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山西省
>
臨汾市旅游
臨汾市文物古跡介紹
山西省
翼城縣
大寧縣
洪洞縣
汾西縣
襄汾縣
永和縣
堯都區(qū)
曲沃縣
霍州市
吉縣
安澤縣
侯馬市
隰縣
浮山縣
蒲縣
古縣
鄉(xiāng)寧縣
臨汾市文物古跡
臨汾市紅色旅游
臨汾市名人故居
臨汾市博物館
4A景區(qū)
臨汾市十大景點
全部
臨汾市特產(chǎn)
臨汾市美食
臨汾市地名網(wǎng)
臨汾市名人
[移動版]
101、
南撖東岳廟
始建年代不詳,正殿檐下斗栱題有“至元二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字樣。現(xiàn)存建筑獻殿、正殿為元代遺構(gòu),余皆清代建筑。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戲臺、獻殿、正殿,正殿左右各有耳殿三間,東西兩側(cè)有配殿廊房等。獻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頂部灰筒板瓦鋪蓋,檐下斗栱為四鋪作單下昂。前后檐對外敞露,檐柱柱頭之上施圓木蘭額,略加砍之而用,形狀粗獷古樸,梁架結(jié)構(gòu)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前檐插廊,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梁架徹上露明造,結(jié)構(gòu)為三椽栿前搭牽通檐用三柱。……
[詳細]
102、
金代磚墓
金代磚墓是考古工作者于1959年在山西省侯馬市西郊牛村南發(fā)掘的,當年遷移復原于市內(nèi)。 金代仿木磚墓建于金衛(wèi)紹王大安二年(1210年),即金章宗明昌七年(1196年),墓主為金代董明、董海。兩墓均為四合院形式,南廊北廳東西廂房。墓室四壁用磚雕出墓主人的家居生活情景。裝飾的花木千姿百態(tài),間有鳥雀,生動活潑。北壁雕出的五個作戲彩俑,造型優(yōu)美,頗為罕見,比如尉遲恭章鞭奪槊等刀馬人物,亦英姿勃勃。磚雕在我國歷史悠久,但宋金時發(fā)現(xiàn)很少,此磚墓對于研究我國古代美術(shù)、雕刻、戲劇等均有重要價值。……
[詳細]
103、
碧霞圣母宮
碧霞圣母宮碧霞圣母宮(第三批省保)時代:明地址:洪洞縣廣勝寺鎮(zhèn)坊堆村據(jù)碑文記載,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現(xiàn)存主體結(jié)構(gòu)為明代建筑。寺院坐北朝南,二進院布局,中軸線上現(xiàn)存木牌坊、圣母殿,兩側(cè)僅存西廂房三間,占地面積888平方米。大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殿頂飾琉璃脊獸、瓦件。七檁梁架,柱頭科七踩重翹單昂,平身科一攢。前檐明間施隔扇門,兩次間隔扇窗。殿內(nèi)設(shè)凹字形神壇,上塑圣母,兩側(cè)塑宮女及侍者像,兩山及后墻均塑有懸塑,為明代作品。……
[詳細]
104、
汾西真武祠
真武祠真武祠(第四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汾西縣姑射山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金大定年間(1161一1189年)改稱青山龍王廟,元大德二年(1298年)改稱青山廟,延祐二年(1315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均有重修,清順治十一年(1645年)創(chuàng)建真武祠,改稱真人廟,現(xiàn)存主體建筑結(jié)構(gòu)為元明清建筑。廟依山而建,中軸線建有南門戲臺、看亭、韋馱殿、真武殿、文殿、銅殿、玉皇樓,文殿兩側(cè)建有庫房院、禪院。廟內(nèi)保存有元碑1通,明清重修碑、記事碑70余通。……
[詳細]
105、
麻衣寺磚塔
麻衣寺磚塔(第三批省保)時代:金地址:安澤縣城北13公里嶺南村西2公里南山嶺上塔為八角九級密檐式磚塔,為金代建筑。塔高21.6米,第一級邊長2.45米,并鑲有石碣32塊,四面筑有佛龕。每面嵌磚雕佛像兩排,計17尊。第一級塔面與龕內(nèi)共有佛像180尊。第二級四個面嵌佛像11尊。三級四個面鑲石碣,四個面嵌佛像36尊。五六七級四個面各嵌佛像3尊,另四個面石碣上各嵌2尊。八級每面嵌佛2尊,九級無佛,全塔可看到的磚雕佛像336尊、毀壞21尊、尚存315尊。2013年5月,麻衣寺磚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06、
東許遺址
