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文物古跡介紹

141、龍井祠
龍井祠
  福建連氏大宗祠——龍井祠 位于太華鎮魁城村,坐北朝南,上下兩堂,廳堂為四梁抬井式,重檐懸山頂木結構。唐開成元年(836年)始建,已有1170多年歷史。魁城村連氏始祖為八閩連氏先祖,其后人遍及省內外和臺灣等地。2008年3月,-先生親筆為其遠祖宗祠題匾:“連氏龍井大宗祠”。2011年10月,大田連氏宗親會訪臺,-先生又親筆題寫:“魁城連氏萬世流芳”和“澤被桑梓”相贈。為省級涉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靈地先雕公祠
  靈地先雕公祠位于清流縣靈地鎮靈地村,年代為清。簡介:坐東北朝西南,由照壁、門樓、回廊、春亭、正廳等組成,建筑面積507平方米。磚雕門樓,四柱三間三樓牌樓式。春亭面闊三間,進深三柱,抬梁式梁架,歇山頂。正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穿斗式梁架,懸山頂。祠磚雕精美,斗拱繁復。2013年,靈地先雕公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祠周邊各外延20米。……[詳細]
官坊上官氏宗祠
  官坊上官氏宗祠位于清流縣賴坊鄉官坊村,年代為清。簡介:清嘉慶年間(1796—1820)建,由宗周公祠、陽崇公祠、書塾三組建筑組成。宗周公祠、陽崇公祠均坐西北朝東南,由前埕、門樓、正廳等組成;磚雕門樓,四柱三間三樓牌樓式;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2013年,官坊上官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祠周邊各外延10米。……[詳細]
石壁張氏家廟
  石壁張氏家廟年代:清座落地點:寧化縣石壁鎮石碧村簡介:又稱上祠,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由前大埕、池塘、石旗桿、門樓、門廳、正堂等組成。大門八字開,重檐歇山頂;正堂為穿斗抬梁式混合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五柱。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石壁張氏家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洋頭溯源祠
  洋頭溯源祠位于永安市槐南鄉洋頭村,年代為清。簡介:坐北朝南,由泮月池,木制門樓,空埕,廂房,正堂,化胎,護厝等組成,建筑面積577平方米。門樓坐東朝西,面闊一間,進深三柱,穿斗式梁架,懸山頂;正堂面闊五間,進深八柱帶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懸山頂。2013年,洋頭溯源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祠四周各外延10米。……[詳細]
146、瑀公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瑀公廟
  瑀公廟年代:清座落地點:清流縣長校鎮東山村簡介:唐末始建,是東山蕭氏為祭奠先祖初唐名臣蕭瑀所建;歷代修繕,現存建筑為清代風格。由廟前大坪、門樓、正殿等組成,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飾有細木花式如意斗拱、風頭假昂及螺旋藻井等。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瑀公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田泰安堡
  位于太華鎮小華村,始建于清咸豐丁已年(1857年),共3層,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處在動蕩不安社會中的人們,非常渴望國泰民安的景象,建堡時取名“泰安堡”,寓意“國泰民安”之意。此堡的三重堡門、三個大小相間的碉式角樓、中天井為最大特色,含有土樓的一些建筑元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8、江王祠
江王祠
  江王祠  座落在永安市大湖鎮坑源村。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江王”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個兒子李元祥的封號。唐武則天當政時,-李姓皇族,李元祥的后代逃往福建,其第六世孫李尚昊輾轉逃往永安的槐南鄉皇歷村,建“江王祠”;后代又遷到坑源村,建“江王祠”,祭祀先祖。其后裔繁衍全省各地及臺灣。如今臺灣的-,新加坡的李光耀均為該李姓的支脈。……[詳細]
玉虛洞觀音殿
  觀音殿玉虛洞內的觀音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傳觀世音菩薩往昔在人間修行時,有一位佛名叫千光王靜住如來,他教給觀音菩薩一個咒子,即千手千眼無凝大悲心大陀羅尼(簡稱大悲咒)觀世音菩薩一聞此咒,歡喜無量,便發大愿心說:如果我能利益一切眾生,即生千手千眼。千眼表遍照,千手表遍能。所以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詳細]
“高才鄉蘇維埃政府”舊址
