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浙江省
>
衢州市旅游
衢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浙江省
江山市
開化縣
衢江區
龍游縣
柯城區
常山縣
衢州市文物古跡
衢州市紅色旅游
衢州市名人故居
衢州市十大祠堂
4A景區
衢州市十大景點
全部
衢州市特產
衢州市美食
衢州市地名網
衢州市名人
[移動版]
61、
周宣靈王廟
時代: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下營街18號該廟又稱“孝子廟”,始建于南宋,是為紀念孝子周雄而建。相傳周雄在母親去世時因為過于哀傷,哭泣而死。現存建筑是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建筑面西向,由門廳、正殿和后殿組成。其通面寬19.1米,通進深43.70米。硬山頂。門廳后原有戲臺,現存藻井裝飾,其額枋上雕人物故事及鳳鳥。山墻嵌碑八通。正殿五開間,通面寬18.1米。通進深11.2米。檐柱用方形石柱,柱礎菱形。梁柱粗大,木雕精美,工藝講究。1997年8月29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62、
江山文昌宮
文昌宮籌建于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占地面積1576平方米,主建筑是“三進四天井”結構,外墻為磚牌坊式的建筑風格。作為廿八都古鎮居民崇學好文的體現,文昌宮歷來是文人學子以文會友的重要場所。文昌宮前庭栽有兩棵桂花樹,因“桂”與“貴”諧音,取其“富貴逼人”和“蟾宮折桂”之意。外墻是磚牌坊式的建筑風格,四根石柱就是“門當”,出自成語“門當戶對”。左右兩側廂房的門匾上的“居仁”“由義”,出自《孟子》:“居任由義,大人之事備矣!”意思是內心仁愛行事要遵循義理。文昌宮前庭栽有兩棵桂花樹,古代種植桂花樹因其“桂”與“貴”諧音取其“富貴逼人”,金榜高中有“蟾宮折桂”之意。其中一棵是與文昌宮同齡的百年金桂,經過精心的保護至今仍香氣逼人。據了解,文昌宮中現有451幅彩畫,其中71幅人物典故、380幅山水……
[詳細]
63、
衢州古城墻
衢州古城墻分為四層,分別為“京城”、“皇城”、“宮城”和“外郭”,而衢州由于不是皇室所在,所以衢州古城墻只有“宮城”和“外郭”兩部分,大的城郭有八個城門,中型城郭有六個,而小城只有四個。衢州作為浙西交通要沖,擁有東門、北門、大西門、小西門、大南門、小南門六個城門。衢州古城墻有屯兵、存糧的作用,體現了古代修筑城墻的初衷,一切為戰爭服務。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時代的進步,城墻的這一功能正在逐步淡化,并失去其原有的價值。……
[詳細]
64、
大陳汪氏宗祠
大陳汪氏宗祠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東北朝向。前后三進,包括門廳、中廳、后廳及兩側廂房等。門廳面闊三間帶兩翼各一間;前設三重檐木構門樓,具有地方特色。內為二層結構。門廳北向出戲臺。正廳較高大,面闊三間,進深十一檁;梁架用材粗壯,雕刻較細。其兩側廂房于平檐0歇山屋頂,此法為江山清代建筑中獨見。 北側有文昌閣,為宗祠附屬建筑,三間兩進。 宗祠重建于清代晚期,除了宗祠建筑外,其南側還有上世紀初宗族辦學所建之學校用房。現保存狀況較好。……
[詳細]
65、
里擇祠
里擇祠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清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坐南朝北,共為三進,呈長方形,建筑面積約608平方米。前進面闊五間,進深梁架五檁三柱,用中柱 。前檐明、次間四柱為方形訛角柱。中進面闊三間,進深九檁,明間梁架為五架梁前后雙步,前廊設卷棚,平身科斗栱為一斗三升,牛腿、雀替等均為鏤雕,刻工精細。后進面闊五間,進深十檁用五柱,明間梁架五架梁前后雙步帶前廊。 里擇祠,雖經清代兩次重修,但還有部分構件保留著明代建筑風格。是一處地區風格較明顯的祠堂建筑。……
[詳細]
66、
泉井(含周氏宗祠)
泉井自然村文物遺存豐富,人文底蘊深厚,為秀美奇峻的江郎山增添了一抹厚重的人文色彩。泉井自然村東依江郎山,西臨仙霞古道,始建于南宋中期,現存一泉二祠、十多幢古民居,以及鴉片教所等文化遺產,零星分布的古建筑,為村莊增添了別樣的風情。宗祠因恢弘的建筑布局以及特殊的家族情結,展現出村莊獨有的歷史、人文和民俗,是古村落中一道特別的風景。據周氏家譜記載和村民介紹,泉井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歷經清乾隆、嘉慶重修,民國大修。泉井周氏宗祠名為“學坦世家”,2011年1月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67、
公淤豐氏宗祠
公淤豐氏宗祠座落在公淤村北端村口,座東朝西,豐氏祠堂。共三進,三開間,進間設天井。硬山頂雙坡頂,陰陽合瓦,有屋面板。第一進原有戲臺,三進梁、牛腿等皆有雕刻。一、二進,三、五架梁及卷棚上寬柱用材大。第三進有摟,且地面高出二進。磚砌墻,三合土地面,鼓形、方形石柱礎,墻內茅崗糊泥隔墻一層。有磚砌門樓,三樓四柱,磚檐翹角,上有墨書“褒忠流芳”四字,有簡單壁畫,麻石門框。根據建筑風格及宗譜記載,該建筑為清代乾隆辛卯年建,建筑年代相對確切,雕刻精美,保存較好,歷史久遠,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詳細]
68、
仙霞古道
