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常州市旅游

常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浩然亭、落星亭
  浩然亭、落星亭座落于常州市人民公園原西南部。2002年夏,人民公園改建為開放式公園,浩然亭整體移建于公園東南部崇法寺前的假山之上,落星亭移建到崇法寺前20多米處。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浩然亭始建于明正德年間,是為紀念南宋丞相文天祥和常州抗元斗爭英雄姚訔、陳炤、王安節、劉師勇、包圭等死難將士而建忠義祠的附屬建筑。據明代毛憲撰《浩然亭記》載,“浩然”取自孟子語“浩然之氣”和文天祥《正氣歌》中“浩然”二字作為亭名,是頌揚抗元將士的浩然正氣。落星亭是因清康熙年間的一塊流星隕石而建的亭子,至于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時落下的隕石則沒有記載,是否是隕石還有待科學鑒定。……[詳細]
史家民宅
  費家巷史氏宅位于江蘇省溧陽市溧城鎮東大街費家巷15—1、15—2號(民宅前廳),10—1、3、4、5、6、7、8號(民宅后廳),14號(右側房),是清咸豐年間埭頭史氏后裔建造,已有120多年歷史。坐北朝南,現存兩廳一房,總占地面積約為280平方米。硬山二層木結構坡屋面,面闊三間半14米,進深10米,通高7.6米。拱型重檐,通面落地花窗,凸面花雕渾厚豐盛,雕刻斗拱,席紋地磚鋪地,造型別致。該民宅四周為傳統的商業區,東為溧陽東大街,南為人民路,西有東風橋,北有少年宮,是溧陽市城區鄉土建筑中現存范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末民居建筑。2012年12月5日溧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03、善慶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善慶橋
  善慶橋,又名:資善橋、高要橋,俗稱“高橋”,坐落江蘇省溧陽市戴埠鎮、溧陽市南山景區管委會集鎮南部,位于戴埠鎮竹行頭街雙井1號屋西側,系清代青石單孔石拱橋。善慶橋系南北走向,橋長15米,矢高5米,采用分節并列砌法,橋面中心用長1.4米,寬0.3米花崗巖條石貫通。據光緒溧陽縣志載: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造。2003年6月14日溧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清代嘉慶二年(1800)建造的桐梓橋,緊靠善慶橋,坐落鎮南,跨澗河,橋身長4米,面寬2米,系石板橋。戴埠鎮上的善慶橋、紅嶼橋,人們盼雨而得名的春雨橋,連接宜興與溧陽的八字橋等一座座古橋,寫滿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詳細]
溧陽太白樓
  太白樓坐落于江蘇省溧陽市的高靜園內,掩映在園內花樹綠草之中,氣宇軒昂,把酒臨風,可以俯賞河中往來船舶,近觀街市繁華景象,令人云淡天遠,遐思無限,也是賦詩作畫,下棋品茗的好去處。江蘇溧陽太白樓處高靜園的最東端,曾是李白和張旭飲酒作別的地方。李太白對溧陽的山水情有獨鐘,曾多次來溧停留。寫下了《望瓦屋山懷古》《猛虎行》等詩篇,在溧陽留下不少佳話軼事。“胡雛綠眼吹玉笛”“溧陽酒樓三月春”等詩句,真摯地表現了李太白對溧陽山水人情依依不舍的情感。可以說,山明水秀的溧陽是李太白心中特別青睞的第二故鄉,而溧陽也因這位大詩人的諸多詩篇,不畏遠涉的光顧,使溧陽悠久的吳語文化增添了瑰麗的光彩。……[詳細]
洪亮吉紀念館
  洪亮吉紀念館在延陵東路東獅子巷20號。洪亮吉(1746~1809),清著名經學家、文學家、史學家、人口論學者,著述40余種,著作500余卷。洪亮吉故居原在西獅子巷口,因舊城改造移建今址為洪亮吉紀念館。紀念館頭進門廳;二進東邊3間為其母督課之“風雪授經堂”,展出洪亮吉手跡、資料;西邊一間為洪亮吉晚年書房“更生齋”;后進作洪亮吉六世孫洪深紀念堂。1994年12月31日,亮吉六世孫、現代著名戲劇家洪深(1894~1955年)誕生100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包括館內洪深紀念堂),展出洪亮吉、洪深生平事跡、著作、手跡、遺物資料等。1987年12月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元任故居
