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文物古跡介紹

讓田村儲梁堆墓
  讓田村儲梁堆墓俗稱梁王堆、糧堆。位于曲靖市馬龍區通泉街道讓田社區讓田居民小組北約 1000米處的緩坡地帶。墓呈圓形,有封土,封土為黃褐色土夯筑壘積而成。直徑 24.8米、殘高 3米,占地面積 482.8平方米。1992年,墓北側被盜挖高約 1.1米、寬約 0.6米的 1個盜孔。村民報案后,馬龍縣文化部門與公安部門對墓葬進行調查,文物工作人員進入墓室內清理,墓主人骨無存,隨葬品被--一空。通過清理得知,墓葬由墓室和封土組成。墓室為覆斗形石室雙室墓,獨立丘狀,無墓碑,四面墓壁均用加工打制成等高的長條形石灰巖青石砌置,石塊與石塊間無黏合劑。墓頂中央用鐫刻成蓮花狀的正方形石灰巖青石封頂,墓室結構嚴密。墓頂夯土局部塌陷,整體保存較好,結構穩定。據清雍正《馬龍州志》記載:“梁王冢,在伯刻山下,近有掘之,……[詳細]
興仁三堆子
  位于陸良縣小百戶鎮興仁村委會三堆子村正南200米處的耕地內。葬共有3座,呈東南—西北向水平分布。2009年6月,陸良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分別將墓葬依次編號為1~3號梁堆墓。墓葬均為圓形土丘,有封土,土質細膩,為紅褐色黏土和白沙土。墓葬周邊及封土上均長滿落葉喬木和灌木,雜草叢生。1號梁堆墓位于西北面,距離2號梁堆墓12米。直徑27.4米、殘高5.4米,占地面積589.3平方米。2號梁堆墓位于墓地中央,距離3號梁堆墓僅6米。直徑23.2米、殘高3.7米,占地面積423平方米。3號梁堆墓位于東南面。直徑25.8米、殘高3.5米,占地面積522平方米。興仁三堆子梁堆墓歷史上被多次盜掘。1982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梁堆墓為漢晉至唐代初期的南中大姓墓,對研究南中大姓的歷史淵源及墓葬的形制具有……[詳細]
黎家壩李氏民居
  黎家壩李氏民居地點:師宗縣葵山鎮保護單位級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建筑外沿為準,東、西、南、北各擴1.5米。建設控制地帶范圍:以建筑為中心,向東、北各外延7米,向西外延4米,向南外延8米。……[詳細]
204、石壩墓群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壩墓群
  俗稱大堆子,亦稱梁堆墓。位于陸良縣板橋鎮石壩村委會蔡石壩村及鄭石壩村之間。共有大型封土墓 5座。封土均為黃色黏土,夾雜少量沙土,土質細膩,有黏性。2009年 11月,陸良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分別將墓葬依次編號為 1~5號梁堆墓。1號梁堆墓,位于陸良縣板橋鎮石壩村委會蔡石壩村西偏南 800米黑土凹子處。墓為圓形土丘。封土直徑21.1米、高 5米,占地面積 350.8平方米。墓堆表面為雜草,四周均種植桉樹。2、3號梁堆墓,位于陸良縣板橋鎮石壩村委會蔡石壩村西南 1000米處袁家坡。墓均呈圓形土丘,有封土。2座墓之間相距 3米。2號墓直徑 11.8米、殘高 5米,占地面積 110平方米。墓頂部封土層有被挖痕跡。封土為黃褐色黏性土,夾雜少量紅色黏土。3號墓直徑 12.3米、殘高 5米,占地面積1……[詳細]
捐資新修蒙姑坡橋路碑
  捐資新修蒙姑坡橋路碑位于會澤縣娜姑鎮蒙姑坡石匠房處。碑為青石質地,有碑額。額長1.18米、寬0.41米、高0.31米。浮雕陽刻雙獅滾繡球圖案,碑額正中用線勾勒陰刻楷書“有志竟成”4字。碑身為長方形,有座,碑高1.51米、寬0.75米、厚0.22米。碑文楷書、陰刻,直書左行,凡20行,每行11~37字不等,共665字。內容主要記述蒙姑坡古道是會澤通往川、滇的交通要道,為清代東川府(今會澤縣)通往各礦以及發運滇銅入京的重要交通道路。當時“歲賦京銅,不下數百萬”。蒙姑坡古道地處金沙江大峽谷東岸,“地多崇崖峻嶺”,為除道成梁,方便銅運,劉漢鼎慷慨捐資,新修蒙姑坡古道事宜。碑座長1.02米、寬0.42米、寬0.43米,正面中部浮雕陽刻雙獅滾繡球圖案。橋路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見證和研究清……[詳細]
可渡上帝廟遺址
  可渡上帝廟遺址位于宣威市楊柳鎮可渡村委會舊城村東北角20米的山頂上。遺址所在小山高約60米,山腳即舊城東門,山頂為平地。遺址呈不規則長方形,長32.7米、寬16.8米,總占地面積549平方米。遺址四周均用砂石砌筑擋墻,南面有130余級臺階直通山下的城隍廟和武廟,到達舊城東門街道。遺址周圍散落有鼓形、方形、須彌座形石柱礎,均為砂石質地。須彌座形石柱礎飾有浮雕飛鳳,飛鳳頭部上昂,雙翅展開,尾羽飄揚,甚為生動。遺址西北角殘留有2尊石刻造像,頭部已毀,應為佛像,殘高分別為0.74米和0.86米,雕刻精細,線條流暢。據調查,上帝廟始建于清代末期,原建有廟堂3間、鐘樓1座,供奉玉皇大帝等塑像,F山腰至山腳的城隍廟和武廟被辟為舊城小學,上帝廟也被當作學校課外活動地點使用。環山至上帝廟的道路改為學校后面的臺……[詳細]
關下村紅軍戰斗遺址
