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宜賓市旅游

宜賓市文物古跡介紹

夕佳山古民居
  夕佳山民居位于宜賓江安縣夕佳山境內,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萬歷40年,清代擴建竣工,建筑面積10056平方米。整個建筑布局嚴謹,主次分明,開合有序,富麗堂皇。古民居深院高墻,飛檐黛瓦,古木參天,景色秀麗,屬保存完整、國內罕見的川南古民居。民居四周分布大量楨楠,并群居著上萬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鷺鷥鳥,形成我國罕見的“天然鷺鳥公園”。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起免費對外開放。民居座南向北,平面為組合“四合院”式,中軸線上呈三進四合院。大門、書庫、前廳組織成第一四合院,其后前廳、中客廳、下客廳、后廳(家族居室)組合成第二四合院。穿過中客廳往西,是觀戲廳(即工字廳)和戲樓,是主人休閑之場所。建筑的布局是間間相連,院院相通。從第一四合院的前廳前廊東繞書庫進入傭人、晚輩……[詳細]
余澤鴻故居
  余澤鴻故居余澤鴻故居位于長寧縣梅硐鎮澤鴻村2社、小地名“大窩沱”的半山腰上。距梅硐鎮2公里,長寧縣城48公里。公路直通到故居。余澤鴻(1903—1935),長寧縣人,1922年由惲代英介紹入團。1925年加入中共。1927—1930年,余澤鴻到武漢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等職,到上海任中組部秘書、中共中央秘書處秘書長,到天津先后任中共北方局和順直省委宣傳部長。1931年從上海到江西協助鄧小平工作。后隨中央紅軍長征。1935年2月,長征到云南扎西,余澤鴻任中共川南特委(后改名為“中共川滇黔邊區特委”)宣傳部長;同時任“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后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政治部主任。1935年7月任中共川滇黔邊區特委書記和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政委。1935年3月14日夜,……[詳細]
趙一曼故居
  趙一曼故居位于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一曼村一曼組伯陽嘴,始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土木結構懸山式,總占地面積2072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多平方米,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進一步加強趙一曼故居的保護,2013年9月5日,敘州區啟動了故居的修繕保護工程,2014年8月30日竣工。主體工程已經通過相關部門驗收。趙一曼故居正在開展消防、安防、防雷、布展等相關配套工程。2014年12月趙一曼故居完成全部工程后,在趙一曼誕生日面向公眾免費開放。趙一曼故居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坐北向南,為晚清民居建筑,距宜賓縣縣城80公里。故居院壩前右方有垂帶式踏道29級,階梯式踏道50級。趙一曼故居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確定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護范圍……[詳細]
宜賓大觀樓
