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新鄉市旅游

新鄉市文物古跡介紹

獲嘉文廟
  獲嘉文廟位于獲嘉縣城關鎮二街村。年代為元。 獲嘉文廟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永樂造像碑
  高永樂造像碑時代:東魏地址:新鄉市衛濱區平原鄉李村……[詳細]
凡城遺址
  凡城遺址時代:西周地址:輝縣市云門鎮凡城村……[詳細]
封丘東岳廟
  東岳廟大殿在封丘縣陳橋鎮……[詳細]
黃池會盟故城
  該遺址位于封丘縣城南11.3公里的荊隆宮鄉壩臺村東,南臨黃河大堤。周穆王曾游此地,春秋時為“黃池”。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在此大會諸侯,與晉爭做盟主,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黃池會盟”,今存“古黃池碑”一通。“黃池芳草”曾為古封丘八景之一。……[詳細]
青堆遺址及青陵臺
  青堆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高出地面0.8米。遺址21504平方米。遺物有石器、灰陶和俑腿。1978年,又發現蚌鐮、陶罐、陶甕等;青陵臺是位于封丘縣城東北16公里留光鄉青堆村東頭有一土臺,名“青陵臺”。記述戰國時期宋康王戴偃驅車出游,來到此地,見一采桑女子貌美過人,心懷惡念,為能看到她,就令人在青堆村東筑一土臺望之,此即青陵臺。康王差人訪查,知是其舍人韓憑之妻息氏(一做何氏),康王要韓憑將其妻獻給他,韓憑夫婦不從,憑在臺下自殺,息氏亦投臺死。宋康王命將其二人分葬于大路兩旁,不準合墓,后兩墓各生一梓樹,根交于下,枝交于上,即相思樹,樹棲鴛鴦,雌雄各一,聲音凄婉感人。文人墨客多有題詩,現息氏墓前存石碑一通,為清康熙九年知縣王賜魁所立。……[詳細]
獲嘉劉伶墓
  獲嘉劉伶墓位于獲嘉縣亢村鎮劉固堤村。年代為魏、晉、明。 2016年1月22日獲嘉劉伶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孝文皇帝造九級浮圖碑
  北魏“孝文皇帝造九級浮圖碑”,全稱為“比丘法雅與宗那邑等一千人為孝文皇帝造九級浮圖碑”,原碑在河南汲縣,該碑是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保護單位。該碑1918年被《河朔訪古新錄》作者顧直光發現,上部分文字多所磨滅,下部分有一半文字埋于土中所以保存較清晰。碑首為弧形,下刻一龕,龕下刻陰文篆書“孝文皇帝造九級一軀”,刻于北魏正始元年(504年)正月七日。碑分為上下兩部分刻文,碑文為楷書,另刻有隋開皇五年《楊法貴移碑記》。碑陰楊氏諸人題名,書法精嚴,尤為茂密。《河朔訪古新錄》稱為“比丘法稚與宗那邑一千人造九級浮圖碑”,張彥生《善本碑貼錄》稱為“北魏一千人造九級浮圖碑”,《汲縣文物志》稱為“孝文皇帝造九級浮圖碑”。“文革”中,該碑被砸碎,蕩然無存。……[詳細]
五百羅漢碑
  五百羅漢碑,位于河南省輝縣白云寺東側,始建于北宋,2006年11月14日,五百羅漢碑入選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錄。……[詳細]
延津石牌坊
  延津石牌坊年代為明,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魯思欽妻浮屠
  魯思欽妻浮屠,位于河南省新鄉縣,始建于唐代,2006年11月14日,魯思欽妻浮屠入選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錄。……[詳細]
132、莊王冢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莊王冢
  莊王冢(史莊鎮陳莊村)為獲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冢的占地面積為基礎,四周向外擴出30米。……[詳細]
獲嘉天主堂
  天主堂位于獲嘉縣中和鎮東街村,座北朝南,面積為3600平方米。1844年中法簽定的《黃埔條約》,開始以不平等的形式賦予天主教在華傳播的特權。雖經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但在二十世紀初又有較大發展。教徒遍布各地。據民國《獲嘉縣志》卷九《宗教》記載“天主教、羅馬派耶教之舊教也,元代傳入中國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修武縣教徒傳入獲嘉,就縣南中和鎮設立天主堂一所。教士費清霖系意大利國人,縣紳南王官營楊守貞時首先奉教,信道極篤,遺經傳播,縣南一帶奉天主教者約二千人”。該教堂對研究帝國主義侵華史有重要參考價值。1987年被獲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有教堂、神父臥室、修女樓三座建筑,多年來一直由獲嘉縣第三中學作為學生宿舍使用。1979年4月被獲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詳細]
