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文物古跡介紹

  銀丁坂銀礦遺址年代:宋~明座落地點:大田縣前坪鄉黎明村大石磨山簡介:宋至明時期的冶銀遺址。遺址面積長約1000米,寬約600米。遺址所在地東邊的山腳下保留有當時分選礦物平臺,長30米,寬10米,高約5米;以及窯爐、作坊等遺跡。在該山的西北面保留原始采礦洞,洞口寬2米,高1.8米,洞深近百米,分上下二層,現保存完好。遺址東面坡地上保留有用毛石壘砌的五級開采面的作坊區遺跡。遺址周邊到處可見銀礦礦渣、碾石作訪、水溝、淘洗池、橋墩等遺跡。附屬文物有陳龍山墓、陳氏祖祠。保護范圍:銀丁坂銀礦遺址:東至:鐵礦坑頭至嶺尾至油竹塆侖脊;南至:梅花崎侖脊;西至:水兜垅溝;北至:公路、祖祠?偙Wo面積0.2367平方公里(355畝)。 陳龍山墓:墓的主體向東、西、南、北四面各延伸20米;陳氏祖祠:建筑向東、西、……[詳細]
  朱德率紅四軍第二、第三縱隊出擊閩中大田史跡群位于大田縣均溪鎮玉田村,屏山鄉內洋村、蔣山村、楊梅村,吳山鄉張坑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由1929年8月朱德率紅四軍第二、三縱隊留駐大田時留下的紅四軍史跡,以及紅四軍在玉田、濟屏、路口等區鄉成立蘇維埃政權期間的革命事件發生地等組成,主要包括均溪鎮紅四軍指揮部舊址(官廳、紅軍井),屏山鄉羅榮桓舊居(萬應廟)、紅四軍前委機關指揮部、朱德舊居,路口鄉蘇維埃政府舊址(鳳乾堂),紅四軍第二縱隊駐所舊址(時思堂),吳山鄉紅四軍第二、三縱隊駐軍舊址(桃樹堂)等,其中又以紅四軍指揮部舊址為其核心組成部分。保護范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官廳、紅軍井):官廳北面臺明向外10米,南面臺明向外20米,西面臺明向外10米,東面臺明向外10米。羅榮桓舊居(萬應廟):北面臺明……[詳細]
  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位于大田縣華興鄉京口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原為葉氏祠堂,又稱南陽堂,始建于明,坐南朝北,磚木結構,懸山頂。由門庭、矮圍墻、雨坪、天井、正堂及兩側耳房組成,占地面積469.17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56.59平方米。1929年初,葉炎煌接受廈門市委委派,返回家鄉開展黨的工作,建立中共大田特支。南陽堂是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主要活動地點之一,中共大田特支多次在此舉行重要會議,策劃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廢除屯田等斗爭,在大田革命斗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見證了現代史上大田人民可歌可泣的奮斗篇章,是大田共產黨的“搖籃”,也是大田革命的歷史坐標,在大田人民武裝革命斗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外墻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詳細]
  黃林崇福宮位于尤溪縣湯川鄉黃林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建,建筑面積約887.6平方米。由門樓(二層)、下殿、戲臺(二層)、看臺、天井、正殿、后樓、后花臺等組成。門樓面闊三間,進深四柱,穿斗式木構架,三重檐歇山頂;戲臺面闊三間,進深二柱,抬梁式木構架,懸山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柱,兩側外設檐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后樓二層,面闊三間,進深五柱,二層頂部設八角圓頂藻井,以四跳斗栱承托井頂部,歇山頂。保護范圍:四周圍墻各向外延伸15米。2018年,黃林崇福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尤溪紅四師師部舊址位于尤溪縣西城鎮團結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原為王氏祖屋,始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坐西南朝東北,東方軍第四師攻打尤溪縣城時指揮部設于此。1934年1月11日,由彭德懷率領的東方軍在攻打沙縣的同時,命令紅三軍團第四師挺進尤溪,協助紅十九師攻打尤溪縣城,重創盧匪軍第十一團,擊斃團長陳作元。舊址下堂墻壁留有當年紅軍用毛筆寫下的《出征歌》等十幾幅標語,落款均為“紅軍0-(宣)”。保護范圍:東、西、各至圍墻外10米,北至清印溪南岸。2018年,尤溪紅四師師部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06、通駟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駟橋位于大田縣華興鄉杞溪村,年代為明。簡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單孔石拱廊屋橋,南北走向,橋長22.68米,寬6.44米,拱跨11.58米。橋屋為四柱九檁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9開間,40柱,當心間頂上疊澀出挑,依次抬升成多層圓錐狀藻井,上覆重檐歇山頂屋面,兩側設風雨板、欄桿和長條凳。保護范圍:東、西各向外延伸20米,南、北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通駟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07、圣泉巖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圣泉巖位于大田縣吳山鄉陽春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圣泉寺、葫蘆巖,現存建筑建于康熙甲子年(1684)。坐南朝北,建筑面積為146.84平方米。整體為一進一堂式廟宇建筑,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八柱,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內設神龕,主要供奉“陳公祖師”等。保護范圍:臺明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圣泉巖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國民黨臺灣黨部舊址—復興堡年代:1943~1945年座落地點:永安市燕西街道文龍村簡介:舊址為清代中期始建的方形土堡,占地面積1979.6平方米。抗戰時期,先后在此設立福建省中央銀行、福建省郵政管理局。1943年1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直屬臺灣黨部奉命從漳州遷設于此,直至1945年11月。保護范圍:東面、西面各向外延伸20米至民宅,南面、北面各向外延伸20米至水田。