  大觀摟,又名譙樓(古時筑于城門上用以燎望的樓),位于宜賓市中區西街口,是宜賓市的標志性建筑,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觀樓高28米,長31.6米,寬20,4米,量長方形。登樓眺望,遠山如畫,雙江若帶,令人心曠神怡,由此得“大觀”二字名之。整個樓分四層。底層用石砌,中有十字形通道,可容車馬通行。樓西,有兩道各29級的石梯,直通樓廳。上面三層,全系斗拱木質結構,四角飛檐,凌空翹首,窗欞檐楯,皆出能工巧匠精心雕鏤而成。四周欞窗,高敞明麗。整個樓形建筑精美典雅,巍峨雄壯,保持了我國傳統的建筑風格,因為形似北京的天安門,在當地有“小天安門”之稱。在二樓東檐端,掛有“大觀樓”三字匾額,每字見方1.5米,酣暢淋漓,挺拔雄健,是乾隆年間知府托隆的幕僚冀宣明所書,并由敘府內城居士嚴亞丁於清朝乾隆年間撰寫相關碑文……[詳細]
長寧苦竹寺
  長寧縣佛教苦竹寺,位于長寧縣境西部10公里的三元鄉紫竹山上,海拔572.2米。苦竹寺現有大殿、觀音殿和東、西廂房、大雄寶殿等占地1340平方米的古建筑,能住100居士,可供1000善男信女豆花飯和佛事活動。寺內現有2名僧尼、6名居士負責日常事務,每年上苦竹寺朝山拜佛、許愿求簽、盞燈了愿,問財運、盼安康的各界人士、各地信眾上萬人次。整個寺廟有面積約10畝,建筑1470平方米。  苦竹寺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紀末的我國元朝成宗皇帝鐵穆爾大德年間,以前叫龍泉寺。辦過學堂,周洪漠在這里讀過書。明朝永樂帝(1404年)到弘治帝(1505年)的100年間,有8人中進士,有一家三兄弟中解元而得名“三元”。清朝大火后,更名為苦竹寺。1950年,解放軍剿滅土匪,進入太平盛世。1951年龍泉鄉人民政府駐苦竹寺。195……[詳細]
屏山龍氏山莊
  龍氏山莊位于宜賓屏山縣大乘鎮巖門村,小地名“騎龍埂”,橫臥金沙江和岷江流域三角地帶。距今已有180余年歷史的龍氏山莊,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750平方米,座西向東,呈品字形結構,由六個四合院組成,依山勢而建,呈階梯式分布。大門高聳雄壯,風火墻高低錯落,碉樓猶存,別有風韻,屬典型徽派建筑,其規模堪稱南方徽派建筑之典范。龍氏山莊始建于清同治二年,建成年代在清光緒初年。1982年7月,屏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屏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5月,宜賓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宜賓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龍氏山莊的大門為品字型連門墻,大門有石刻對聯一副:業紹箕裘,祥凝鳳閣;王言綸紼,恩滿龍門;橫額為:恩承址闕。從楹聯看,可見龍氏山莊的歷史和山莊主人……[詳細]
宜賓真武山古建筑群
  宜賓真武山,鄰近翠屏山,因山上有真武大帝廟而得名,真武山古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真武山宋名仙侶山,明代已有真武山、師來山等名稱。明萬歷元年(1573)四川巡撫曾省吾征討都掌人時,托詞真武祖師助其師,乃在山上增建真武祠,后又續建不少廟宇,至清代共有建筑20余處,號稱“川南道教名山”。今尚存古建筑有斗姆宮、文昌宮等8處,占地面積共3.33公頃。古建筑依山取勢,錯落有勢,且屹立岷江岸畔,四周古木參天,詩情畫意,宛若仙境。古建筑中,玄祖殿建于明萬歷二年(1574),建筑面積156平方米,殿前有清建木石結構如意斗拱牌坊;祖師殿建于明萬歷九年(1581),建筑面積64平方米,殿前架石橋曰“謁仙橋”。望不樓亦建于明萬歷九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培修,為抬梁式三重檐歇山頂,第二層設樓,建筑面……[詳細]
宜賓流杯池石刻
  宜賓市郊之北,有崔科山(也名天柱山)橫亙之際。山下,一巨石中開,形成天然峽谷,谷深20余米,谷底有清泉緩緩流出,繞谷底沒入石中,為一天然奇觀。公元1098年,大詩人黃庭堅,因獲罪朝廷被貶為培州別架,安置在今天重慶市的黔江地區。黃庭堅到宜賓后常到天柱山下游樂,留連這里的山水泉林,便仿王羲之蘭亭故事,在怪石峽中鑿石造勢,引泉水以通,又在石上刻“曲水流觴”四個大字。尋常便邀約宜賓文化名士一同到此流杯賦詩。“流杯池”的開鑿,為宜賓增添了一大文化遺跡。自宋以來,后人為紀念黃庭堅,相繼在流杯池周圍修建了“涪翁亭”、“涪翁樓”、“山谷祠”、“吊黃樓”等建筑。涪翁樓是昔曰黃庭堅讀書會友、揮毫潑墨之地,在此留下了《苦筍賦》、《荔枝綠頌》等華章傳于后世。后人以黃庭堅別號“涪翁”命名為.“涪翁樓”樓前匾額“涪翁摟……[詳細]