  趙元任故居在青果巷16弄15~22號。趙元任(1892~1982),系趙翼后裔,現代著名語言學家、音樂家、哲學家。故居系其曾祖父朗甫(清咸豐進士,金華知府)建于咸豐年間(1851~1861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元任9歲時,隨父母由天津護送其祖父執詒(官冀州直隸州知州)靈柩回常,遂居住此宅,并由父衡年在宅教授《書經》、《左傳》等古籍,在此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今存平屋二進,樓屋二進,上下各10間,為硬山造木結構。1981年元任89歲回鄉時,曾在此休息,由女兒新娜伴奏風琴,元任歌其所譜名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次年,即病故于美國。1987年12月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趙元任故居被公布為第六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唐石刻井欄
  唐石刻井欄現存溧陽城區鳳凰公園內。蘑菇石質,扁園形,內徑0.85米,沿口寬0.11米,井口肩部有鼎足式三孔,直徑為0.055米。井欄外側陰刻楷書銘文共91字:維唐元和六年歲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門澄觀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闌并石盆,永充供養。大匠儲鄉郭通以偈贊曰:此是南山石,將來造井闌,留傳千萬代,各結佛家緣。盡意修功德,應無朽壞年。同槃勝福者,超于彌勒前。“元和六年為公元811年。井欄原置溧陽城西零陵寺,宋代徒于縣城東報恩寺(今馬墊鄉黃家村)內。日軍侵華時,寺被焚毀,石井欄棄于廢墟中,1982年移置縣城交通街楠木廳天井左側,后移至今址。……[詳細]
宋巷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舊址
  宋巷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舊址位于竹簀鎮宋巷里村,為二進兩廂庭院式民房,是陳毅率領的新四軍一支隊于溧陽竹簀橋會議后在蘇南革命根據地承上啟下的重要依據,是重要的革命文物。1938年夏,根據中共中央、毛澤東指示,新四軍先遣支隊和第一、第二支隊在陳毅、粟裕、傅秋濤、張鼎丞率領下,相繼由皖南東進蘇南敵后,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同年深秋,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從茅山地區南移至宋巷,后曾一度轉移至水西、棠蔭、王渚等地。宋巷就此成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的領導和指揮機關所在地。2019年,宋巷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舊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順莊戲樓
  順莊戲樓位于武進區橫林鎮順莊村委張家自然村西首東岳廟內,系東岳廟的附屬建筑。戲樓始建于清代,具體建造年代失考。1988年11月7日,武進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以“常武地區戲樓群”名稱調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江蘇省人民政府以“常州戲樓群”名稱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戲樓平面呈“凸”字形,歇山頂,磚木結構,上下兩層,臺面高2.3米。前臺三窄間,通闊5.7米,進深5檁4.5米,脊高7.3米;后臺三間通闊10米,進深6檁5.7米,頂高8.5米;建筑占地83平方米。廟中戲樓演戲,熱鬧非凡,從順莊村到狄坂村五六里之遙,行會、朝香者綿延不斷。以后,廟宇屢遭興毀。解放后,廟院改為歐里小學校舍。1990年9月6日,順莊戲樓遭……[詳細]