2009年,國民黨臺灣黨部舊址—復興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09、儒洲庵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儒洲庵位于大田縣濟陽鄉大儒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為寺廟、祠堂結合的建筑。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布局整體為民居、寺廟結合的建筑,通面闊15米,通進深13米,面積195平方米。由風水亭連圍墻(半弧形)、三合土內空坪、正殿組成。正殿面闊3間,進深4柱,抬梁穿斗混合結構,設主龕及配龕,主殿的右側設配殿,配殿分為三龕,中龕敬土地爺,配龕為抬梁結構,屋頂望板密布,整體面積較小,但制作氣派較大,裝飾簡單、樸素。宋末元初(四個正金柱柱礎為仰盆式)始建;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重建,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重修。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儒洲庵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沙縣夏茂鎮羅坑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原為桃源洞,又名桃源洞別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由大雄寶殿、魁星樓、古戲臺、文昌帝殿、五谷神君殿等組成。1934年1月,東方軍解放了沙縣城關和廣大農村,先后建立了羅坑、北區(今富口),松林、儒元、瑯口、曹元、高橋、荷山等17個基層蘇維埃政府。到1934年2月底,沙縣蘇維埃政府轄3個區、27個鄉(村)蘇維埃政府,其中桃源洞為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2018年,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肖坊紅三軍團第六師工作團舊址位于將樂縣大源鄉肖坊村,年代為1931年。簡介:包括張氏祖厝、土庫坪張氏祖厝(美稱“鴛鴦棟”)、張氏宗祠牌樓、節孝坊等四處。張氏祖厝始建于明天啟年間(1621-1627),其他均始建于清代。1931年6月3日,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第六師兵分二路進軍泰寧,6月4日解放泰寧,派出工作團在大源鄉肖坊等地建立了鄉級蘇維埃政權——鄉革命委員會,隸屬泰寧縣馬嶺區革命委員會,主席謝有興,辦公地址設在張氏祖厝;還成立了農會、貧農團、婦女會、少先隊等群眾組織,發動群眾開展打土豪、燒田契、廢債約、籌糧款等活動。紅三軍團第六師工作團進駐大源肖坊期間,工作團成員就住在肖坊村的張氏祖屋及左側的鴛鴦棟。1931年7月9日,紅六師奉命結束分兵工作,經將樂、歸化回師贛南參加第三次反“圍剿”作戰,紅……[詳細]
  青州巫公莊屋年代:清座落地點:清流縣嵩溪鎮農科村簡介:為祭奠巫氏先祖巫羅俊所建,原在寧化縣,后隨巫羅俊墓遷到嵩溪,現存建筑建于清雍正年間(1723~1735),之后從未修繕。由圍墻、大門、門廳、天井、正堂及護厝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200余平方米。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青州巫公莊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林畬紅軍史跡1930~1931年座落地點:清流縣林畬鄉塘堀村簡介:由毛澤東舊居(詒燕第)、工人夜校(即潤暉第)、紅軍井、紅軍醫院(由一座民居和一個天然溶洞組成)、紅軍橋、烈士墓等組成。1930年1月15日,毛澤東率紅四軍第二縱隊經連城入清流,宿營林畬鄉塘堀村,在此召開群眾大會。次日,開赴明溪。行軍期間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如夢令·元旦》一詞。1931年6月,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后,為了擴大中央根據地,部份紅軍由泰寧、將樂、明溪進入林畬,成立了林畬鄉蘇維埃政府。保護范圍:舊址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林畬紅軍史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14、青云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云塔年代:明座落地點:泰寧縣朱口鎮朱口村簡介:明崇禎五年(1632)始建,仿樓閣式。磚石木結構,七層八面,高21米。基座花崗石砌,直徑10米,每面邊長3.9米。塔身各層上部用角牙磚疊澀出挑,承托石塔檐。塔內壁嵌有石階踏步,每層設一龕、一門。各層有“青云塔”、“珠溶吐奇”、“云峰聳翠”、“中天主柱”、“慈光普照”等榜書題識,以及明兵部少保尚書李春燁題寫并加蓋印章的“大行般若”石刻匾額。保護范圍:塔周邊各向外延伸 25米。2009年,青云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尤溪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尤溪縣坂面鎮京口村后溪自然村,年代為1935年。簡介:原為張氏祖厝,始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8),民國初建成,占地面積約1665.3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708.2平方米,兩進院落,由門前彎曲石通道、門坪、門亭、內空坪、下堂、天井、廂房、正堂、護厝、大圍墻組成。 1935年5月,中央人民委員會決議成立“閩贛省革命委員會”,轄區22個縣,12月改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張氏祖厝作為政府辦公地點。該舊址為目前福建省僅存的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保護范圍:東至后溪南岸,西至圍墻外10米,南至圍墻外10米,北至圍墻外10米。2018年,尤溪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謝紅十二軍駐地舊址(湖遠公祠)位于長校鎮下謝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黎南縣委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陳氏祠堂)位于溪源鄉都團村陳氏祠堂。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巫坊彭湃縣蘇維埃政府臨時駐地舊址(石屏洞)位于湖村鎮巫坊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曹坊張新華故居位于曹坊鎮滑石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田螺寨紅軍兵工廠遺址位于湖村鎮石下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看片 |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五月婷婷之五月婷婷 | 日本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