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贛州市旅游

贛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李淳夫婦合葬墓
  李淳夫婦合葬墓年代為明嘉靖12年(1533年),位于全南縣中寨鄉羅坊村長塘圍。2018年12月4日,李淳夫婦合葬墓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高車鐘屋雕樓
  高車鐘屋雕樓年代為清末,位于全南縣陂頭鎮陂頭村鐘屋小組。2018年12月4日,高車鐘屋雕樓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南面正門向外延伸5米,西面以己墻為界,東面外墻向外延伸1米,北面外墻向外延早5米。建設控制地帶:南面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米,東、西、北三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興國金斗山寺
  金斗山寺位于興國縣長岡鄉石燕村東南1.2公里處,東經度25,北緯26度18,經縣城紅軍大橋8公里.古寺名為金斗山寺,傳說三面環水,在漢魏時就有盧禪師云游至此,謂其為佛家風水寶地,于是上山坐禪,悟成佛道,九年后不知所綜.后人于盧禪師學佛處名為盧禪巖,至今盧禪師學佛的洞壁上石銹盧師坐禪像尚在.唐玄宗時期建護佑寺于此,唐末國師楊救貧師徒登山卜形勝,喝為睡獅形,有九座形肖獅子的山頭,一旦九頭識字先后醒來,成為九獅過江,必然貴氣沖天,多出武官定國.后有有人在半山建銀排寺,元時毀,至清乾隆年間,有榔木鐘姓長者邀集多方信士,籌資于山頂重建,更名為金斗山古寺,文革又毀,與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重新修建.古時民間傳說,先有燕子窩南山廟,后有瀧下金斗山,至宋初南山廟觀音到了靈山洞中,謂飛來佛.而后金斗山香火興旺,周邊……[詳細]
佛水石拱橋
  佛水石拱橋年代為清朝中早期,位于全南縣龍源壩鎮爐坑村上白田組西北四面4.5公里贛粵兩省交界山間溝壑上。2018年12月4日,佛水石拱橋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東龍湖心塔
  東龍湖心塔位于寧都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永清巖觀音樓
  在安遠縣龍布鎮境溪村,仍完整地保留著有400年歷史的0-——永清巖0-。永清巖由高近百米,寬百余米的懸崖峭壁形成,自南宋開禧年間(1205年)始建禪庵,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該禪庵曾經無數次毀修,于1983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永清巖0-又名觀音樓,就附著于這高百米的巨型巖石上。據史料記載,觀音樓建于明萬歷丙午年(1606年),為三檐四樓樓閣式建筑,高15米,長2.7米,寬1.5米,占地面積僅4.05平方米。已有400余年歷史,歷來佛事興盛,以樓奇著稱,倚懸崖而建,從0-下逐層沿木梯而上,僅容單人上下,是江南最小的“袖珍”0-。永清巖觀音樓遠望去猶如一小巧長形木盒附著永清巖上,走近仰望,0-更是懸空飛檐,巧奪天工。據實地測量,這一附石成軒的建筑物高15米、長2.7米、寬1.5米。全樓共……[詳細]
水頭步蟾坊
  “步蟾坊”。是一座全木結構的三層牌坊,上有蓋瓦。是贛南現存最古老的牌坊,距今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因其奇特的風格,被當地人稱為“木牌坊”。站在步蟾坊下,仰望牌坊,高達10余米的牌坊全用木頭支撐著,牌坊最頂端3把鐵戩朝天而矗,牌坊坐南朝北,經受著數百年的風雨洗禮。它的寬有11.2米,進深3.55米,四柱三間四樓重檐,四根巨大的立柱及八根餞柱分立著支撐整個牌坊,同時在牌坊上還分別分層次以拱支承出檐起翹,使得整個坊牌顯得高大挺拔,結構看似簡單,卻很合理,并且各個部位受力均勻,牌坊上的三個大字“步蟾坊”蒼勁有力。牌坊建立在明正統6年(1441年),當時為了紀念于都人謝寧考中舉人而建的功名坊,步蟾坊不僅年代悠久,而且造型非常漂亮,是贛南諸多牌坊中非常珍貴的一座木牌樓。步蟾坊周邊的大宅院,這里一幢幢獨庭獨院……[詳細]
上津列寧師范學校舊址
  上津列寧師范學校舊址位于尋烏縣羅珊鄉上津村,年代為1930至1931年。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田塘灣圍攏屋