210、狀元閣
狀元閣
  狀元閣是國內唯一的以宣傳狀元文化為主題的建筑物,座落在湖里山巔,外觀雄偉,富麗堂皇,建筑面積350平方米,高22米,有24個樓角,凌空飛翔,走進樓閣,仿佛來到了溧陽歷史的文化長廊,這里濃縮著溧陽1300年的文化史。全閣共分三層。第一層記吉化狀元,第二層展出了當代溧陽籍專家的事跡,第三層的書架上安插了歷代溧陽籍高等院校生的名冊。登樓遠眺,天目湖的美景盡收眼底。狀元閣正呼喚當今莘莘學子,攀登科學的高峰,正謂“閣的重量就是知識的重量”。……[詳細]
金壇市烈士陵園
  金壇市烈士陵園位于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市城南風景旅游區顧龍山南坡,為金壇市文物保護單位。金壇市烈士陵園占地78畝。四周磚砌圍墻,園內林木茂密,蒼松翠柏,莊嚴肅穆,環境優美。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陵園的中央,象征著烈士的革命精神與天地同存;紀念碑前面是寬廣的紀念廣場,是舉行祭掃活動的場所;紀念碑后面整齊排列著在各個不同時期犧牲的27位烈士陵墓,其中有縣團職以上的余慎、薛斌、強博、傅華琛,以及英雄教師殷雪梅等烈士;事跡陳列館展示著全市1100多名革命烈士英名錄和部分革命烈士的簡要事跡及圖片,陳列著部分革命烈士的遺物。金壇市烈士陵園1962年由市人民政府建造,是全市人民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弘揚革命先烈精神的場所,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是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的場所,也是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詳細]
萬綏東岳廟
  萬綏東岳廟位于新北區孟河鎮萬綏北街,全稱“東岳行宮廟”,相傳為供奉東岳神——黃飛虎(農歷三月二十八日、十月三十日是黃飛虎的生卒日)而建,為道教祭祀之所。東岳廟原建有山門、戲樓、軒殿、大殿、大樓、三茅殿、太乙殿、十王堂、子孫堂等建筑,規模宏大。現僅存山門、子孫堂、戲樓和大殿,呈中軸線對稱,均為清代重建。子孫堂原位于山門兩側,南側現已不復存在,現僅存北側三間。戲樓背靠山門,坐東朝西,臺口直對大殿。大殿磚木結構,坐西朝東,飛檐翹角,氣勢雄偉。殿面闊三間,平面呈正方形,檐柱高5.85米。殿內用四根肥碩的金柱支撐粱架屋頂,單檐歇山頂,黑色筒瓦鋪蓋。殿前槅扇齊全,欞花紋樣輕巧,雕工純熟、洗煉,花卉、鳥獸栩栩如生,形制古樸。1982年11月10日,武進縣人民政府公布東岳廟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詳細]
常州劉國鈞故居
  劉國鈞故居在青果巷82~84號。劉國鈞(1887~1978),靖江人,定居常州,現代著名愛國實業家、文物收藏家。故居原為“唐氏八宅”中八桂堂舊址,共有門屋、大廳、客堂、經樓(天香樓)四進,均硬山造木結構。大廳面闊3間,明間寬3.75米,進深8檁,后有翻軒。三進寬度與大廳相同,進深9檁,左右通道有磚雕門框。兩側有走廊貫穿前后,每進隔有天井,植以桂花。全宅以垣墻圍成院落。三進假山后即經樓(天香樓),上下各3間。1987年12月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史貽直墓
  史貽直墓,今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溧城鎮夏莊行政村徐角自然村,騰飛路北側文靖園。史貽直,《清史稿·卷三百三·列傳九十》有傳。史貽直墓,《嘉慶溧陽縣志·卷四·輿地志·墓》有載。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南巡,奏準先賢、先儒、名臣祠、墓三十九處,其中就包括“溧陽縣大學士史貽直墓”。1999年4月21日,“史貽直墓”被溧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溧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史貽直墓”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洋渚貞節坊
