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跡介紹

  下陽遺址, 時代為新石器時代,位于廣德縣柏墊鎮下陽村。遺址處于下陽河西的崗坡上,面積4.7萬平方米。遺址處于下陽河西的崗坡上,面積4.7萬平方米,歷年地表常有文化遺物出土。主要有夾砂陶鼎、各種印紋陶片,磨制精細的石鏟、石錛、石斧、耕田器、琢制的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剖土器、直柄石刀等。該遺址內涵豐富,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晚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時期的下陽遺址,位于廣德縣柏墊鎮(原梨山鄉)下陽村筆架山東麓,下陽河南岸名為青龍嘴的舌地上,與河床高差9米,遺址面積金3.3萬平方米。1981年冬,上沖村民組農民在此發現石器數件。1982年6月,縣文化局派員考察,確認為一處遺址。文化層團燒窯取土受到嚴重破壞,許多碎陶片散布地表。陶片有器物的口沿、鼎、鬲之足等。以夾砂灰陶為主,夾砂褐陶和……[詳細]
  陳村烈士墓在績溪縣板橋鄉陳村靠嶺頭。1947年11月,國民黨調集5000余兵力,向績溪嶺北根據地發動圍剿。皖、浙支隊司令員唐輝率部400余人,奔赴蜀馬襲擊偽軍據點。行軍至陳村,于敵相遇,激戰8小時,擊潰敵人,斃敵百余,取得了戰斗的勝利。激戰中,我軍甘國忠、小林等十三位同志英勇犧牲。1964年,當地政府在戰斗舊址修建烈士墓,墓碑鐫刻“1947年初冬我皖、浙游擊隊在陳村戰役反擊-派光榮犧牲之烈士永垂不朽”四十三字。1977年,有關部門在墓前建“烈士紀念亭”,立碑鐫記陳村戰斗經過和烈士的英雄事跡,是我縣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198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7】45號。……[詳細]
  涇縣西陽鄉金溪村坐落著兩座花戲樓,一為里西陽花戲樓,一為外西陽花戲樓。因建于同一時代,且建筑風格相似,故被當地人稱為姐妹花戲樓,每年九月廟會在此酬神唱戲,故又稱萬年臺。建筑特點雙臺為磚木結構,均建于清同治年間。里西陽萬年臺前為單檐歇山式,后棟為硬山頂,前臺后檐與后棟前檐相交。臺基高1.8米,寬12米,臺深10米,臺前伸出部分寬6.5米,深約占整臺的1/2,頂為大方格木條天花,臺中以屏板平行分隔為前后臺,梁及檐柱斜撐上刻有戲曲圖文,正脊與戧脊飾以吻。外西陽萬年臺形狀與里西陽萬年臺相仿,但結構比里西陽萬年臺復雜,施工考究,屋面6個翹角分三層起翹,飛檐斗拱,造型別致。臺內有單斗無梁藻井和各種花卉、戲劇人物彩繪,雕梁畫棟,非常精美,臺基高約2米,整個寬13.5米,臺深10米。道光、咸豐年間這里是太平……[詳細]
  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涇縣汀溪鄉,時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呂氏祖屋位于旌德縣蔡家橋鎮朱旺村,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呂氏祖屋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五子登科位于旌德縣蔡家橋鎮朱旺村,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五子登科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07、表靈塔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表靈塔位于旌德縣興隆鎮大禮村,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表靈塔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劉廷藻墓位于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年代為宋。2019年,劉廷藻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09、李家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家橋位于宣城市宣州區貍橋鎮慈溪行政村,年代為明。2019年,李家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10、貍頭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貍頭橋位于宣城市宣州區貍橋鎮北面貍橋社區,年代為明。2019年,貍頭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11、龍首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首塔位于宣城市宣州區鰲峰街道,年代為明。2019年,龍首塔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湖村木子堂坐落在伏嶺鎮湖村村中,建于清代,占地122.5平方米,該宅為上下對堂,中置天井,下堂為人字頂,不設樓,上堂為二層樓房,撐拱承挑出檐,-封火墻,三合土地坪,抬梁、穿斗並用式梁架,大門內有木質影壁,整幢建筑保存完整,藝術價值較高。2011年6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為績政【2011】46號;2016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6】219號。……[詳細]