  下田塘灣圍攏屋位于尋烏縣澄江鎮周田村。在下田塘灣,圍屋大廳門牌樓堪稱是整座建筑的精華。門牌樓用經過打磨的紅條石砌成墻裙,其上用青磚砌筑,用大方磚飾面。大廳門框正上方置石刻牌匾,書有含建造者名字或美好心愿的題銘。讓人嘆為觀止的是牌匾四周所鑲的磚雕,人物、花鳥、魚蟲無不匠心獨運,栩栩如生。除此之外,門樓也是整座房屋至關重要的部分,按當地人說法,它管著整座房屋的風水,門樓的朝向非常有講究,一定要請地理先生察看。……[詳細]
330、潘任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潘任墓
  潘任墓位于尋烏縣吉潭鎮上車村西南面小山崗上,200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尋烏縣志記載,潘任(?——1279),字肩宏,祖籍河南,隨從丞相信國公文天祥抗元,南宋末年,保駕南下,景炎二年(1278)封為扶駕征討大將軍后,晉加為兵部尚書,南宋告亡,隱居尋烏項山,成為尋烏潘姓始祖,其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積50平方米,紅砂巖條石砌成墓碑,其墓屬二次葬,因年久剝蝕,字跡模糊,僅顯見“兵部”二字,該墓對研究潘氏家族遷徒史及清代墓葬形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詳細]
會昌城墻
  會昌自北宋太平興國七年置縣。這座千年古邑,以它深厚的歷史底蘊,孕育出豐富的人文景觀。羊角古堡、龍光寶塔、步云橋、大成殿、聯班第……一座座古建筑,為會昌托舉起厚重的歷史。延續至今的賴公廟會,五百多年一直長盛不衰。擺字龍、踩鼓、搬馬燈、斗笠舞……傳承至今的非遺,訴說著會昌永不褪色的記憶。具有“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的賴聲川,懷揣著家鄉情緣,為一年一度的會昌民俗文化旅游節帶來了獨特的視聽盛宴。古今人文之美,在會昌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正綻放出別樣的美。會昌城墻,位于江西省會昌縣,始建于宋代。現存長度1000余米。2006年,會昌城墻列入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逕圩萬壽宮
  南逕圩萬壽宮年代為清乾隆元年(1736年),位于全南縣南逕鎮南逕村圩老街。2018年12月4日,南逕圩萬壽宮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面正門外墻向外延伸8米,北、東、南三面外墻以己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東、南、西、北四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江口貿易分局交易處舊址
  江口貿易分局交易處舊址位于江西省贛縣江口鎮江口塘二組,距縣城東北22公里。晚清——民國時建筑。坐西北朝東南,磚木結構,面闊12.4米,進深15.8米,面積195.92平方米,院門外有三個大碼頭。房屋街市皆保存完好,原有鵝卵石街道路面直通江口圩,現大多水泥路面,僅存港口街道鵝卵石路面。蘇區時期江口港是中央蘇區境內和對外貿易物資的集散地和中轉港,1932年春,每天以江口為終點在貢江上下的船舶有100多艘。1933年4月,為了打破敵人對中央蘇區的經濟--,中華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決定在贛縣江口、會昌亂石圩、吉安寺下、福建汀州等地分別成立對外貿易分局。當時江口是中央蘇區境內和對外貿易(指對國民黨統治區的商貿活動)的物資集散地和中轉港。通過這個港口,江口貿易分局組織對外(國民黨統治區)的進出口……[詳細]
于都三圣寺
  三圣寺,原名觀音堂,位于江西省于都縣于銀大道中段,始建于明正德元年。文革時期被毀,1995年,市佛教協會永久名譽會長、原縣佛教協會會長融光大師率眾進行恢復,現占地400余平方,分樓上、樓下兩層建有大雄寶殿、念佛堂、齋堂、功德堂。寺院名稱:三圣寺 地址:江西省于都縣于銀大道中段郵編:342300……[詳細]
茅店關稅處舊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茅店關稅處位于江西省贛州市贛縣茅店鎮茅店村圩高組,坐北朝南,土木結構,一進一廳,側房三間,進深7.05米,面寬11.45米,建筑面積約81平方米。茅店關稅處是蘇區時期最早設立、規模最大,同時也是對革命貢獻最大的一個紅色海關,因此對它的研究有一定的價值。1931年2月,贛縣蘇維埃政府決定在茅店設立稅務所,配有主任、核算員、會計員、出納員、檢查員等,還有一個武裝班等20多人。茅店是信豐、興國、于都三江匯合點,贛州進出口物資多,茅店稅務處成立后,平均每月收入10000光洋,一天收過2000光洋,最少也能收100光洋,解決了當時蘇維埃政府經濟來源的困難。后來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曾山來到贛縣,發現這個稅務所收入大,1932年冬指示改由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管轄。1933年春改由中央管轄,名稱……[詳細]