  關下村紅軍戰斗遺址、紀念塔位于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城街道西山社區關下居民小組東部,緊鄰320國道。分布面積約6000平方米。1935年4月26日,中國工農紅軍一、三軍團先頭部隊為掩護中央軍委縱隊和主力部隊通過沾益、曲靖,分別包圍了沾益縣城和曲靖縣城。4月27日,紅軍主力進入曲靖一帶,由于國民黨守軍已被中國工農紅軍一、三軍團圍困,當日下午,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委縱隊先遣分隊偵察通訊隊在設營隊負責人劉金定、作戰科參謀呂黎平、偵察隊隊長張明遠的帶領下作為前鋒沿滇黔公路前進,在距離曲靖城西約10千米的西山鄉關下村時與一輛由昆明向曲靖急馳而來的國民黨軍車遭遇。偵察通訊隊就此隱蔽于公路北側的水溝里,待敵軍軍車駛近后,迅速沖出,并向汽車射擊、喊話,將汽車包圍起來。紅軍當即俘虜了敵軍官和駕駛員各一人,并在卡車……[詳細]
滇桂黔邊縱三支隊隊部舊址
  滇桂黔邊縱三支隊隊部舊址地點:陸良縣龍海鄉保護單位級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隊部舊址本體建筑-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延30米為界![詳細]
209、劉苑梅家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苑梅家宅
  劉苑梅家宅地點:陸良縣馬街鎮保護單位級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劉苑梅家宅本體建筑-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延30米為界。……[詳細]
梅建安家宅
  梅建安家宅地點:陸良縣中樞鎮梅家小街保護單位級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梅建安家宅本體建筑-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延30米為界![詳細]
五峰山石雕像
  五峰山石雕像地點:陸良縣馬街鎮保護單位級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石雕像四周外延30米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延30米為界![詳細]
河東堡火葬墓群
  河東堡火葬墓群地點:陸良縣板橋鎮保護單位級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板橋白塔至河東堡鄉村道路以東的菜地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延30米為界![詳細]
黃泥堡青銅墓地
  地點:麒麟區越州鎮保護單位級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現有界樁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界樁外50米范圍內為界![詳細]
戛古墓群
  俗稱大堆子,亦稱梁堆墓。位于陸良縣大莫古鎮戛古村東北面 800米處至西北 1000米處四周的耕地中。在方圓 0.15平方千米范圍內共有大型封土墓 8座。2009年 5月,陸良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分別將墓葬依次編號為 1~8號梁堆墓。1、2號梁堆墓,位于陸良縣大莫古鎮戛古村委會戛古村東北面 800米處的丘陵緩坡耕地內。2座墓呈東西水平分布,間隔 28米。東側為 1號梁堆墓,西側為 2號梁堆墓。墓均呈圓形,有封土,土質細膩,為黃褐色黏土。1號梁堆墓直徑 23.2米、殘高 3.5米,占地面積 422.5平方米。歷史上,此墓多次被盜,F墓葬頂部偏西處封土基本保留,其余大部被辟為耕地。2號梁堆墓直徑 26.7米、殘高 5.7米,占地面積 563.8平方米。墓葬封土頂部被辟為耕地,較為平整。3號梁堆……[詳細]
戈丫彝文碑
  戈丫彝文碑位于羅平縣舊屋基鄉戈丫村西10米處山麓。碑為砂石質地,長方形。高1.05米、寬0.51米、厚0.15米。碑上部橫刻4個圓形瓦當圖案,瓦當內各陽刻8瓣蓮花紋,瓦當下左行橫書楷體陽刻“萬古傳流”4字。碑文分2部分。第一部分為漢文,陰刻,左書直行。因年久風化,字體剝落,模糊難辨,隱約可看出“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初三日立”等字樣。下部陽刻犀牛望月、牧童等圖案。第二部分為彝文,陰刻,左書直行,筆畫簡潔,凡6行,每行13~28字不等,共計168字。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戈丫村為彝族世代居住,彝文碑對研究清代曲靖彝族文字和當地喪葬習俗有一定的歷史參考價值。1986年7月,羅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16、何輔龍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何輔龍墓