仙霞古道起訖(途經)地點:保安至龍井。總長度:5公里概況及主要特點:仙霞古道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南仙霞嶺上,地當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古稱古泉山、泉嶺山。仙霞古道是古代進入福建唯一陸上官道,素有“入閩咽喉”之稱,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黃巢起義遺址,是浙江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經典紅色旅游基地之一,也是浙江省八大徒步旅游線路之一。古道依山勢而變,石砌路大而寬,以“之”字形,曲折盤繞,拾級而上,行至半山腰愈覺陡峭,路邊山巒疊翠,風景怡人,美不勝收。……
[詳細]
69、
衢州吳氏宗祠
吳氏宗祠位于衢江區云溪鄉王車塘村,2013年3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宗祠占地面積約2100平方米,建筑面積1432平方米,平面呈縱長方形,坐東朝西偏南。自西至東前后共四進,即前廳、正廳、穿堂、后樓。前廳有戲臺。前、正二廳面闊三間,通面寬14米,通進深11.5米。明間兩縫十架前后雙步加后單步。月梁斷面呈矩形略向外弧。兩端用丁頭支承,柱頭卷殺,梭形柱,梁柱粗壯。施望磚,硬山頂,小青瓦陰陽合鋪,地磚墁地。1998年、2008年進行二期修繕。據王車塘村《吳氏宗譜》記載:先祖吳椿,號石泉,宋理宗紹定三年庚寅(1230)隨父路過三衢,到西安清源鄉游覽勝境,愛其山水清秀,擇居盧田,元末至正年間兵焚,由第五世祖吳世賢自盧田遷居王車塘。第七世吳賑榮、吳賑隆兩兄弟,家道豐饒,積貲巨萬,應詔輸粟二千斛以濟……
[詳細]
70、
開化新四軍整編舊址
開化新四軍整編舊址位于開化縣城關鎮、華埠鎮,年代為1938年。開化是“錢江之源”,也是“鐵軍之源”。1938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副書記的陳毅,帶領部隊到皖浙邊偵查敵我態勢,認為開化具備新四軍集結“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1938年2月中旬,陳毅率軍部機要人員和戰地服務團一行二十余人,從皖南啟程到開化,組織領導新四軍一、二、三支隊的集結組編。集結地舊址有開化縣華埠鎮香泡樹底、開化縣城政義坊。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71、
愛日堂(大溪邊余氏宗祠)
愛日堂位于大溪邊鄉墩上、墩下村內·清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座北朝南,依次為戲臺、大廳、后堂三進。四柱三間五樓牌樓式大門,上有磚雕“宋名臣第”匾額,整個門樓嵌滿各種題材磚雕。第一進戲臺,天花上有彩畫,檐柱牛腿均為人物故事。第二進面闊三間,通面闊13.1米,通進深11.85米。明間兩縫為五架前卷棚后單步梁,金柱用雕花八角形石柱礎,下置覆盆。硬山頂。第三進樓1964年重建。建筑背山面水,正門外臨溪架一梁式石板橋,更顯古老風韻。每年農歷六月六,該村都要在祠堂內演戲、舞板燈龍。……
[詳細]
72、
達河窯址群
達河窯址群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宋、元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碗窯鄉碗窯村東、西南。范圍約5萬平方米。堆積豐富,共有窯址5處。燒造年代從唐代始至明代,產品種類較多,有碗、執壺、燈臺、盞、碟、盤、罐等,以碗為主,胎質堅硬,呈青灰色,也有仿景德鎮白瓷的,釉色有青綠、淡青、灰、褐黑釉等。早期釉與龍泉窯較相似,光澤較好,紋飾多以花卉為主,窯具有匣缽、墊餅、墊珠等。該窯址對研究浙西南制瓷業的歷史及其與景德鎮窯、龍泉窯的關系具有較重要意義。……
[詳細]
73、
滎陽侯夫人墓
滎陽侯夫人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元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衢州市衢江區九華鄉下坦村東300米。方氏為南宋散騎都尉鄭俊妻,鄭用和之母。鄭用和,元延五年(1318年)進士,累官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萬戶封滎陽郡侯。該墓碑上寫“贈中大夫太平路總管輕車都尉滎陽候夫人方氏墓”上款為“至元六年庚辰(1340年)冬月吉旦”,下款為“孤哀子鄭用和立”。墓朝南偏西,墓丘保存完整。高約8米,直徑16米,神道上尚存石翁仲、石羊、石馬等6件。 ……
[詳細]
74、
霞嶺黃巢起義遺址
霞嶺黃巢起義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唐 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位于保安鄉保安村仙霞嶺。唐末黃剿農民起義遺跡。唐乾符五年(878年)黃巢起義軍破饒、信、歙、虔等州,轉戰浙西,于仙霞關開路七百里,直搗建州。由于仙霞嶺地勢險要,自黃巢起義軍開辟山路后,成為歷代農民起義活動的要地。明代葉守留領導礦工起義,清代江山劉家福起義等,均轉戰于此。嶺上設有四關,關墻高4-5米,用毛石干砌,關門上券頂用條石縱聯砌置。……
[詳細]
75、
樊氏大宗祠
樊氏大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五里鄉樊村內。坐南朝北,三進五開間,總占地面積約620平方米,第一進明間門楣嵌“大宗祠”匾額,稍間辟邊門,后檐接戲臺,臺高1.9米,寬6.56米,頂部作八角藻井。第二進通面寬15.55米,通進深11.50米,硬山頂,五架梁帶前后雙步卷棚頂廊子,主體梁柱用材粗大。中、后兩進間有祭亭相連,祭亭重檐歇山頂,后進重檐樓屋,鼓形柱礎。檐口置溝頭滴水。該祠主要特色:一、祠內立有大小柱子百余根,梁枋、牛腿、雀替、斗拱、飛檐等磚雕木刻的龍鳳獅鹿、亭臺樓閣及人物花卉圖案線條流暢,精細美觀,特別是祠內各磚木構件上所雕飾的110個戲曲人物圖案造型各異,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立體感強,充分體現了當時的建筑藝術水平,極具時代特色。二、它是以前進戲臺……