五糧液老窖池遺址
  宜賓五糧液酒廠現存明代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簡稱酒窖),分布在該廠城區車間“順字組”和“東風組”內。“順字組”工場,在宜賓市長春街70號,是原“利川永”糟坊舊址。現有窖27口,按西南——東北走向分左、中、右三行排列,其作列(西北面)順數第7、8、9三窖為明代酒窖,窖號21、22、23。據查此三窖原為“利川永”的前身,創自明初的“溫德豐”糟坊。其原型呈斗形,與明末清初的“張萬和”、“葉德盛”糟坊所開的長方形窖有異。結合歷代祖傳的口碑資料及“雜糧酒”(1929年更名為五糧液)秘方的嫡傳情況考證,這三口窖的年代上限當不晚于明初。1.“長發升”老窖池遺址保護范圍:長發升建筑南側外墻南延4.5米,至鼓樓街北側公路,長發升建筑東側外墻東延7米,至民居建筑東側,長發升建筑北側外墻北延6米,長發升建筑西側外墻……[詳細]
南溪觀音寺
  觀音寺:位于江南鎮紅聯村,是南溪區佛教活動場所之一。主要殿堂面積402平方米,附屬房屋面積626平方米,常住僧人4人。該寺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間,距今有150年歷史。每月農歷初一、十五和每年的農歷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全區及附近區縣有數千名居士和其他信教群眾到寺廟參加佛事活動。觀音寺原名飛來寺,始建于何時,由于年代久遠,無法考證。石碑顯示,寺院重建于清乾隆丙二年間。坐落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是宜賓市南溪區三大佛教活動場所最早的寺院。相傳一位老和尚受菩薩點化,跋山涉水,沿江而來。到前一看,這里依山傍水,綠油油蘆葦如波浪般隨風起伏,是個修行圣地,于是開始搭棚駐地。清理中發現一座古墓,而后周圍怪事連連。某日,天降洪鐘一口,罩住古墓,據師父說,洪鐘上的鐘扣就138斤,故名飛來寺。時光流轉,……[詳細]
李碩勛故居
  李碩勛故居位于高縣慶符鎮商業街,屬木結構的串架平房,占地面積512m2,建筑面積370m2,故居左面臨街,有一座巍峨古樸的古石牌坊,前面是光亮可鑒的青石板街道。1994年9月故居修復,具有大小房屋11間,分堂房、紀念廳、客廳、臥室、書房五部分。1994年故居開放以來,已先后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中央、省、市、縣的領導和各地前來瞻仰的群眾共10萬人次。現已批準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吳家尤住房,南至后花園墻外與王云忠、王云德、王俊成住房,西至牌坊與李開新住房交界處,北至街面與附小圍墻。……[詳細]
12、旋螺殿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旋螺殿
  旋螺殿為明代所建形如旋螺的古建筑。又名文昌宮。坐落在四川省宜賓市李莊鎮南2.5公里石牛山下一巨石上,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建,清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均有培修。三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5米,屋面鋪筒瓦兼小青瓦。殿平面呈八方形,面闊、進深均為8米。殿內結構與一般廟宇不同,用四井口柱直貫二層,井口柱間施抬梁、穿枋、角梁連接,形成梁架骨干。第一層抬梁承接殿內楞木樓板,東西兩梁下附梁枋,8根采步梁上立中層檐柱8根,上承掾枋,下附檐掾;檐枋上為中檐斗拱。第二層抬梁承接頂層檐柱8根,檐柱平板枋上置拱,坐斗外側為外檐斗拱,內側構成網目狀的藻井,殿的斗拱大致相同,層層而上,內承梁架,外挑檐枋。頂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其左側用如意斗拱,右側斜翅和斗拱后尾向上重疊呈網目狀,并向右旋轉,形如旋螺,故殿有此名。……[詳細]
