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文物古跡介紹

  滄龍村龍峰寺戒月主持瘞塔位于嵩口鎮(zhèn)滄龍村,年代為明代,面積為116.07平方米,類別為寺觀塔幢。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再外延20米。……[詳細]
  金鐃山建筑群位于建寧縣濉溪鎮(zhèn)高峰村,年代為明。建于明代。由龍王廟、五谷廟、土地廟三處建筑組成,均坐北朝南,總占地面積347.8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3.32平方米。龍王廟依鷹嘴巖巨石而建,單坡頂,前墻塊石砌筑,供奉龍王。五谷廟由院埕、廟宇組成,建筑墻體、屋面、石龕的構(gòu)件均為石質(zhì),供奉五谷神。土地廟墻體、屋面的構(gòu)件亦為石質(zhì),內(nèi)設(shè)有石刻牌位,供奉土地公。為當?shù)匕傩掌砬箫L調(diào)雨順、祈福、祭祀的重要場所。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至整個白石頂。……[詳細]
  水尾革命舊址群位于建寧縣客坊鄉(xiāng)水尾村,年代為1934-1935年。簡介:舊址群包括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舊址、蘇區(qū)銀行舊址、紅軍醫(yī)院舊址、蘇區(qū)兵工廠舊址、建寧縣蘇維埃政府、紅軍被服廠舊址等6處。舊址群見證了1934年5月至1935年3月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 廣昌和建寧縣城失守后,閩贛第二作戰(zhàn)分區(qū)、閩贛兩省建寧、寧化、廣昌三縣游擊隊、閩贛基干游擊隊在建寧西南部和閩贛邊區(qū)進行反“圍剿”和反“清剿”的游擊斗爭歷史。這些舊址外墻尚有蘇區(qū)時期留存下來的較清晰的革命宣傳漫畫和革命標語。2018年,水尾革命舊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江坊村柳恕婁謙堂位于長校鎮(zhèn)江坊村,年代為清代,面積為650平方米,類別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江坊村“勝占青溪”堂位于長校鎮(zhèn)江坊村,年代為清代,面積為2219平方米,類別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黃石坑村翰林院位于長校鎮(zhèn)黃石坑村,年代為清代,面積為334平方米,類別為壇廟祠堂。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姚坊村“蓬堂揖秀”堂位于靈地鎮(zhèn)姚坊村,年代為清代,面積為1244平方米,類別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20米。……[詳細]
  宮邊紅粬窖群遺址位于大田縣建設(shè)鎮(zhèn)建忠村,年代為明至清。創(chuàng)建于明末,延續(xù)生產(chǎn)至今。分布于筆架山,現(xiàn)存200多個窖口,沿壟溝邊緣巖壁開鑿,洞內(nèi)為縱向長方形空間,洞口以毛石、條塊石、磚木壘砌,內(nèi)壁保留原巖壁,地面以黃土、谷殼疊加、平整、拍實、烘烤而成。附屬文物有窖前水洗、晾干、存放、柴草空間,窖間存有嶺道、古井、古墓、土地廟等遺跡。宮邊紅粬制作是明末吳氏祖先獨創(chuàng)的工藝,所生產(chǎn)的紅粬是永安吉山紅、清流玉露紅、尤溪坂面紅等紅酒的主要原料。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至筆架山西南山麓,宮邊紅粬坊所在山谷頂部;南至筆架山西南山麓與農(nóng)田邊界;西至宮邊紅粬坊所在西側(cè)山谷西側(cè)分水嶺;東至宮邊紅粬坊所在東側(cè)山谷東側(cè)分水嶺。……[詳細]
  革命烈士墓位于清流縣林畬鄉(xiāng)曾坊村龍背山南麓。該墓始建于1965年9月,是為紀念該鄉(xiāng)曾富良、曾其應(yīng)、謝玉姬一家三位革命烈士而建的衣冠冢。曾富良、曾其應(yīng)、謝玉姬三位烈士均為林畬鄉(xiāng)曾坊村人,其中曾富良與曾其應(yīng)是父子,曾其應(yīng)與謝玉姬為夫妻關(guān)系。曾其應(yīng)于1931年6月參加林畬地方赤衛(wèi)隊,次年10月加入紅34師,1934年11月在江西瑞金與敵作戰(zhàn)時犧牲;其父曾富良、妻謝玉姬均于1933年3月加入林畬地方赤衛(wèi)隊,并在1934年9月先后犧牲。革命烈士墓于2009年12月重修,高3.5米,墓上端中心處是兩束麥穗圍繞著五角紅星造型,墓的左右各有一柱,柱的頂端舉著萬年火炬,柱身各有一聯(lián),左、右聯(lián)分別為“革命英雄傳千古”、“烈士英明昭百世”。墓碑正中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樣。革命烈士墓于2009年11月被福建省……[詳細]
