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 > 房山區旅游

房山區文物古跡介紹

唐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墓
  唐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及夫人合葬墓,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唐代,位于北京市房山區長溝鎮墳莊村西北,2012年考古發掘。墓地坐北朝南,全長34米,由斜坡墓道、墓門、前庭、前甬道、耳室、壁龕、主室、側室、后甬道及后室組成。墓壁繪制大量精美壁畫,出土劉濟及夫人張氏兩方墓志、須彌座彩繪石質棺床、彩繪文武官俑、陶瓷器、玉器等隨葬品。是北京現存等級最高的唐代墓葬之一。……[詳細]
房山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位于房山云居寺石經山雷音洞上面,建于唐開元十八年(740)。 金仙公主塔坐北朝南,通體高3.5米,全部采用漢白玉石精制而成。基座由塊石砌壘。中間用4塊厚板石組成方形佛龕,正面設券門。門兩側各有浮雕金剛力士一尊。自門向里,對面石壁上又呈現出一組浮雕,釋迎牟尼端坐中間,兩側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層疊澀檐,塔上有銘文。……[詳細]
竇店土城
  竇店土城是我市保留較完整,遺跡較多的一座古城(戰國到西漢),對研究北京歷史地理有重要的資料價值。為北京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竇店土城遺址位于房山區竇店鎮,始建于漢代。城呈長方形,分內城、外城兩層。外城東西長約1400米、南北寬約800米,城墻僅南、東、西三面尚斷續殘存。在南、東、西三墻中各有一門。小城在大城西北,呈長方形,東西長400米,南北寬300米,其西城墻借用大城墻。現僅存南、西兩側殘城墻。……[詳細]
環秀禪寺
  環秀禪寺為房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青龍湖鎮曉幼營村,建于明成化年間(1465-1487),現存一進殿宇。2018年對該寺正殿進行過修繕,對遺址環境進行了清理保護。寺坐北朝南,占地約5畝,有山門、正殿和配殿。山門與配殿已不存在,僅存正殿。正殿為三間無梁殿建筑。面闊12.30米,進深二間9.30米,灰筒瓦歇山頂,前有月臺,漢白玉石拱券門窗,門寬1.90米,高2.40米;窗高1.25米,下寬1.27米。券面浮雕花卉、八寶及動物等。門窗內為長方形。窗子上端有0-,四周雕刻八寶圖案,并刻有梵文。門內側為長方形,頂上有0-,也雕刻有八寶圖案,并刻有梵文。殿內正面開佛龕三個,均嵌漢白玉石券,三龕大小一致,各高1.60米,下寬1.28米,每龕頂端還有一個0-,每龕周圍雕有八寶圖案,內龕下端為石質須彌……[詳細]
房山呂祖廟
  呂祖廟隨山勢而建,前低后高。廟為清代晚期典型的三合院形式,占地為438平方米,南北稍長,東西較短呈長方形。大殿內供奉著呂洞賓等泥塑彩繪神像。院內尚有3座殘碑。中軸線四進院落。位于密云縣古北口鎮河西村北萬壽山上。與古北口鎮只一水之隔。 修建于明代成化年間,原名慈云寺,是佛教寺廟,寺內供奉觀世音菩薩。清末宣統年間,道人郝祥麟重修,改慈云寺為道觀呂祖廟。 景點位置北京市房山區坨里鎮大南山谷內……[詳細]
房山應公長老壽塔
  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韓村河鎮天開水庫東側臨水庫大壩處,為游覽上方山的必經之路。這里原是幽燕巨剎六聘山天開寺的塔院,僧塔林立,埋葬著天開寺的歷代高僧。據文獻記載,天開寺始建于東漢,盛于遼,廢于金季兵燹。元代至元年間全面恢復,擴大了舊有規模,明末以后,天開寺開始衰落,現寺廟建筑均已無存。應公俗姓趙,名譜應,為遼代天開寺的首任住持,至元年間重修天開寺的一代高僧,應公長老壽塔為應公埋骨之處。該塔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二月,南向,為六角五級密檐塔,通高12米,須彌座上砌三重仰蓮,柱形塔身上面開拱門,門楣嵌石額,上 書-“應公長老壽塔”。東南西南兩面置假窗,假窗上有掛落。塔身之上為五級密檐。各層檐下,均有磚制仿木斗拱。無塔剎。……[詳細]
房山嚴行大德塔