渡河詞碑
  “渡河詞碑”位于河南省獲嘉縣亢村鎮西街村,是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該碑立于明代,刻行書9行共169字,分別為詞和作者落款。碑文是明朝夏言隨嘉靖帝南巡時所寫,記載了嘉靖帝南巡渡河之事,借用《詞》的形式,描繪了河山和當時盛況。渡河詞碑,時代為明,該碑園首龜趺,通高4.18米,長方型,碑身高3.45米,寬1.32米,厚0.66米,駝碑之龜高0.73米。該碑位于獲嘉縣縣城南17.5公里。亢村鎮西街村中路北沿。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該碑滿字九行,行書,字大10至15厘米,共169字。其三分之二是一首詞,三分之一是作者釋文和落款,為明內閣首輔夏言在嘉靖已亥(十八)年(1539年)三月,親隨明十二世帝世宗朱厚熜(cōng)祭黃河望嵩岳南巡游幸,于己巳圣駕渡黃……[詳細]
崔景榮墓
  崔景榮墓位于長垣縣蒲東街道辦事處北街村。年代為明。 2016年1月22日崔景榮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洛絲潭遺址
  洛絲潭遺址位于新鄉市西南5公里的洛絲潭村,面積約1萬平方米,出土有陶器、石器等文物,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現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山彪鎮墓地
  山彪鎮墓地,戰國,位于衛輝市唐莊鎮山彪鎮西北地。1985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約在3萬平方米的范圍內埋藏著大量戰國時期魏國墓葬,1928——1935年曾出土許多戰國器物。1935年7月,前中央研究院歷史館聯合進行了發掘,共發掘大墓1座,小墓7座,1959年出版了《山彪鎮與琉璃閣》發掘報告。大墓在墓區西北,小墓分布在大墓的東南兩側約100米處,墓的形制多為長方豎井,無墓道。大墓的墓底鋪一層石塊,上置木槨,槨周填石子,外層又填木炭,槨內放棺,棺內有尸骨及衣物出土青銅器1447件,其中有編鐘兩組,列鼎、 、壺、鑒、盤、匝、勺、銅鏡、車馬飾、匕和兵器等。尤以用紅銅絲鑲嵌的水路攻戰圖銅鑒最佳,馳名中外,為戰國青銅器中佼佼者。器表面分了三層畫像圖案,292人以舟和魚等圖象,組成徒卒戰、舟師戰、短兵……[詳細]
宋金戰場遺址
  宋金戰場遺址位于汲縣城西北20公里太行山余脈蒼峪山口,兩旁山勢陡峻,中間有面積約數十畝之“黑龍潭”。宋代抗金名將岳飛曾住此處與太行義軍會合,截擊金兵。此為當時戰場所在,后潭漸淤塞,今已建成塔崗水庫。……[詳細]
牧野古戰場遺址
  牧野古戰場遺址位于新鄉北,淇縣南之汲縣境內,從新鄉市北郊起,沿太行山和衛河走向,穿越縣城,至淇縣三道城墻處(即朝歌周圍的夯土城墻)。史載,文王死后四年,武王出兵伐紂,并有許多小國和八百諸候自動前來會合,但沒有立即前進,兩年后(武王十一年),武王以戎車300乘,虎賁3,000人,甲士45,000人,與南方各族武裝大舉伐紂。武王的隊伍順利前進,在距紂都朝歌西南的牧野誓師。紂王聞之亦發兵七十萬(一說十七萬)。雙方大戰于牧野一帶。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紛紛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紂王走,反入登鹿臺之上,蒙衣其殊玉,0死。周武王斬紂王頭,殺妲已。這場戰爭的勝利,商師陣上起義是主要原因,他們歡迎周武王來拯救自己,“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咸待于郊”。周立商滅,時為前1066年。……[詳細]
中和鎮天主教堂
  中和鎮天主教堂位于獲嘉縣中和鎮東街村。年代為1902年。 中和鎮天主教堂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先锋影音资源国产性爱教学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专区 | 一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