[詳細]
76、
雙溪口遺址
雙溪口遺址位于中村鄉中村雙溪口自然村北500米山坡上·新石器時代—春秋·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為人類居住遺址,遺址分布面積約1500平方米,現保留一處遺址斷面,有文化層厚約0.6米。該遺址1978年5月劈山造地時發現,破壞嚴重。出土有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灰陶、著黑陶、印紋硬陶等陶片。印紋陶紋飾有瓦紋、方格紋、曲折紋、席紋等。出土石器有單孔斧、三孔斧、錛、鏃、網墜等。據省考古專家實地考證,距今有4500年歷史。顯現了開化的文明曙光。……
[詳細]
77、
衢江巽峰塔
巽峰塔位于衢江區杜澤鎮杜五村塔山頂,1982年4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據民國《衢縣志》記載,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36.6米。花崗石須彌座,底層北面壸門可進入塔內,以上各層三面形窗,第七層為假窗,各層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挑。2010年5月18日,因自然災害引發倒塌。2012年7月,巽峰塔采取按原址保護性修復,將保留底部原塔,塔身依靠6根柱子支撐,高度和層數完全按照原樣恢復。……
[詳細]
78、
正大永言堂
正大永言堂位于塘塢鄉正大村內·清代末期,面積705平方米·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座南朝北,有戲臺、大廳、后堂共三進。進間設天井,二、三進間天井精工砌筑。第一進戲臺,羅鍋式山墻,明、次間為五架抬梁式。第二進大廳硬山頂有望板,徹上露明造。面闊五間,通面闊17.8米,通進深8.05米。明間兩縫五架梁帶前、后廊,三架梁兩端飾云頭。前檐柱牛腿上有裝飾性斗拱。柱礎有鼓形和方形兩種。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79、
關西世家
時代:明地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志棠鄉楊家村懸掛“關西世家”橫匾的楊氏宗祠,距龍游城30公里。該楊氏宗祠是明代萬歷年間留下來的古建筑,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楊氏宗祠門樓,氣勢壯觀。重檐歇山頂,檐下木質橫匾上刻正書“關西世家”四個大字,端莊凝重。正脊中部,置一葫蘆狀飾物,正門兩側立有素面抱鼓石。“關西世家”具有濃厚的明建筑風格,其內有“古戲臺”、“三(zhan)堂”、“楊令公鑾駕”、“楊家宗譜”等文物。……
[詳細]
80、
余紹宋故居
余紹宋故居位于龍游縣龍洲街道,年代為民國。余紹宋故居又稱越園故居,位于龍游縣龍洲街道祝家巷2號,為當地典型的對合走馬樓木結構建筑形制,占地面積237平方米,面闊17米,通深13.2米,建筑坐北朝南,二進五開間。建筑原為伍氏族人所建,民國期間余紹宋先生以六十銖(六十石米)購得。1986年為余紹宋、華崗陳列館,1988年后作為博物館辦公用房。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衢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衢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衢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衢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衢州市A級景區名錄
·
衢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浙江省三大名湖
·
衢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浙江五大佛寺
·
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浙江十大人文古道
·
浙江十大風情古道
·
浙江十大經典古道
·
浙江省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
浙江省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
浙江省第五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
浙江省第六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
浙江省第七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
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在线视频精品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高濑
|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一区AV在线播放
|
午夜福利yw在线观看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