  嚴行大德塔位于房山區長溝鄉西甘池村,建于金代。塔為六角形七級密榴塔,全部漢白玉石雕砌,南向,通高5.53米。塔基為六角形須彌座,高1.3米,塔身由蓮花座承托。塔身高1.43米,每面寬約41厘米。正南面楷書“嚴行大德靈塔”。上部為七級密檐,高2.8米。各層檐頭雕出瓦當。嚴行大德塔建于金代。位于在房山長溝鎮西甘池村附近,塔其實已經出了村子了,在西北方向一座小山坡上的樹林里。為六角形七級密榴塔,全部漢白玉石雕砌,南向,通高5.53米。塔基為六角形須彌座,高1.3米,塔身由蓮花座承托。塔身高1.43米,每面寬約41厘米。正南面楷書“嚴行大德靈塔”。上部為七級密檐,高2.8米。各層檐頭雕出瓦當。塔剎為仰蓮托寶珠。1986年對靈塔進行了整修,并在塔的四周砌了磚臺。景點位置北京房山區長溝鄉西甘池村……[詳細]
房山張坊村塔
  介紹:張坊村塔位于房山張坊村。遼天慶六年(1116)始建。塔為八角形五級密檐石塔。通高6米。塔座分上、中、下三層:上部是圓形的石雕仰蓮托,中、下部為兩層須彌座,周身浮雕人物、動物圖案。塔的中部是獨石制就的八角幢身,因上面刻有-,所以俗稱“經幢”。景點位置北京房山區張坊村……[詳細]
房山常樂寺
  常樂寺位于房山區青龍湖鎮常樂寺村,坐落于明代司禮太監王安龐大的墓地中,地域開闊,有林有園。始建于遼壽昌年間,現在的建筑是明代重建的。明代重建的常樂寺有四重殿宇,前有山門,四周有院墻。清民國曾進行過修繕。現存東西山門兩進殿宇,東、西、北三側圍墻。坐北朝南。占地約9000平方米。高達7一8米的石砌圍墻呈半圓形,南側,東、西兩側各有過街樓。今只存第一進、第三進殿。……[詳細]
房山新洞人遺址
  介 紹 新洞人遺址在周口店龍骨山東南角。1973年發現,是一處有價值的古人類遺址。 洞里發現牙齒一枚、石器和大量動物化石。牙為成年個體左上牙,因多熟食,比中國猿人牙小,但比山頂洞人牙大,牙根也長。經科學測定,距今約10萬年,介于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之間,稱“新洞人”。房山房山……[詳細]
良鄉多寶佛塔
  良鄉多寶佛塔位于房山區良鄉鎮東北的燎石崗上,塔為平面八角形,高約36米,五級空心樓閣式,塔身第一層高大,正東南西北各辟券門,其余四面開直欞窗,檐下施隱作磚斗拱,有梯可登,四面原有佛龕,佛像已遭破壞,登塔可北望北京城,南眺涿州城,現為北京地區唯一的樓閣式塔,又稱吳天塔,現已整修一新。良鄉東關外有一座小山,為赭紅色巖石的“燎石崗”。良鄉多寶佛塔矗立在其上。良鄉多寶佛塔俗稱良鄉塔,在房山區良鄉鎮東北的燎石崗上,建于遼代。其塔高36米,五層八角,內設階梯,為樓閣式空心磚塔。塔為平面八角形,高約36米,五級空心樓閣式。塔身第一層高大,正東南西北各辟券門,其余四面開直欞窗,檐下施隱作磚斗拱,有梯可登。現存的塔為遼朝所建,塔前原來有寺廟,現已無存。四面原有佛龕,佛像已遭破壞。登塔可北望北京城,南眺涿州城。……[詳細]
房山瑞云寺
  瑞云寺為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史家營鄉曹家坊村,始建于遼或金,現存建筑為清代重修。歷代為佛教圣地,民國初年改為道觀,寺坐北朝南,占地約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門、前殿、后殿及配殿等。山門為單間無梁殿。面闊5.2米,進深2.9米,石券門,歇山頂裝飾綠琉璃吻獸,頂鋪灰瓦。門楣嵌匾,幾經更換,“瑞云觀”三字是北洋政府曹錕題寫。前殿面闊三間,9.8米,進深三間,前后出一步廊,大式硬山調大脊,頂鋪灰筒瓦,蘇式彩畫,明間四扇隔扇門,次間隔扇窗。兩側配殿各三間。后殿的殿基高2米,垂帶踏跺十一級。面闊三間,9.85米,進深三間,前出一步廊,大式硬山調大脊,頂的上半部鋪綠琉璃瓦,下半部鋪石板,蘇式彩畫,菱花隔扇門窗。大殿兩翼有耳房各三間,配殿各五間。寺后約200米處舊有塔院,已不存在,僅保存元代“故……[詳細]
北窖村娘娘廟
  北窖村娘娘廟為房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代,位于房山區佛子莊鄉北窖村,坐北朝南,正殿娘娘廟面闊三間10.06米,進深一間6.8米,前出一步廊。調大脊。檁枋和璽彩畫。鐘一口,清代,銘刻楷書“大清光緒八年建”,龍紐,口徑1米、高1.12米。一側鑄有“四季平安,萬年吉慶”。另一側為“五谷豐登,天下太平。”目前懸掛于亭內。……[詳細]
唐古城遺址
  唐古城遺址(房山)又稱東關上城。位于房山區張坊北15公里。創建于唐代。唐古城遺址面向南,三面環山。原來的墻長200米左右,寬4.4米,高約6米。殘存墻體長65米,寬4.4米,高2米左右。這座城西不遠是西關上城(關口),而在它的東南面(現在的前石門村),又是一座城(關口)。三城呈“品”字形,各據山口。景點位置北京市房山區張坊鎮……[詳細]
莊親王園寢