13、紅佛寺
紅佛寺
  紅佛寺位于江安城南的2.5公里的鐘秀峰下,2000年12月批準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據縣志記載,紅佛寺始建于南宋,據縣志記載,清康熙年間土人墾地得石佛正紅供之,故而得名:“紅佛寺”。紅佛寺所在羅家巖鏡子坎形成的山勢被古人喻為:“蝙蝠雙翼”又形如一把護手椅。據資料記載,在這一帶過去滿山蒼松翠杉;古柏參天;藤纏蔓繞;郁郁蔥蔥;簧竹掩影;小徑通幽;山上霧靄繚繞;山澗流水潺潺。翻天坎,過平橋,溯明湖和如鏡的天堂河而上有“流杯回觴”的妙景。沿小溪傍石階慢步登高,一路上有眠云石,觀音崖等自然景觀,到此半山,紅佛寺靜臥林中,崖壁間,人們常說的“眠龍臥蛟”的大小龍洞流溢出潺潺清涼,仰眺云端,鐘秀峰宛如一口大鐘聳峙在群峰之中,屹立在鐘秀峰的南照塔也隱現在山頂蒼翠之中。 這里歷來是江安人民游覽休息,避暑的好去處。……[詳細]
南溪朱德舊居
  宜賓市南溪縣(后改為南溪區)朱德舊居位于城區官倉街42號(原103號)。這是一幢典雅的清代木構串架建筑,一進三幢沿街一字展開,兩側為磚砌防火墻。進大門是第一幢,在第二幢與第三幢之間的天井辟為花園,第二幢的廳堂之側為當年朱德的臥室和書房。花園正臨窗下,十分優雅宜人。朱德在南溪的舊居,與陳玉珍的婚姻有關。1916年,朱德率護國軍先遣團討袁經敘永縣雪山關入川,在納溪棉花坡一戰大敗北洋軍。朱德率部入駐瀘州。此時,朱德已升任靖國軍第二軍第十三旅旅長。駐瀘州期間,朱德的一名叫陳平輝的部屬,將自己的妹妹陳玉珍介紹給朱德,并陪同朱德到南溪去會面。陳玉珍時年21歲,畢業于南溪簡易師范學校。陳玉珍還是孫炳文的外甥女。1917年6月,朱德與陳玉珍結婚。婚后,朱德又將前夫人肖菊芳病逝后留下的兒子朱琦從昆明接到南溪,……[詳細]
羅哲文故居
  羅哲文故居位于宜賓縣柳嘉鎮五通村向陽組余家垇,羅哲文童年、少年曾在此居住。清末民居。主體建筑原為三合院,坐西向東,南廂房后有附院,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穿逗式梁架,下部裝板壁飾花窗,上部為竹蔑骨泥巴墻,廂房隔墻后段和后壁為夯土墻,小青瓦屋面。故居現存正房北次間、北廂房2間和轉角房1間,建筑面積約150平方米。北次間十三檁四穿五柱,穿枋以下為板壁,上為竹蔑骨泥巴墻,花窗已改為木板,中用木板隔為兩間,后半部裝木樓板。正房和轉角房面闊11.1米,進深6.1米;轉角房為變形抬梁穿逗式梁架,從中部與正房、廂房各自形成對應屋頂坡面,廂房十檁三穿四柱,面闊20米,進深3.7米。原有建筑屋基、院壩和石砌堡坎等保存基本完整。宜賓縣人民政府于2013年4月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羅哲文﹝1924.05.……[詳細]
珙縣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位于四川省宜賓市境內,珙縣、興文、筠連等縣境內均有分布。我國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懸棺葬的習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懸棺和福建的船形懸棺。《珙縣志》載“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歷代僰人等少數民族聚居于這一帶,故遺存的懸棺多,但現在最多和最集中處,當首推珙縣洛表鄉的麻塘壩和曹營鄉的蘇麻灣。珙縣麻塘壩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奇峰挺拔,險拔峻峭的巖穴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在懸崖峭壁上現存懸棺160多具。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葬制。珙縣、興文與云南接壤,為古西南夷腹地,漢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時屬僰道縣。距麻塘壩10多公里的曹營鄉蘇麻灣,陡峭的石灰巖……[詳細]