  虬溪試院中央紅軍東方軍司令部舊址(虬溪試院)坐落于沙縣實驗小學(xué)校園內(nèi),始建于唐中和二年(882年),原名“中興寺”,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太宗賜額后改稱“興國寺”。清光緒十四年改為虬溪試院。1934年彭德懷、滕代遠率東方軍三軍團解放沙縣,司令部設(shè)于虬溪試院內(nèi)。地址:沙縣實驗小學(xué)內(nèi)……[詳細]
331、乾建堡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乾建堡位于尤溪縣臺溪鄉(xiāng)臺溪村,年代為清。建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坐西北朝東南,依山構(gòu)建,前低后高,平面呈前方后圓形,占地面積2390平方米。集防御、居住、生產(chǎn)、生活于一體,由堡墻與堡內(nèi)沿中軸線對稱布局的廳堂院落構(gòu)成,堡墻上設(shè)階梯式跑馬廊,防御設(shè)施齊備。內(nèi)院主要有門廳、空坪、下堂、天井、廂房、正堂、后花臺、后樓、護厝、糧倉、廚房、廁所等,內(nèi)部裝飾精美。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外墻四周各外延伸20米。……[詳細]
332、黃慎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慎墓,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八月,整個墓地并不大,用青磚砌成,拱護,中間立著一塊花崗巖墓碑,碑前的地門堂大致可容一小圓桌。墓地坐北朝南。1987年8月重修,1991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泰寧世德堂(世德堂)是明清古建筑群,建于明萬歷末年至天啟年間,是中國江南地區(qū)保存較完整、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古代建筑群落。占地總面積為1.27萬平方米;其中尚書第占地5400平方米,“世德堂”占地7300平方米。“世德堂”于1995年列為縣級文保,1996年公布為省級文保,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于這些古建筑占地面積大,年代跨度久遠,具有明代早、中、晚期的建筑特色,也有清代早、中、晚期的建筑風格,還存有元代和宋代的建筑遺風。長期使用過程中的拆修翻改,使世德堂現(xiàn)存建筑留下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痕跡。其中,第一棟、第五棟、第八棟、第九棟主要建筑是明代特征;第六棟前部建筑保留明代特征,后部建筑有清代特色;第七棟、第十棟、第十二棟主要建筑有清代特征;第十一棟是傳統(tǒng)木結(jié)構(gòu)民居,建造年……[詳細]
  泰寧尚書墓位于泰寧縣梅口鄉(xiāng)水際村長灘人形山,是明朝末年兵部尚書李春燁和他的一品夫人江氏的合葬墓。墓園從西向東,總面積1040平方米。墓穴南北長52米,東西寬20米,用花崗巖石板砌成,并用生鐵水澆鑄;墓臺六層,頂層立墓碑,其下分別立石欄桿、石獅、華表等裝飾。……[詳細]
  豫章書院(寧化羅氏家廟)位于寧化縣小溪邊131號,其前身為羅氏家廟,又稱羅令紀紀念堂,是寧化羅氏后裔祭祀入閩始祖羅萬發(fā)及寧化縣建縣始祖羅令紀的總祠。據(jù)傳,羅氏家廟始建于明永樂十年(1412)。清乾隆時,羅氏后人為紀念閩學(xué)四賢之一的羅從彥而將家廟改為書院。羅氏郡望為“豫章”,故以“豫章”命名書院。豫章書院是閩贛省寧化縣蘇維埃保早局舊址,同時也是福建省涉臺文物點,2005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寨村銅盤墓位于靈地鎮(zhèn)吉龍村馬寨村委,年代為清代,面積為36平方米,類別為古墓葬。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姚坊村“瑞啟麟書”堂位于靈地鎮(zhèn)姚坊村,年代為清代,面積為1319平方米,類別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再外延2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中文字幕国产原创 | 亚洲精品尤物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第一精品视频观看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