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重慶市 > 渝中區旅游

渝中區文物古跡介紹

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為了動員民眾抗日救國,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慶市中區都郵街廣場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為精神保壘(意指堅決抗戰的精神)。保壘為四方形炮樓式木結構建筑,共5層,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戰),為防日機轟炸,外表涂成黑色?谷諔馉巹倮螅貞c市決定在原精神保壘的舊址上,建立“抗戰勝利記功碑”,以紀念全國軍民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的巨大犧牲?箲饎倮o功碑于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動工,1947年8月竣工。全部采用鋼筋水泥建造,十分堅固。碑高27.5米,為八角形柱體盔頂鋼筋混力土結構。1949年11月30日,解放軍占領重慶,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紀功碑進行改建,由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題字,將抗戰勝利紀功碑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詳細]
《新華日報》民生路營業部舊址
  《新華日報》民生路營業部舊址位于重慶市渝中區民生路中段北邊。此樓建于20世紀30年代,建筑面積274平方米,原為四川聚興城銀行修建。1940年8月,原設在重慶西三街12號的《新華日報》營業部被日機炸毀。通過各種關系,沖破國民黨當局的無理-,《新華日報》租下了這棟位于當時重慶“文化街”上的三層樓房作為營業部門市和辦公用房,于同年10月27日遷此對外營業和辦公,一直到1946年2月22日被國民黨特務暴徒搗毀為止。營業部大門上方和正面墻體上,分別砌掛著由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寫的“新華日報”四個大字招牌。底樓為營業部,面積約六十余平方米。二樓是營業部辦公室,營業部的圖書課、廣告課、發行課和郵購課等部門都在這間屋里辦公。“皖南事變”后,由于國民黨的-加劇,為了方便與陪都各界進步人士的會見和晤談,周恩來、……[詳細]
通遠門及城墻
  通遠門及城墻位于渝中區七星崗金湯街段,時代為明、清。通遠門的前身為鎮西門,基址為三國建興四年(公元226年)蜀都護李嚴修筑的江州城墻和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彭大雅為抗擊蒙古鐵騎修筑的石基構造墻,F存的城墻及城門遺址為明洪武年初,戴鼎在原有城墻的基礎上修筑的石砌城墻。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戰亂動蕩,通遠門城墻在風雨中矗立了六百多年,默默的見證著重慶城歷史發展的軌跡。通遠門那座小門洞歷來是重慶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陸路通道,門外的七星崗則是一片亂墳崗。一首流傳至今,以城門為內容的《重慶歌》中唱到,“通遠門,鑼鼓響,看埋死人”。重慶通遠門自建成以來發生過兩場慘烈的戰事,在通遠門的浮雕上有相關記載:張玨死守通遠門。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戰死后,蒙軍退回草原,1271年,忽必烈建元,1276……[詳細]
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至1938年上海、南京、武漢相繼被侵華日軍占領,國民政府沿長江節節敗退至重慶。此后,重慶不僅成為國民政府的陪都及政治、軍事、文化中心,而且成為日軍實施以炸迫降戰略企圖最主要的空襲目標。據有關史料統計:1938年至1943年間日機空襲重慶(含對空監視范圍)203次,出動飛機437批,9166架次,炸、焚毀房屋17452棟,37182間,造成人員傷亡2、5萬余人。其間的1941年6月5日晚,日機24架分三批偷襲重慶,在5個多小時的疲勞轟炸中,渝中區十八梯、石灰市和演武廳(現磁器街)三段防空隧道內,發生了震驚中外、慘不忍睹的避難民眾窒息、踐踏慘案,造成人員傷亡2500人左右。日本的大轟炸給重慶人民帶來了無窮的悲痛和辛酸,大隧道慘案,千古僅有,慘絕人寰。重慶解放后,有關部門對……[詳細]
東華觀藏經樓