213、南山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山橋坐落在上莊鎮石家村村首,位于魁星閣的東側,建于清代,坐東南朝西北,占地面積52平方米,石家村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又有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家村古建筑群,與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魁星閣相連,該橋為三孔石橋,用當地的花崗巖石砌成,橋面用青石平鋪。桃花溪從橋下流過。據乾隆績溪縣志記載:“南山橋在康熙18年被大水沖毀,里人石如壁重建。康熙四十九年,石明亮書碑立于石氏宗祠后進走廊,依廊而立。”1983年,重修魁星閣時才將石碑移至閣旁。碑高1.55米,寬0.8米,因風化很嚴重,字跡不清。石橋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11年6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為績政【2011】46號;2016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批準文號宣政秘【2016】219號。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詳細]
  化龍亭與化龍池坐落在績溪文廟東側。化龍亭原名“浴沂亭”,明代萬歷九年(1581)改名為“化龍亭”。化龍亭筑于化龍池中心,亭的下部為石砌基墩,上部是歇山式屋頂的亭,占地面積51.48平方米,方形石柱,斗拱承挑出檐,花磚筑脊,小青瓦屋面,正、垂、戧各脊脊頭飾以鰲魚瑞獸。亭的四向設有美人靠,東、西兩向各筑平板石橋通往池岸。化龍池呈長方形,人工挖鑿,池塝用塊石干砌,深1.30米,占地面積為886.60平方米。始建年代未見有確切史料記載,清代嘉慶縣志載:明成化間御史李廷壽謫績溪主簿時所建曰“清風亭”。明正德七年(1515)有“浴沂池”與“浴沂亭”稱呼。明萬歷九年(1581)池上有亭曰“化龍亭”。清雍正九年(1731)教諭湯顯忠將化龍亭立柱以石易木,此次易柱工程應為落架重建。清嘉慶十七年(1812)曾重……[詳細]
  胡適祖、父墓坐落在績溪縣上莊鎮余川村西北面的一個小山包上,距上莊村約三華里。該墓坐北朝南,依山開穴,占地面積65平方米。整個墓址由墓塘、墳面、墳冢、墓碑幾大部分組成。墓內共葬有四人,依次是:胡適父親胡傳、母親馮順娣、祖父胡奎熙、祖母程太夫人。整個墳墓全用花崗巖石砌筑而成,墓碑由滿洲國總理、大書法家鄭孝胥書寫,墓塘內置有石桌、石凳一套,墓塘南側結有草廬一間,專為祭墓時所用,整個墓園保存基本完整。胡適祖父胡奎熙為清政府的小官吏,與程太夫人死后均未正式下葬,而是停放在距現墓址附近的厝基內。胡適父親胡傳為清政府駐臺官員,1895年甲午戰爭期間,奉命內渡大陸,因染時疫客死廈門,其靈柩由胡適二哥胡紹之從廈門遠道運回家鄉上莊,也未正式下葬,也存放在距現墓址附近的一個厝基內。1918年,胡適母親馮順娣病逝,……[詳細]
  龍源鶴岱文星橋坐落在燎原村村口,一橋橫跨龍溪河上。該橋始建于明代,橋亭于清光緒年間進行了大修,2012年9月該村村民集資又進行了修繕,保留明代風格。橋梁為單孔,凈跨7米,全長13米,面寬3.3米,橋高6米,青石板鋪橋面,拱頂南側橫額刻有“文星橋”三字,涼亭翼然橋上,名“文星橋亭”。橋亭占整個橋面,長13米,分列5間,磚木結構,粉墻青瓦。亭的西端,南北兩向有拱門對開,向南大路通往龍川村,向北拱門通田畈;亭的東端只開一拱門朝北,大路穿門進鶴岱村,并遠通嶺里、東村,上徽寧驛道。南墻上方有小圓窗一孔,與北向拱門相對應。橋亭中間北墻上原來開有正圓形大窗,直徑一米,后來維修時改成正正方形窗,痕跡可辨。亭的木架構古樸粗獷,沒有刻意的裝飾或雕琢,保留著明代的建筑風格。正中頂梁上,楷書“大清光緒辛丑年(190……[詳細]
217、三道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道橋位于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年代為明、清。2019年,三道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18、廉夫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廉夫橋位于宣城市寧國市,年代為清—民國。2019年,廉夫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茂林大夫第位于宣城市涇縣,年代為清。2019年,茂林大夫第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20、尚友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尚友堂位于宣城市涇縣茂林鎮,年代為清。2019年,尚友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аv电影在线观看 | 午夜色性爱福利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 免费在线黄a网站 | 三级视频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日本性视频高清天天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