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阿里地區旅游

阿里地區文物古跡介紹

色瓦龍寺
  色瓦龍寺,坐落在圣湖瑪龐雍措的東岸,由哲貢噶舉派著名的成道大師貢覺久贊,按其恩師哲貢共確赤列桑布之托,在其恩師逝世十周年之機,即-陽土猴年(公元1728年)正式建筑。創建這坐寺廟時的施主是,托欽霍堆部落頭人井格俄革卻圖,由于,當年甘丹才旺拜桑布驅逐拉達克軍隊時,這個游牧部落派去了六十名騎士,殺了很多拉達克人,為了懺悔他資助創建積德行善的場所。在本寺內的主供為赤列桑布塑像,在其內供藏著四棵釋迦牟尼佛的舍利(火化為高僧骨殖后留下能自然增多的白色球狀結晶物)、蓮花生大師修練而成的利佛甘露之五種伏藏、大譯師拜若雜納的手抄本、婆羅門七世的肉身、噶當派大師仲敦杰瓦迥鼐的一撮發辯、達布拉杰的座墊、曲杰平措大師的肉身及其呈花白的發辯、仁贈曲杰扎巴的珠紅單鈸和大袍等。在寺內還供有四尊大小不等的釋迦牟尼像、蓮花……[詳細]
22、門董寺
門董寺
  門董寺位于措勤縣東北2公里處,產生于十九世紀,在1820年夏葉部落(現江讓鄉加榮村)有一戶中牧家庭出生的人-----愛東旦杰(俗名葉千巴原妮姑寺拱的尸體)與其妹子剪發當了妮姑、和尚,當時他兄妹倆住在門董鄉買東石洞里修仙。以后在楚布寺修行后返回門董,由于愛東旦杰的影響,決西曾杰(指四面八方)部落的,巴高、買卡尼(尼是兩個的意思不同);達斗、達買尼、相計合乎,拉尼、羅斗、羅買尼等十余人也剪發當僧妮。從此后僧妮漸漸地多,1867年,嘎瑪額東旦杰在門董建帳篷傳教點,他過世后在此點上喬久部落和崩巴部落頭人先后組織人力財力修建門董寺,原門董寺主寺為橋木寺(尼姑寺)。三年后寺院堪布續建了聚合院其面積為108平方米、高3米,在靈塔拉康和聚合院前后背后建了旅館,倉庫,南面有瑪尼拉康,北面有尼姑住房30多間,其……[詳細]
藏卡爾俠戌堡遺址
  遺址位于日土縣多瑪鄉多瑪村內,“俠”意為沼澤地。戌堡背靠高聳入云的藏卡爾大石山,坐落于西邊伸出的灰白色巖崖嘴頂上。石山相對高度約20——30米,遺址由防御墻、石砌碉樓等組成,用塊石拌泥砌筑石墻,約長200米,墻高1——1.5米左右;當中有南向北的一條長約50多米通道,最窄處寬約2.5米;戌堡東西兩頭工事成環形,寬約40——70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占據阿里通向新疆和日土東北部地區的咽喉,工藝粗糙。在戌堡背面有一條通向山頂的通道入口處,依山修建了1座碉堡,高約4米,存有許多堆積雷石。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戌堡內外存有鐵質箭頭。……[詳細]
夏格巴林寺
  夏格巴林寺位于阿里噶爾縣境內。“夏格巴”藏語意為“贖罪”。據說夏格巴林寺是甘丹策旺結束戎馬生涯的時候,為自己修的懺悔寺。因拉達克人入侵,阿里古格王國逐漸消亡。后五世0-請蒙古僧將甘丹策旺率領500名蒙古騎兵、2000名三大寺僧兵赴阿里作戰,將拉達克人全部逐出,甘丹策旺遂成為第一任噶爾本(總督)。成為第一任阿里噶爾本(總督)。阿里首府過去就在噶爾縣。該寺曾為阿里地區最大的寺院,有僧侶300多人,房屋250間,最大的祖拉康(即大經堂)有315根柱子。歸拉薩哲蚌寺管轄,屬格魯派寺院。同時該寺還是以前普蘭宗政府的冬季駐地。……[詳細]
25、扎加寺
扎加寺
  扎加寺位于阿里地區革吉縣革吉鎮,創建于1797年,距縣城95千米,拉康建筑面積425平方米,占地面積3600萬平方米,海拔4770米,方位:北緯31°53.292‘,東經81°13.355’,僧尼編制8人,現有僧尼8人。扎加寺全稱“扎加傳承丹杰林”。-第十四甲子初,因邦巴本多吉占堆和妻子索南措姆家庭不和。后索南措姆一心向佛,決心在邦巴部落建一座寺廟。經西藏地方政府同意,1797年,在第十四世噶瑪巴提確多杰主持下,修建扎加寺。扎加寺的歷代住持均由楚布寺派遣,任期3~4年,新住持上任時,楚布寺隨同住持派一名僧官、管家及4名僧人。……[詳細]