  東華觀藏經樓位于渝中區凱旋路,時代為明。東華觀藏經樓,又名玉泉殿、皇經樓,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凱旋路(原東華巷)7號。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是重慶主城區現存最古老的木質建筑。東華觀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據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巴縣志》記載:“東華觀,在東華巷,元至元年間(1335~1340年)建,明朝天順七年(1463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有唐宋御制碑贊,按《蜀中名勝記》引舊《志》云:城中有東華觀。觀后有東華十八洞,皆相通。今士人呼其為神仙口,相傳東華真君于此得道。觀之后殿,民國毀于火”。1926年,東華觀遭遇大火,整個道觀燒掉了三分之二,剩下靈官、玉皇、邱祖三殿。此后,東華觀命運多舛,1939年遭到日機轟炸,邱祖殿被毀。1942年修凱旋路時將剩余的靈官殿和玉皇殿隔為兩段……[詳細]
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官邸舊址(重慶史迪威博物館)
  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官邸舊址(又名重慶史迪威博物館),位于渝中區嘉陵新路63號,博物館成立于1991年,原占地面積不足500平方米。早期為宋子文行館,1942年到1944年間,為史迪威將軍故居。美博物館是重慶重要的陪都遺跡。平均每年接待美國來客超過3萬人。是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戰、友好往來的象征和中國對外民間交往的一條重要渠道。2014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官邸負一樓是當時隨行人員居住和存放軍械的地方。這里變成了幾個展廳。200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按照時間順序,為我們展現了“史迪威與中國”、“征戰印緬”、“飛虎空軍”、“駝峰飛行”、“美軍駐延安觀察組”、“友誼長存”等六方面內容,記錄了史迪威將軍與中國的不解之緣。在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史迪威將軍協助中國政府和人民,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詳細]
重慶羅漢寺
  羅漢寺坐落在渝中區民族路,是全國漢族地區重點佛教寺廟之一。重慶市佛教協會設于此。羅漢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羅漢洞而建。《蜀中名勝記》載:“治平寺……有羅漢、先天二洞,皆古洞!绷_漢寺內長20多米的古佛巖,存有宋代摩巖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臥佛涅像(俗稱“睡佛”)、觀音像和供養人像等,風格頗近大足寶頂山石刻。羅漢寺大雄寶殿中有許多佛教藝術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釋迦佛的16位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銅鑄像,緬甸的“釋迦牟尼成道玉佛”,臨摹印度壁畫“釋迦牟尼離宮出家圖”等。寺內藏經樓收存的大藏經、梵文和藏文經典,以及古籍字畫等,大多為唐、明兩代瑰寶。羅漢堂內造像總計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細膩精巧、神態逼真,常有善男信女至此,默數羅漢……[詳細]
四川革命先烈紀念碑
  四川革命先烈紀念碑坐落于渝中區新華路人民公園內。渝中區人民公園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大眾休閑場所,紀念碑就建造于公園最高處的一塊平地上。碑體周邊綠樹環抱,雀鳥輕啼,幽靜中透出幾分肅穆。“黃花崗72烈士”中,有三位四川籍人士,分別是喻培倫、饒國梁和秦炳。為紀念他們在黃花崗起義中舍生取義的英勇事跡,于1946年2月建造了四川革命先烈紀念碑。紀念碑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全部為上等青峽石建成。全碑由碑帽、碑身、碑座、碑臺四部分組成,通高7.18米,正反兩面均飾滿卷云紋浮雕圖案。碑體正面鐫“喻饒秦三烈士紀念碑”九字,碑身背面鐫碑文26行,主要敘述烈士革命事跡。她是舊民主革命時期那段歷史的重要見證。百年滄桑,中華巨變。如今,來到碑體前,透過歲月斑駁的痕跡,穿越歷史的時空,依然能讓人感受到這些愛國志士的浩然正氣。……[詳細]
鄒容烈士紀念碑
  鄒容烈士紀念碑,坐落在今重慶市渝中區南區公園內。該碑是國民黨重慶市黨部根據1941年召開的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決定建立的。碑由漢鴻順營造廠承建,于1946年1月26日動工,同年6月29日落成。碑為八角形塔式,石碑通高5.5米,碑身高3.52米,碑的東、南、西、北四面,均鐫有“鄒容烈士紀念碑”七個鎏金大字隸書,八面皆鐫刻碑文。碑文是根據章太炎民國十一年(1922年)為營建上海鄒容墓所撰寫的《贈大將軍鄒君墓表》一文略加修改而成的,主要敘述了烈士生平。碑文為隸書,落款:“重慶市市長張篤倫敬立。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建國后。鄒容烈士紀念碑曾數次遭到破壞。198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對鄒容烈士紀念碑進行維修,“鄒容烈士紀念碑”重新煥發了新光。1983年12月1日……[詳細]
