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十三坡之一的縣下坡,南連玉琳路,北接龍門口街,東鄰司下坡,西銜玉虹街,全長245米。坡頂系清代懷寧縣衙署所在地,故稱縣下坡。縣下坡系南北走向,由麻石條鋪就,坡勢南緩北陡。與其它十二坡相比,縣下坡可用“寬廣、氣派”四字形容,其坡不僅很寬,而且每上三五級時就有一級寬闊臺階平緩過渡,坡的兩邊又均是用麻石條依坡勢斜鋪,仿佛給坡鑲上一道邊,更顯落落大方。坡的兩側數米之處又是依級而上的三三兩兩民宅大屋,不顯得擁擠逼仄,倒顯寬廣、氣派。因為昔日坡頂之上是縣衙門所在地,而坡中又有牌坊多座,莊重而威嚴,這一切是其余十二坡無法相比的,故它又被老城人稱為十三坡中最大的坡。據《懷寧縣志》記載:“同善藥局在縣下坡,清光緒年間官立,專送診貧民,常年經費由官發給!彼幘蛛m無行政干預和經濟制裁的權力,但其轄制醫戶輪差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