郭孜康瑪爾土堡遺址
  在多瑪鄉多瑪村境內,位于著名的繞協圣洞東南5公里。座落在北靠郭孜紅山,朝南面對郭孜草壩,其西200米處是郭孜溫泉。土堡占地面積約60平方米,與現代土坯建筑結構有些相似。其底層為石砌墻作基礎,大小不等的方形或長方形土塊筑其墻,墻寬約0.5米,其土質與當地草壩上的土質相同。據當地長者講,此土堡的真名叫巴姆卡爾,是《格薩爾王傳》中的著名女將巴姆所建。他們記事時(即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有四間沒有頂棚的房屋,墻高約兩根帳篷桿(即3米左右),現只剩南墻殘跡,高約1.4米。……[詳細]
阿里江扎寺
  江扎寺是崗底斯山一帶較大的寺院,位于崗仁波齊神山內轉山道的一條山脊上。是直貢噶舉派的根據地,相傳是修行者古亞崗巴修建。迄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又稱為“阿里-莊嚴”,寺里供奉著止貢噶舉派祖師覺巴大師的塑像,據說像內還藏有一顆大師的牙齒。還有從印度請來的貝葉經百余卷,其中墀松德贊時期大譯師白若雜那迎請的《八千頌》最為珍貴。后大部分文物被毀,在該寺山后即是止貢噶舉派17座金靈塔。該寺是在1986年重建而成。……[詳細]
即烏寺(極物寺)吉烏寺
  即烏寺又名“極物寺”、“齊烏寺”、“基烏寺”、“積務寺”。即烏寺坐落在“圣湖”瑪龐雍措的西岸,寺區青草蒼翠,殿宇巍峨,靜靜的圣湖碧清見底,風景幽雅迷人,從矗立的山頂居高臨下,由此俯瞰湖面,歷歷在目。寺廟建在橢圓形頗陡的山丘上,被信徒們稱為“桑朵拜日山”,傳說蓮花生大師曾在此降魔伏妖時逗留過七天,并在巖石上留下多處腳印。​​​​是建立在“圣湖”(瑪旁雍錯)邊山上的一座小寺,規模比較小,據說蓮花生大師曾在寺內的洞穴中打坐。這里是觀賞瑪雍錯的絕佳位置。寺廟的規模不大,只是在山坡上有幾間藏式佛舍,但其建筑布局是仿效布達拉宮的樣式。即烏寺距離塔欽約30公里,車程約一個小時。在旅行季節里來往于神山圣湖之間的旅行團車輛較多,搭車方便。搭貨車前往普蘭的人需要到……[詳細]
古格故都遺址干尸洞
  在古格故都遺址的北面約600米遠,有一處神秘的“干尸洞”,洞口在離地面3米高處,入口僅可以容納一人,里面據說有三室洞窟,層層散亂堆放著幾十具尸體,骨骼、腐尸和破衣爛布都散發著陣陣惡臭。地址:阿里地區札達縣托林鎮西北的象泉河南岸古格王國遺址北面約600米遠類型:洞穴游玩時間: 建議0.5-1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桑丹達吉寺
  桑丹達吉寺在札達縣境內,位于香孜鄉江當村北約5公里處。系一窯洞式殿堂,面闊7.4米,洞高2米。洞內壁畫完整,繪有岡底斯神山的守護神加巴米林、四臂0神、二臂0神、釋迦牟尼佛傳、金剛佛母、米拉日巴及傳記、無量壽佛等。該寺是托林寺的屬寺,也是意底寺的子寺,為札達縣西北部邊境地帶的重要宗教活動場所。……[詳細]
日土宗遺址
  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日松鄉政府所在地,距離日土縣城10公里。宗山山勢雄偉,整個建筑依山而建,雖已成為斷壁殘垣,但卻十分壯觀,山麓為肥沃的日土高原。據民間傳說,這里原是格薩爾王之大將先巴的駐錫地,后為日土宗政府所在地,宗城堡院內有一層樓高的先巴之靈塔,故又稱“先巴卡”意為先巴城堡。城堡周圍的幾座草場及山名與格薩爾王傳中的霍固喀王宮的布局極為相似,如周圍有6大草場:東面有馬達草場,南面由加康珠夏,西有熱曲雄布擠,西北有沃雄,北面有沃羌雄,東北有藏康夏,被稱為霍爾王“那瑪雄朱”(意為六座草場)。此外,東南的加果雪山原為日土神山,每年要祭祀一次,據說是霍爾王的“婆拉納鐵嘎莫”(霍爾國的魂山)等等。宗山上有城堡和寺院:東面是城堡,西面頂上是拉丈(-居室)、中部是大經堂,山的背后是卡噶寺、東面是扎那夏……[詳細]
32、止熱寺
止熱寺