  莊親王園寢為清代莊親王家族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磁家務村。于2021年8月27日經北京市政府審議正式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園寢規模較大,東側現存石牌坊和石質地宮,2017年對西側進行考古發掘。莊親王園寢現存石質文物具備一定藝術價值,也是少見的清代親王家族墓地,是研究清代親王園寢制度的重要實例。……[詳細]
嚴行大德靈塔
  嚴行大德靈塔為北京市房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長溝鎮西甘池村,建于金代。為六角七級密檐塔,全部漢白玉石雕砌,南向,通高5.53米。塔基為六角形須彌座,高1.3米,塔身由蓮花座承托。塔身高1.43米,每面寬約41厘米。正南面楷書“嚴行大德靈塔”。上部為七級密檐,高2.8米。各層檐頭雕出瓦當。塔剎為仰蓮托寶珠。……[詳細]
房山鎮江塔
  鎮江塔為房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大石窩鎮拒馬河西岸的鎮江營村。鎮江塔為覆缽式石塔。建于明代,坐北朝南,通高13米。塔基為方形須彌座。束腰浮雕仰覆蓮,覆缽式塔身,正面開一龕狀門,東西南北各雕一尊佛像。塔剎為九重相輪,上承寶珠。鎮江塔造型優美,是房山古塔中的珍品。……[詳細]
周吉祥塔
  周吉祥塔位于房山區韓村河鎮孤山口村,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弘治年間,周吉祥號云端,是明英宗周太后之弟,自幼好佛,后在大覺寺剃度。周太后勸其還俗,不從,見其虔誠,遂為他建大慈仁寺,命其為大慈仁寺第一代主持及僧錄司左善世。圓寂后分別在大覺寺西南和此地各建靈塔一座。塔坐北朝南,為八角形七級密檐式磚塔。塔身南向,八角七級密檐式,磚石結構,通高18米,塔基須彌座高1米,由漢白玉砌成,磚刻束腰雕有人物花卉圖案,三重仰蓮上承塔身。塔身每角磚砌圓柱,正面雕有仿木假門,其上嵌石,楷書“僧錄司左善世欽命掌印兼敕建大慈仁寺并大覺寺開山第一代住持周吉祥大師塔”,其他面雕有假門假窗,塔身上承七級密檐,密檐采用正反迭澀法,各檐角懸掛銅鈴,塔剎磚雕蓮花須彌座上承寶珠。塔前十余米處有碑一通,題《大明左善世云……[詳細]
房山岫云觀
  岫云觀原為良鄉離宮,位于房山區琉璃河鎮琉璃河北岸。落成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四月。這處行宮是奉明世宗敕命而建成的,行宮落成不久,世宗皇帝便于行宮駐蹕。行宮坐北朝南,規模宏大,占地近百畝。中軸線主宮殿群五進規制,東有側院,西有御花園,后有菜圃。四周有高大的宮墻。最前端是一個小廣場,東西兩側各有一座高大的宮門,呈城樓狀。東接南北通衢,西望村煙曠野。小廣場正南有戲樓一座,北面為內宮門,左右門房各3間。進內宮門是一座木牌樓,北有正殿3間東西配殿5間。其后又正殿3間,兩側有便門通向后邊的院子,院子正北有涼亭一座,兩側接回廊。涼亭以北,院兩側有東西配殿各3間,正殿為皋殿,此殿略成方形,十分宏敞,面闊3間15.43米,進深3間。重檐廡殿頂,筒瓦調大脊,有吻獸,前檐為旋子彩繪。皋殿兩山東西配殿各5間。……[詳細]
60、郊勞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郊勞臺
  郊勞臺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良鄉大南關村東,乃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富德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郊南勞師而筑。據文獻記載,郊勞臺為一圓形石臺,高7尺,直徑5丈。臺北面有大理石碑亭一座,上有蓋,下有基,中有石碑,上刻乾隆郊勞詩。郊勞臺御碑亭尚存內外八根漢白玉八棱石柱,乾隆御制碑亦完好無損。遺址上,石柱成八角佇立,內柱與內柱間,外柱與外柱間,相對應的內外柱間各有一根漢白玉石梁相照。乾隆御碑坐北朝南,立于亭基北側靠近北二內柱處,御碑通體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制,碑檐碑座刻以花紋為飾,碑陽左端用漢字刊刻著乾隆二十五年(1760)御制二月二十七日郊勞出征將軍兆惠富德及諸將士禮成記事詩,為乾隆御筆。末刊乾隆帝“乾隆寶翰”等兩枚璽印。碑陽右端及碑陰用滿蒙等幾種少數民族文字分別刻著同樣的內容。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理论中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