  洋渚貞節坊位于溧陽市上黃鎮洋渚村,年代為清代。為溧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貞節坊》碑銘文考: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建造,坊二柱三樓式,青石,坐北朝南。柱間3.2米,通高6米,兩層正中間有豎額“圣旨”兩字,其下為“貞節”兩字,背面兩層正中為“恩榮”兩字,其下為橫額,“皎玉寒霜”四個字,為”旌表故民潘積之妻蔣氏”而立。橫梁通體浮雕雙獅戲珠,及云紋圖案。現存上黃鎮洋渚村潘田法村民屋前,其保護范圍:本體向-南10.8米,向北3.8米,向東、西各11.8米。……[詳細]
湯貽汾故居
  湯貽汾故居位于常州市和平南路97號。湯貽汾故居在青果巷東口北側,此為湯氏舊宅,坐北朝南,南臨青果巷,東鄰陽湖縣城隍廟,西、北以廟巷為界。占地近1.28畝。今存平屋2進,均為清代硬山造磚木結構建筑。大門存磚雕門一座,后進堂屋即可對堂,尚遺存可對堂匾額一方,傳為明末清初愛國將領史可法手書。另存有湯貽汾所撰《忠孝祠記》長條形石碑2方。1987年12月,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常州唐氏民宅
  常州唐氏民宅位于常州市天寧區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其中以貞和堂明代楠木廳最具價值,保存了明代木構梁架主體,木結構月梁體系是常州地區為數不多的代表。楠木廳東側回廊壁間嵌有明代書法家孫慎行撰書的《保合堂記》碑刻。常州唐氏民宅建筑群在后期不斷營建,反映了自明清至民國時期江南民居木構建造技藝的演變,同時也與孫慎行、張太雷、劉國鈞、周有光等多位名人有交集之處,是重要的歷史見證。2019年10月7日,常州唐氏民宅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218、大圣庵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圣庵
  大圣庵,位于天寧區鄭陸鎮新溝橋村委麻皮橋村北側,現存磚木結構建筑一進五開間,坐北朝南,西面緊鄰李氏宗祠。明孫慎行曾為大圣庵前的一棵古老的柏樹賦詩。大圣庵南墻上有清乾隆年間《大圣庵碑記》,記載大圣庵自康熙、皆有修繕,至清乾隆再修。據李氏后人介紹,大圣庵是毗陵輞川李氏家廟,清代學者、文學家李兆洛也為輞川李氏后裔。抗戰期間大圣庵曾是抗日隊伍--場所,日寇入侵時遭到破壞,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冬重修。解放后大圣庵曾用作麻皮橋小學。……[詳細]
219、貞女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貞女祠
  貞女祠位于溧陽市南渡鎮上吳村,年代為清代。為溧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貞義女祠與投金瀨祠在常州溧陽大溪鄉上吳村史氏宗祠內。坐北朝南,面闊三間計12.3米,進深8檁10.80米,通高6.40米,梁上有彩繪戲文;西側緊貼歇山頂一間為貞義女祠,面闊4米,進深10.80米,通高6米,為祀春秋時史氏女義舉而建。始建年代失考。現存為清代建筑。原存青石碑刻一塊。碑額貞義女碑四字為篆體書,碑文為楷書,末署唐天寶十五載之春,李白撰文、李陽冰正書。……[詳細]
仙姑村廟西土墩墓群
  仙姑村廟西土墩墓群位于薛埠鎮仙姑村委北側,土墩墓是商周時期江南地區最為獨特的墓葬形式,主要分布在蘇南、皖南和浙江、上海等長江下游一帶。這種墓葬利用丘陵地帶的山岡或平原上的高地,在地面上安置死者和隨葬器物,然后堆積起饅頭狀土墩。土墩墓里祭祀器物主要有罐、瓿、壇、鼎、豆、碗、盅、蓋等。2010年5月4日,金壇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另类列奇 | 中国AV免费在线播放 | 午夜一区二区免费福利麻豆 | 日韩精品成人动漫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中文字字幕欧美精品一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08粉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