東里一望
  整個建筑群由前院、后院、東圃、西圃組成。在斑駁的歲月里,雖已褪去了昔日的亮色,但那種恢宏大氣早已滲透在每一個角落,剝開塵封的歷史,我們依然可以感覺到那遠古時曾經的輝煌與熱鬧的足音。此建筑群集祭祀、居住、貯藏、防衛功能于一體,總面積達4300多平方米,由清代六品官李仁方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前院、后院、東圃、西園和仁方祠五大部分。因有祠堂、議事廳、金銀谷物倉庫、廊房、廂房、繡花樓、私塾、仆人房、庭院、雕樓等100多間房屋組成,故稱“百間大屋”。我們逐間逐間參觀,主屋大堂全刷大紅油漆,昔日的喧囂輝煌遠去,如今人去樓空回歸于寧靜。相傳,翊俊公李仁方遷至此處后,同原著居民曾、劉二姓人家過上了相互依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某天來了一位風水先生,曾、劉、李三家,唯李氏族人待之上賓,……[詳細]
江西軍區司令部舊址
  江西軍區司令部舊址,位于寧都縣梅江鎮李子園村中,座西朝東,前鄰水塘,后、左、右為居民房。1933年1月下旬,江西軍區司令部由興國遷入寧都縣城,然后遷到這里,直至1934年10月。在此期間,陳毅、蔡會文、李賜凡先后任司令員,李富春、彭雪楓、曾山先后任政治委員,郭天民、陳奇涵、薛子正先后任參謀長,蔡會文、劉疇西、鄧小平、羅榮桓、甘渴漢、黃志超先后任政治部主任。江西省軍區司令部系全省地方武裝的領導機關,它配合主力紅軍作戰,掩護轉移,開展游擊戰爭作出了很大貢獻。1959年公布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28日(重新公布)。……[詳細]
朗際節孝坊
  朗際節孝坊位于寧都郎際的村中部,是省政府1987年12月28日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正面書有“旌表儒童蕭行三之妻黃氏坊”字樣,上端書有“圣旨”,背面書有“節孝”大字,是清代乾隆年間為該村蕭行三的妻子黃氏所立。據徐帝福介紹,當年寡婦黃氏含辛茹苦把兒子撫育成人,當兒子考取功名衣錦還鄉時,她卻因積勞成疾與世長辭。乾隆皇帝知道后,傳下圣旨建立貞節牌坊。村里還有其他幾座祠堂、古屋,讓人遙想當年這里的繁榮歲月。……[詳細]
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會員舊址
  中共江西省委舊址位于寧都縣城北郊3.5公里的七里村,原名“賴芳漢屋”。磚木結構,保存完好,是江西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32年底至1934年10月,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員會駐此。省委書記李富春、曾山。……[詳細]
瑞金凌霄三塔
  瑞金筆架凌霄龍峰塔、鵬圖塔、鳳鳴塔三塔,座落在瑞金城南南面山上,它們與瑞金市城中的云龍橋、雙清橋和城西南的龍珠塔、都始建于明清代,至今也是瑞金的風水地標性建筑。這些古代建筑,它們見證了瑞金自明代以來的歷史變遷,龍峰塔、鵬圖塔、鳳鳴塔三塔筆架凌霄,書寫下了遠古瑞金的傳說、瑞金的歷史與輝煌。龍峰塔位于象湖鎮南崗村東南方向2500米之山峰上,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七級六面實心塔。為青龍騰空之象;鵬圖塔位于象湖鎮溪背村南方向2500米之竹園崠山頂,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九級六面、空心、三合土筑成,居三塔之中,為“負陰抱陽”和合四氣、鵬程萬里之象;鳳鳴塔位于澤覃鄉光輝村東南1500米之山頂,始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七級六面、空心,三合土砌就,為金鳳和鳴之象。龍珠塔,在太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丝袜精品网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区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