  在普蘭縣境內,崗仁波齊圣山的北邊,白龍河、仲龍曲和卓瑪拉曲等三條河流在此匯流而下。這里海拔5210米,是觀看神山背面的最佳位置,這里有瑪尼堆和經幡,很美。同時也是香客們的休息地。1964年由賈貢崗日大師修建,1986年重修。該寺對面的3座山峰分別象征觀音、文殊、金剛持,稱為“日松貢布”。地址:阿里地區普蘭縣北部在阿里地區熱門景點崗仁波齊圣山的北邊類型:寺廟游玩時間:建議1天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包含在岡仁波齊門票內……[詳細]
甲維卡爾堡遺址
  遺址位于日土縣日土鎮德汝村境內的甲維主峰(海拔6223米)西北兩條溝匯合處下游,向西出溝口至219國道。堡寨遺址由干砌石墻、戌堡、村落、農田等組成,面積約20萬平方米。20世紀80年代,其石構建筑內存有大量箭頭和箭桿。現存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村落遺址和墻體基石遺址。……[詳細]
34、扎江寺
扎江寺
  扎江寺位于改則鎮境內,距縣城15公里。是境內規模較大的寺廟之一,屬噶瑪噶舉派。寺廟外圍有規劃整齊,宏大的曲登群(佛塔),寺院建筑風格獨具西藏藏傳佛教寺院建筑的特征,融合了藏漢兩種建筑特點。寺廟西南約3公里處有-臺一處,是了解藏民族喪葬文化的一個重要平臺。……[詳細]
倫珠曲丁寺
  倫珠曲丁寺在日土縣境內,位于宗山城堡旁邊。由日土旺巴資助,不丹-貢列和格魯派-元旦加措共同創建,主供強巴佛、宗喀巴師徒三尊、釋迦牟尼和勝樂金剛等。該寺原有東殿、西殿、熱丹寺、卡噶寺和拉康等5座建筑,屬格魯派。1986年重修。現有-5人。……[詳細]
羅布拉康寺
  羅布拉康寺,藏在群山之間,在寺廟林立的西藏大地。看到白塔就看到寺廟,羅布拉康寺后山上也有靈塔。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免費游玩時長:建議0.5-1小時到達方式:其他交通:在縣城租車前往。……[詳細]
37、橋木寺
橋木寺
  原門董寺主寺為橋木寺,到1985年,尼姑寺搬遷,新建了該寺,取名為橋木寺。當時所建的有聚合院、拉康、瑪尼拉康。……[詳細]
  霍巍教授在《西藏研究》2005年第一期發表的《西藏西部文明的考古學探索》一文中指出,在日土縣境內發現了一處古墓地。這處古墓地位于日土縣日土區一條名為阿壟溝的山溝內,阿壟溝,是日土縣境內阿不蘭熱山的一條山溝,這條山溝位于日土鎮前行政所在地南面,溝前是縣城通往日土鎮熱角村的鄉間公路。溝口距日土鎮約800米,溝寬20-40米,大體上由西北向東南延伸,海拔高度4400米。石丘墓葬分布在兩側沖積扇上,地表為礫石層,無植被覆蓋。墓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墓葬總數在100個左右。石丘墓葬的形制,是在地表向下挖掘淺穴或不挖墓穴,葬入骨殖后用大石壘成墓框,其上用大石塊壘覆,形成石丘。石丘高度約1米、直徑約2米左右。死者葬式有屈肢葬、亂骨葬及火葬,屈肢葬中有男女合葬、母子合葬的習俗,部分尸體由于當地干燥的自然……[詳細]
  尼旺佛塔遺跡位于阿里地區札達縣底雅鄉魯巴村魯巴組,年代為11-17世紀。 2017年11月,被公布為西藏自治區第七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阿里分工委舊址位于阿里地區噶爾縣昆莎鄉,年代為1951年。 2017年11月,被公布為西藏自治區第七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ⅴ免费午夜视频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在线观看 | 一级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色欧美2019最新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