七個洞崖墓群
  七個洞崖墓群漢代崖墓葬位于長寧縣古河鎮保民村,岷溪河北岸的紅砂巖峭壁上,共28座。因有7座;集中建于高約3~8米的絕壁,遠望7個墓門若洞,故名“七個洞”。各墓早被破壞,無隨葬物,唯墓室結構和石刻畫像、題記保存完好。“七個洞”的7座崖墓從上至下排作四列,單室,拱頂或弧形頂,墓室平面呈長方形,長2.4~4.2米,寬1.7~2.6米,高1.3~2米,室內鑿雙石棺的3座,鑿1具石棺的2座;棺具與室壁相連。墓門呈方形,三層門楣由外到內逐層縮小。墓群的石刻圖像,分布在墓門周圍石壁上的多陰刻;分布在室壁及石棺上的均為浮雕。其內容有伏羲、女媧、衛士、舞女、侍女、車馬出行、宴飲、伎戲、闕、青龍、白虎、朱雀、錢范紋等。題記計有7處,分二類:一為紀年,有“熹平元年”、“延光元年”等;二為姓氏,有“李”、“黃”、“……[詳細]
興文縣青山巖摩崖造像
  青山巖摩崖造像位于興文縣太平鎮青山巖村7組的青山巖上,海拔850米,中山低谷地貌。現存造像26尊,共2龕窟,為觀音閣、天蓬硐。觀音閣龕窟為圓頂形,長方形龕,高6.2米,寬2.4米,深2米,主像為千手觀音,觀音高4.8米,寬1.8米,頭飾螺髻,兩側垂香袋護耳,面容豐滿,神態安詳,嘴角略帶笑意,身著通肩大衫,雙手交握于胸前,立于蓮臺上,左右壁中部各刻飛天一軀,二飛天頭向龕外,彩帶在頸后飄舞成環形,著衫裙,裙向后飛拂,左右壁下部各刻10個侍者之像和一動物。觀音閣造像風蝕較重,有的造像形象已模糊不清,有維修觀音閣出資碑刻2通,題記一處,因風蝕嚴重,大部分字跡已不可辨認。天蓬硐龕窟為平頂方形龕,高2.8米,寬2.8米,深0.7米,坐像,頭戴皇冠,身著朝服,妙相莊嚴。建造時左邊有王母橫排并坐,解放初已毀……[詳細]
宜賓黑塔
  黑塔又稱七星山塔,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所建,是東山白塔的一對兄弟塔(兩塔隔長江相望),在市南郊南廣鎮塔壩村七星山的一個山峰上,距市區十公里。黑塔塔身為空心密檐八方園錐形磚石結構。臺基為須彌座,高1.7米,每邊長4.4米,通高30.7米。塔身為八角形,塔頂早塌,現存七層。塔內有空室,置佛龕,多浮雕石刻,有蹬道盤旋而上。塔身逐層內收,第七層座檐上為暗層塔頂。塔內有實心柱,每至一層都有龕室。塔內踏道頂用磚相對疊澀作卷形頂,踏級繞實心柱由左至右盤旋至頂。計118級。塔西向,大門高2.2米,高1.15米,門柱園形,兩側刻圓弧形“龍柱”,底層藻井刻“二龍搶寶”。第四層藻井刻“雙鳳朝陽”,第七層藻井刻“盤龍”,圖案。這些雕刻精細,形態逼真。整個塔身用鐵青色磚石砌成,未敷涂料,加之多年沒進行……[詳細]
鄭佑之故居
  鄭佑之故居,位于敘州區古羅鎮同力村化匠組,小地名化匠嘴。鄭佑之(1891~1931),敘州區古羅鎮人,是四川早期優秀的活動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川南黨組織的創建人,農-動、婦女運動、--的開拓者,四川黨組織卓越的領導人之一,享有“川南農王”的美稱。1922年,鄭佑之經惲代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宜賓縣第一個共產黨員。從1926年至1929年,鄭佑之先后任中共宜賓特支書記,中共宜賓縣委書記,四川省委、川南特委委員。1929年調重慶回省委機關工作,任省行委委員、中共合川縣委書記、川東特委、江巴中心縣委秘書長、組織部長,并領導黨在重慶的“反間”工作,執行保護組織、營救被鋪同志等特殊工作。因叛徒出賣,鄭佑之于1931年12月30日慷慨就義于重慶羅家灣。鄭佑之故居建筑占地面積270平方米,為清末時期……[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另类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日本在线a一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