及東周居住遺址。遺址內含大量陶片、瓦片、灰燼,可辨器形有鬲、缽、尖底瓶、缸、筒瓦、槽瓦、半瓦當等,泥質紅陶有素面、刻劃紋,泥質灰陶有素面、繩紋、幾何繩紋,半瓦當……[詳細]
160、寧王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王遺址位于寶雞市陳倉區陽平鎮渭河北岸二階臺地上,寧王村北20米之處。遺址分為一號和二號遺址。一號遺址范圍東西1500米,南北500米。為新石器仰韶文化、東周、漢代居住遺址。遺址區內到處可見極厚的磚瓦堆積,達1米以上,內含大量陶片,以灰陶為主,可辨器形有盆、缸、缶、盂、磚、板瓦、筒瓦、瓦當、槽瓦等,泥質紅陶有素面、彩繪(弧線三角紋),夾砂紅陶有繩紋,泥質灰陶有素面、弦紋、繩紋、附加堆紋,筒瓦內有素面、布紋、麻點紋、繩紋,槽瓦有素面、繩紋。二號遺址位于寧王村北約100米的渭河二階臺地上,遺址范圍東西400米,南北200米?杀嫫餍斡欣、缶、盆等,泥質紅陶有素面,夾砂紅褐陶有繩紋,泥質灰陶有素面。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晁陽村,西至聯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 热久久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四房婷婷婷婷丁香五月天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