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宋史》中記載了這么一段故事:“顧昕,泰州泰興人。十歲喪父,以母病,葷辛不入口者十載。雞初鳴,具冠帶率妻子詣母之室,問其所欲,如此五十年,未嘗離母左右。母老,目不能睹物,昕日夜號泣祈天,刺血寫佛經數卷。母目忽明,燭下能縫衽,九十余無疾而終。”這就是泰興載入正史第一人顧孝子的故事。除了正式記載,民間還有許多關于顧昕的傳說。顧昕的母親早上想吃豆漿泡油條,而當時黃橋小地方沒有這種早點,顧昕就在前一夜步行去泰興,等天一亮買好豆漿、油條捂在懷里往回趕,從泰興步行到黃橋至少需要三個小時,但他每次買回的豆漿和油條到家后還是滾燙的。人們都說是他的孝行感動了上天,他回來的路被用了諸葛亮的奇門遁甲縮地之法縮短了,只要二十分鐘就到家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