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
  時代:1938-1947年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地區:重慶市渝中區批次:第七批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是一座仿巴洛克式建筑,磚木結構,坐北朝南,二樓一底,樓寬23.3米,進深24.7米,樓高19.4米,共有房屋19間。它原是重慶德國天主教堂,現為中共重慶市紀律檢察委員會辦公樓;怡園是一座哥特式磚石城堡,外面是全石砌成,二樓有一個半圓臺,三樓有一個小陽臺,都面臨四新路牛角沱大街。該樓有一層是地下室,一樓一底,共三層16室。曾為宋子文公館?谷諔馉巹倮螅瑖-事談判期間,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調處停戰期間居此;康心遠公館為康心遠所建,建筑面積573平方米,歇山單檐磚混結構,共三層。二樓外廊為回廊。屋頂仿民族傳統的建筑形式,檐角起翹,近似傳統復興風格的建筑形式?箲饡r賀耀祖、邵子力曾借住。19……[詳細]
中國共產黨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舊址
  中國共產黨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舊址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二府衙街70號,是一幢中西式磚木結構建筑,坐西向東,二樓一底,總建筑面積165.6平方米。1925年,根據中共中央“要在四川建立黨的正式領導機構”的決議,由楊闇公、吳玉章負責籌備建立黨組織的工作。1926年2月底,經黨中央批準,中共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簡稱“中共重慶地委”)成立。之后,楊闇公、吳玉章、童庸生等領導中共重慶地委勇敢地承擔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順應大革命時期國共合作的大趨勢,與國民黨左派密切合作,廣泛開展反帝反封建群眾運動,實現了黨對四川革命運動的統一領導,從而使重慶成為四川革命運動的中心。中共重慶地委發起領導的“瀘順起義”,不僅有力配合了北伐,更是我黨獨立掌握革命武裝舉行起義的一次勇敢嘗試。該舊址同時也是楊闇公舊居。中國共產黨重慶……[詳細]
重慶巴曼子墓
  介紹 俗稱“將軍墳”,坐落在渝中區七星崗蓮花池旁。墓地為拱形石洞,面積約20平方米。墓由石條砌成六角形,棱高約1米。頂為圓形,以三合灰封砌。 正面嵌青峽石碑,現存墓碑為民國初榮縣但懋辛題,曰“東周巴將軍曼子之墓”。巴曼子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巴國的將軍。據《華陽國志?巴志》載:東周末期,巴國將軍曼子求楚國出兵平內亂,許諾以三座城池相謝。亂既平,巴曼子不忍國家割讓城池,“乃自刎以頭授楚使”,請向楚王致歉。楚王感動,“以上卿禮葬其頭”,巴國“亦以上卿禮葬其身”。有詩贊其事曰:“刎頸高風懸日月,存城舊事邈山河”。巴曼子墓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歷代皆有所修葺,F存巴曼子墓重建于1922年。  重慶渝中……[詳細]
重慶能仁寺
  重慶能仁寺處于繁華的解放碑商圈的中華路,被周圍的高樓大廈所包圍,是重慶市內唯一的一座尼姑寺廟。能仁寺原名三教堂、海云寺,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屬佛教臨濟宗派,是華巖寺大老堂上慧楷和尚的法嗣。能仁寺有四重殿寧,依次是書馱殿、觀音殿、祖堂、禪堂。1926年,能亮住持時改子孫廟為十方叢林。解放前,該寺常住尼眾10余人,信教徒眾多,常年香火不斷。直到今天,逢每月的初一、十五,寺廟會迎來眾多的香客在此燒香拜佛,同時廟里中午還供應價廉味美的齋飯供香客食用。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92號類型:古跡歷史建筑寺廟游玩時間: 建議10-20分鐘開放時間:8:00-16:30門票信息:免費開放。免費開放,游客可以自行購買香燭,香燭費用20元起![詳細]
34、巴蔓子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巴蔓子墓
  巴蔓子墓俗稱“將軍墳”,坐落在渝中區七星崗蓮花池渝海大廈下方(上海一百旁的家具店負一樓)。墓地為拱形石洞,墓長4.78米,寬5.2米,高2.6米,面積約20平方米。墓由石條砌成六角形,頂為圓形,以三合灰封砌。墓前有石砌仿木結構歇山式房蓋,正面嵌青峽石碑,現存墓碑為辛亥革命元老但懋辛題,曰“東周巴將軍蔓子之墓”。墓室及墓碑等風化現象嚴重。隱約能看出墓呈六邊形,全部石封。正中墓碑上篆書東周巴將軍蔓子墓,上款中華民國十一年二月吉旦,下款榮縣但懋辛題。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時期,有本《蜀中名勝記》上這樣描述墓室所在的七星崗:“郡學后蓮花壩,有石磷石虎,相傳為巴王冢!焙髞戆l現了一些隨葬物品,證明埋葬的不是國王,而是將軍,因此這里也被老百姓叫做了將軍墳![詳細]