  大田“高才鄉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三明市大田縣湖美鄉高才村,占地30畝,建筑面積約13000平方米,由蘇維埃舊址--“種德堂”、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風展紅旗如畫主題公園等三部分組成。大田“高才鄉蘇維埃政府”舊址是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明學院海峽理工學院(臺港澳辦)的“黨員紅色教育活動基地”、三明市學院海峽理工學院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教學科研基地,大田縣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大田縣職工春秋游教育基地等。高才鄉蘇維埃政府舊址“種德堂”占地500平方米。1934年7月,尋淮洲、粟裕率領紅7軍團6000余人兵分三路從大田縣城出發,在湖美鄉高才村會合,并在此召開群眾大會,成立高才鄉蘇維埃政府,積極開展革命工作。種德堂內設微動漫展示廳,用動……[詳細]
151、琵琶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琵琶堡
  位于建設鎮建國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因形如落地琵琶而得名。土堡族人游氏祖先信奉儒釋教道,故將土堡建成含有宗教色彩的琵琶形。該堡由堡前代表琵琶琴弦的小溪溝、高石墻高夯土的厚實堡墻、石壘堅實的門洞、暢通無阻的跑馬道、應急的逃生窗、三圣祠、觀音閣、中、后樓等組成,是典型的依山形、重風水、喜宗教的異形土堡,全國僅此一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2、廣崇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崇堡
  位于太華鎮小華村,始建于民國初期。整體風格為府第式建筑,以居住為主,防御為鋪。沿中軸線分布,依次有前坪、石磴橋、門樓、內坪、正堂、護厝、圍墻、角樓等,堡墻及角樓設有瞭望窗和射擊孔,是與祖屋一起設計的土堡與民居結合型防御性建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3、滎陽祠
滎陽祠
  福建鄭氏大宗祠——滎陽祠位于桃源鎮梅里洋,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始建,為福建省最早的鄭氏大宗祠之一,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和明代三超元老尚書鄭紀的遠祖宗祠。2011年1月,臺灣工黨主席、臺灣-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鄭成功后裔鄭昭明先生返鄉祭祖,并為滎陽祠作了“同宗同源”的題詞。為省級涉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4、林埔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埔祠
  福建蕭氏大宗祠——林埔祠位于上京鎮桂坑村,正堂面闊五間,抬梁穿斗混合結構,懸山頂。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始建,已有1000多年歷史。蕭氏先祖遷徙漳州南靖后遷播臺灣。2009年3月,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蕭萬長先生為林埔祠題詞:“蕭氏林埔大宗祠”。為省級涉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梅列革命烈士紀念碑
  梅列革命烈士紀念碑梅列區革命烈士紀念碑建于1977年,碑高18米,用青白色花崗石成。碑身正面鐫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并15個鎏金大字,碑座前面刻有碑文一塊,并建有上兩層平臺,上層長20米、寬15米,下層長40米、寬30米,干臺緊接100級石階,力瞻仰者上步行之路。……[詳細]
大田鎮東橋
  位于城區的均溪河上,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是一座多孔石拱廊橋,橋長30米,寬8米,拱高26米,時稱東溪虹影。1985年,縣人民政府重修鎮東橋,在橋頭留有碑文。修葺后,橋的造型更加雄偉壯觀。有詩句“大橋飛南北,景象勝天虹,亙古巋然立,智慧建奇功。”……[詳細]
元山村洪流機器廠(05)防空洞群、工業建筑群
  元山村洪流機器廠(05)防空洞群、工業建筑群位于嵩溪鎮元山村,年代為現代,面積為3039平方米,類別為工業建筑及附屬物。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將軍祠堂
  將軍祠堂將軍祠堂在城關水南鳳凰山下。始建于宋,稱靈衛侯鄧公祠,后屢圯屢修。最后一次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祠堂座南朝北,為上、下兩幢五開間,木結構穿斗式建筑。解放后改作辦公地點、水泥紙袋加工廠,1996年后,鄧氏后裔集資重修。……[詳細]
貢川古城
  貢川古城梅列貢川古城位于距桃源洞風景區10公里處的貢川鎮,是福建省現存最完整的古鎮之一。鎮內古城墻至今保留較好,它建于明嘉靖年間,長2000多米,高79米。明末城堡內建有書院,藏書十萬冊。城堡外有建于明末清初,造型別致的會清橋。……[詳細]
官坊村官正陽民居(84號)
  官坊村官正陽民居(84號)位于賴坊鎮官坊村,年代為清康熙三十八年,面積為901平方米,類別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第一a在线网站 | 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