  何輔龍墓位于師宗縣葵山鎮馬廠村委會大馬廠村西南600米處翠云山腰,距縣城約18公里。地理坐標:北緯24º4904.4,東經103º5058.0,海拔高程2037米。該墓系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進士、編修、貴州學政、安徽徽寧池太廣兵備道何桂珍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為其父所立。坐南朝北,選地適中,周圍環境清幽,風景綺麗。該墓早年被盜掘,1982年文物普查時封土堆右側前部破壞狀仍存,由所鑿之圓形盜洞中暴露出磚砌墓室、棺槨、骨骸及少量殘破衣著,由于尚未對該墓清理,故內涵不詳。墓現存封土堆高2.2米,周長約20米封土周圍所砌石塊大部無存,拜臺及墓地周圍石雕皆已毀壞。墓碑為三重檐牌樓式墓碑,面闊五間,通高3.7米、廣3.75米,前檐下雕斗拱,明間匾額鐫刻篆書“云刲聳……[詳細]
217、水城古墓群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城古墓群
  水城古墓群位于會澤縣城北約 4000米處水城村大樹山東坡和公雞梁子南坡兩山之間山腰以下的緩坡地帶。墓群西至紅九軍團水城擴紅遺址,東至水城小學,北至公雞山采石場,南至水城村 5、6、7組村落北部。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300~500米,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其中,在墓地西部分布有零星的墓葬,而在中、東部墓葬分布相對集中,為墓地的主要埋葬區。出土器物以陶器為主,另有部分青銅器、鐵器、銀器、鎏金飾品及瑪瑙飾品等。陶器主要有罐、釜、盆、甑、豆、碗、壺、倉、灶、井及房屋模型等,其中寬帶形單耳或雙耳的陶罐、敞口深腹罐、卷沿大平底罐、曲腹碗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也是出土陶器的代表;銅器主要有洗、釜、壺、甑、碗、鏡、燈、帶鉤及錢幣等;鐵器主要有劍、削、釜、三腳架等;鎏金銅飾品有銅泡、泡釘、尊等;銀器主要有銀手……[詳細]
重修溫泉浴亭記碑
  重修溫泉浴亭記碑位于會澤縣金鐘鎮溫泉村委會熱水塘村溫泉浴池旁。碑坐東向西,青石質地,半圓--方形。高1.41米、寬0.72米、厚0.13米。碑額高0.38米,兩側刻有高浮雕龍形圖案,中間直書陰刻“滇南第二泉”5字。碑身碑文陰刻,左行直書,凡20行,每行4~36字,共計583字。內容主要記載了溫泉的自然風光及水質情況。清雍正年間東川知府崔乃鏞建造溫泉浴亭,清光緒壬午年(1882)繼任知府蔡元燮捐資重修兩浴塘,各建亭一座。碑立于清光緒九年(1883),為記事碑,書法為正書小楷,結構嚴謹,刊刻工藝精細。碑除左下角局部殘損外,其余完好。對研究會澤溫泉歷史變遷、水質狀況以及書法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價值。1986年12月,會澤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19、免差碑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免差碑
  免差碑位于宣威市楊柳鎮可渡村南關門碑廊內。碑坐東向西,石灰石質地,長方形。通高1.3米、寬0.76米、厚0.12米。碑上端切去左右兩角,中間右起橫刻“恩同日月”4字。碑文楷書陰刻,直書左行,凡14行,每行14~28字,共計305字。內容主要記載了清政府為裁革驛道沿線驛站濫行派用夫馬,以減輕當地農民負擔的規定,所以又稱之為“免差碑”。碑立于清光緒九年(1883)。原位于可渡舊城街口,并附青石碑座。20世紀60年代被嚴重毀壞,碑身被砸為4塊,用作舊城原街道鋪路石。1983年宣威縣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搜集后修復,字跡除因碑石斷裂而毀者外基本可辨。1986年11月,宣威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卡龍護林碑
  卡龍護林碑位于會澤縣老廠鄉卡龍村委會東南約300米處的耕地旁。碑坐南向北,砂石質地,長方形。高1.45米、寬0.73米、厚0.13米。碑上端切去左右兩角。碑座為長方形。長0.87米、寬0.6米、厚0.3米。碑文為云南巡撫部院下發的通知。碑文左行直書,楷體陰刻,凡16行,每行4~33字不等,共計420字。內容為清同治六年(1867)云南巡撫岑毓英統兵到豬拱箐,途經會澤老廠黑露甲梁子,目睹各山樹木稀少,便訪問村民,得知因銅廠冶煉大量砍伐樹木所致,知非長久之計,于是用本人養廉銀200兩交與當地官府購買松子,令四鄉承領種植。由于當時地方不靖,官府未能遵照落實。清光緒二年(1876),云南省巡撫部院得知此事,便催令紳民分種四山?紤]到當地因采辦京銅,擔心再次砍伐林木,便嚴令封山護林事宜。碑立于清光緒四……[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片 | 亚洲乱理片在线观看中字 | 色yeye在线视频观看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色多多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