張培爵烈士紀念碑
  張培爵,字列五,號智涵,1876年(清光緒二年)生于榮昌縣榮隆場,幼時入私塾,23歲中秀才,1906年加入同盟會,后為四川反清獨立運動領導人之一,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張培爵任中國人在重慶辦的第一所學校--重慶府中學堂學監,推翻清朝統治前,做義軍軍運、交通、聯絡工作,蜀軍政府成立后,張培爵任都督。1912年4月25日,應四川軍政府邀請到成都共圖新治,就任四川軍政府副都督,不久,被袁世凱調到北京,加以軟禁,同年被害,終年36歲。1943年3月29日,在重慶國民政府大禮堂舉行了鄒容、張培爵二烈士紀念碑奠基典禮大會。“張培爵烈士紀念碑”出自但懋辛的手筆。……[詳細]
國民參政會舊址
  在中華路174號有一座二樓一底的西式磚木結構建筑,它便是國民參政會舊址。國民參政會是抗日戰爭時期由國民黨、共產黨及其他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組成的全國最高咨詢機關。1938年7月6日,國民參政會一屆一次會議在武漢召開,隨后遷往重慶。1946年四屆二次會議后,參政會隨國民政府遷回南京,1948年3月宣告結束。前后歷時十年,共召開四屆13次大會,提出各種建議案多達2600余件,其中有11次會議都是在重慶舉行。國民參政會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國共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其前期對于團結全國人民,推動全面抗戰起到了積極作用。2013年5月,國民參政會舊址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山醫院舊址
  國民政府-、-及蒙藏委員會舊址這里是中山醫院,曾經是1935年成立的民營義林醫院。義林醫院的創始人李義銘,華西大學醫科部首屆外科畢業生。義林醫院大樓是李義銘仿造華西大學的一幢大樓而建,為當年重慶三幢最高建筑之一。中式的飛檐屋頂、西式的弧形門窗,中西合壁的風格成為那時重慶的標志性建筑。1937年抗戰爆發,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便將這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征為-、-等辦公之用。重慶大轟炸時,民國政府文職機關遷到鄉下,衛戊司令部又進駐了義林醫院大樓?箲饎倮螅摯髽峭诉給醫院。解放后不久,該醫院成為公立醫院,直到現在![詳細]
重慶市關岳廟
  重慶關岳廟原位于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建設公寓,始建于明神宗年間,原廟規模宏大,共有大小殿堂36間,其中有三重大殿,正殿供奉著高約3米的關帝銅像(現在三峽博物館內),后殿供奉岳飛,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供奉關羽、岳飛像,是川渝地區有名道觀。明末失火被毀,清康熙年間,由總督李國英恢復重建,1914年奉大總統令將岳飛像請入,改名關岳廟。原關岳廟是道教全真派十方叢林,也是川東道教活動中心。民國時期,巴縣道教會、重慶道教會、四川道教聯合會會址都設于此,成為重慶地區有重要影響的著名道觀![詳細]
重慶交通銀行舊址
  交通銀行舊址,位于重慶市渝中區打銅街14號,原為交通銀行重慶分行的辦公地。該建筑方向為坐北朝南,為鋼筋砼與磚石木混合結構,地面五層,局部六層,面闊22.1米,進深24.5米,共有57間房屋,建筑面積29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625平方米,為巴洛克式風格,內外裝飾富麗堂皇。該建筑建于1935年底,1937年底被交通銀行購得,此后作為交通銀行重慶分行的辦公地址。2013年,交通銀行舊址作為“重慶抗戰金融機構舊址群”之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重慶蘇聯大使館
  重慶蘇聯大使館位于渝中區枇杷山正街104號舊址,時代為1938-1946年。在渝中區枇杷山正街,現在的第三人民醫院內,有一棟爬滿青藤的小洋樓,樓體有著美麗的石膏門楣與窗楣,藍、綠、黃、銀四色配搭的窗戶玻璃,透出異域風格。這棟建筑就是重慶珍遺的抗戰遺跡——前蘇聯大使館。這棟四樓一底的歐式仿巴洛克不對稱別墅,見證了抗戰期間,中國和前蘇聯的深厚友誼。2000年,重慶蘇聯大使館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久 | 中文字幕欧美中日韩精品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色五月激情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