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畢節市旅游

畢節市文物古跡介紹

織金縣關帝廟
  織金縣關帝廟位于城關鎮城南路南段北側。始建于清初,原址在州署(今縣人民政府駐地)側,康熙四年(1665)知府劉勇移建于南關外。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坐東向西。由前殿、月臺、后殿、左右廂房組成。占地面積約98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50平方米。前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1.15米,進深六間,通進深11.61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懸山頂。前后帶廊,深1.98米。隔扇門窗。月臺長13.85米,寬6.92米,高0.65米,正中用正方形石塊斜鋪,左右鋪方形,前、左、右用大理石鑲邊。臺前左右兩旁透雕雙獅。……[詳細]
中水遺址
  中水遺址2006年5月9日,威寧“中水文化”正式成為“2005年度中國大十考古新發現”之一。中水遺址包括雞公山文化、吳家大坪遺址、紅營盤墓地、銀子壇墓地和大河灣遺址等。三千年前,這里是貴州最大的糧倉、是貴州絕無僅有的陶器生產地,是當前揭開夜郎神秘面紗的突破口之一。中水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填補了貴州商周時期考古的空白。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考古學者們在中水發現了漢墓群、陶品、骨器、稻谷、大坑及被扭曲了的人的骨架等遠古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于是,中水成了夜郎文化討論的熱點。2000年至2005年,中水一度成為全國考古的圣地、熱點和焦點。……[詳細]
李世杰陵墓
  李世杰陵墓李世杰墓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黔西城南15公里的雨朵鎮扯泥壩村,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名人墓葬之一,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分天地人三臺共五級,天臺為李世杰和夫人高氏合葬墓;地臺上置有石馬、石羊、石人、石虎、石獅等石雕塑;人臺上有華表、御祭碑、祠堂等。李世杰官至清代乾隆年間的兵部尚書,為官五十余載。以勤政廉潔,秉公辦事,忠厚為人,能文能武,關心軍民,注重農教,同僚敬佩而揚名天下。墓院左側為風景優美的大海子湖泊,大海子岸邊有東漢墓群。俗稱八仙包包,傳說是夜郎王子或王妃之墓。……[詳細]
錢壯飛烈士墓
  錢壯飛烈士墓,原在后山鄉梯子巖,1977年8月,遷葬張家埡口公路側,石裙土封冢,前立三層臺碑,碑正文銘“錢壯飛烈士永垂不朽”。碑右刻對聯豎2行,聯為:“先輩遺志似日月,經千秋萬代照青史;紅軍精神猶江河,行五湖四海挽狂瀾。”碑左落款為:“0后山鄉委員會、金沙縣后山鄉人民政府。”錢壯飛烈士紀念碑位于沙土鎮東面,鋼筋混凝土結構。1990年0金沙縣委、縣人民政府興建,碑記載烈士生平事跡。……[詳細]
小街龍王廟
  小街龍王廟小街龍王廟位于城關鎮城南小街四方井。始建于清初。坐西向東。由山門、大殿、觀音閣組成。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60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通面闊9.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米許,抬梁穿斗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后雙步廊,前廊深1.82米,后廊深1米許。隔扇門窗。觀音閣,面闊三間,通面闊7.7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6.2米,穿斗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隔扇門窗。……[詳細]
織金隆興寺
  隆興寺位于貴州省織金縣城關鎮城防路南段西側。始建于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坐北向南。原由前殿、左右偏殿、后殿組成。占地面積約87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20平方米。現存后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3.1米,進深二間,通進深9米許,抬梁穿斗混合結構歇山青瓦頂。前帶廊,深1.9米,穿枋雕刻精湛。……[詳細]
清池江西會館
  清池江西會館建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該館原為宗教活動場所,信仰佛教,又稱萬壽宮。萬壽宮位列清池四大會館(其余三個會館分別是四川會館、湖北會館、貴州會館)之首,且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為宏大,是當年清水塘(清池)鹽茶文化遺存下來的保存最為完好和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將包括“金沙清池江西會館”在內的“茶馬古道”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會館是當年江西籍人士捐款修建的會所,因而名之;又因江西人崇拜許仙真君(許遜),于是又將其稱為“萬壽宮”。江西會館于清乾隆年間開始選址修建;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四月,黃號軍(焦聯升義軍)來到清水塘,當地流氓地痞趁機作亂,江西會館被當地豪紳和官府一把火燒光。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詳細]
織金炎帝廟
  炎帝廟炎帝廟位于城關鎮城南路中段東北側。建于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戲樓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19米許,通進深19.5米,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后帶雙步廊,深1.9米。戲樓二層,通面闊9.12米,通進深7.12米,穿斗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詳細]
楊泗將軍廟
  楊泗將軍廟楊泗將軍廟于城關鎮雙堰塘畔。始建于清代中期。坐西向東。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頂。面闊三間,通面闊10米許,進深三間,通進深5米許。隔扇門窗。……[詳細]
紅九軍團政治部指揮所舊址
  紅九軍團政治部指揮所舊址位于瓢井鎮瓢井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1935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詳細]
九洞天溶洞電站
  九洞天溶洞電站位于貓場鎮五丫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1969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詳細]
鍋圈洞水利樞紐
  鍋圈洞水利樞紐位于長石鎮巨石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1958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詳細]
大方雙烈園
  大方雙烈園位于慕俄格古城街道陡坡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詳細]
珠場解放軍141團指揮部舊址
  珠場解放軍141團指揮部舊址位于小屯鄉珠場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建筑。……[詳細]
大方千歲衢及摩崖石刻
  大方千歲衢及摩崖石刻位于對江鎮石桅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明代古遺址。……[詳細]
萬松書院遺址
  萬松書院遺址位于紅旗街道書院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遺址。……[詳細]
周雨生墓雕石刻
  周雨生墓雕石刻位于牛場鄉樂公村,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民國古墓葬。……[詳細]
赫章可樂遺址(可樂古夜郎遺址)
  可樂遺址位于貴州省赫章縣可樂鄉可樂河兩岸的丘陵坡地上,是一處戰國至漢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的遺址。遺址區包括遺址2處、墓葬群14處。遺址和墓葬群均有漢代遺址和戰國時期的當地少數民族(即夜郎)遺址和墓葬兩類。漢代城址,位于可樂河南岸,平面為“豬心形”,面積約6-7萬平方米,有夯土城墻環繞。城內出土大量青銅戈、矛、錢幣、瓦當、花紋磚等建材及陶、銅、鐵等生產和生活用品。夜郎文化遺址距漢城約1公里,位于可樂河北岸,出土石器、銅器、陶器。漢墓一般規模較大,隨葬少量金、銀、玉等飾件及銅、鐵、陶器等物。少數民族墓群除隨葬少量陶、銅、鐵、漆器外,其葬式極為特殊,其中的“套頭葬”在國內罕見,反映出夜郎民族的埋葬特點。可樂遺址對研究夜郎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景點位置……[詳細]
大方丁氏民居
  大方丁氏民居位于東關鄉龍泉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建筑。……[詳細]
臧如蘭墓
  臧如蘭墓位于羊場鎮穿巖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古墓葬。……[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大黄美女片 | 中文亚洲AV片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素人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