東許遺址東許遺址(第四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曲沃縣高顯鎮(zhèn)東許、靳莊、聽城三個村之間遺址由聽城村西的高阜向西、向北各延伸約1500米,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其中心位置在東許村約800米處的蘋果園附近,路旁的斷崖上仍可見到遺址殘跡。主要遺跡有灰坑、袋狀窖穴。東許遺址于五六十年代發(fā)現(xiàn),1986年夏和1995年春先后兩次發(fā)掘。經(jīng)過幾次調(diào)查,東許遺址的主要文化內(nèi)涵屬于龍山時期的陶寺文化類型,另外還有零星的仰韶時期廟底溝文化遺存。……
[詳細]
107、
小善坡古生物化石點
小善坡古生物化石點位于汾西縣邢家要鄉(xiāng)小善坡村,時代為舊石器時代,類別為石刻及其他。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00米,面積2萬平方米。發(fā)現(xiàn)有樹桿化石一個,海生軟體動物化石2處。小善坡古生物化石點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長約462米,東西長約272米,面積125714平方米。建控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南、西、北各向外延伸200米,南北長約863米,東西寬約673米,面積579942平方米。……
[詳細]
108、
橋北遺址
橋北遺址橋北遺址(第四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商、周地址:浮山縣北王鄉(xiāng)橋北村遺址位于橋北村西南0.5公里處,分布于村西、西南方向。南北長720米,東西寬1550米,呈不規(guī)則形,文化層距地表1米,厚度l——1.5米。兩個遺址區(qū)域內(nèi)有一古堡墻橫貫?zāi)媳保隙卧谀细泶竦貐^(qū),殘存長20米,中間一缺口約9米,再接殘堡墻15米;崔家疙瘩一段長30米,寬1——7米,夯土層約10厘米。主要暴露遺跡有灰坑,包含物有石斧、石鏟殘片、繩紋灰陶片及燒骨等。……
[詳細]
109、
坤柔圣母廟
介 紹: 坤柔圣母廟在山西吉縣城東北8公里謝悉村土垣上,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 明隆慶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現(xiàn)存坤柔圣母殿為元代遺構(gòu)。 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內(nèi)減柱造,四根金柱移于次間,柱頭施大雀替,額枋兩層,分置上下,形成井字形梁架。下層設(shè)抹角梁,上層施欄額和普柏坊,前后檐及兩山由爬梁承托荷載,中心由斗拱挑承著垂蓮柱,結(jié)成疏朗的藻井,結(jié)構(gòu)之奇巧,為我國古代建筑中所少見。山西臨汾市……
[詳細]
110、
金城堡遺址
金城堡遺址金城堡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堯都區(qū)劉村鎮(zhèn)金城堡村西遺址位于臨汾盆地西邊緣,西依呂梁山,汾河從其東面流過。遺址50年代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1993年全省文物普查時復查,現(xiàn)存面積15萬平方米。遺址從斷崖上觀察到的遺跡主要有灰坑及白灰面房址。遺物采集陶器以夾砂陶為多數(shù),紋飾多飾繩紋,器形主要有釜灶、盆、罐、豆、杯、鬲等。其文化面貌與特點與陶寺遺址同類器物十分相似。應(yīng)為龍山時代陶寺文化的又一處重要遺存。……
[詳細]
111、
芝麻灘遺址
芝麻灘遺址(第三批省保) 時代:舊石器 地址:大寧縣徐家垛鄉(xiāng)李家垛村季大坡村西南1公里 文化層面積約1500平方米,距地表深度0.3--10米,位于昕水河二級階地的底部,地層剖面自上而下為:(1)三疊系砂巖基座(2)礫石層 (3)砂層夾小礫石。 該遺址暴露的主要遺物,以粗壯石器和細小石器為代表,前者采自礫石層,后者采自階地頂面。共采集標本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斫器等47件。根據(jù)采集標本,可確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詳細]
112、
克難坡
位于吉縣西北30公里處,黃河中游晉陜峽谷壺口瀑布東岸垣頭,西瀕黃河,北通古賢溝,南達麻庫掌,東連南村垣,東西長約一公里,南北寬約0.5公里,是一個三面臨溝河,一面通高原的葫蘆狀獨立山梁,確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險要。閻錫山的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會等首腦機關(guān)于1940年至1945年曾駐扎在這里。閻錫山以南村音近“難存”,并意欲標榜克服困難,故改名克難城,通稱為克難坡。……
[詳細]
113、
曲沃薛家大院
薛家大院時代:清地址:曲沃縣城內(nèi)西城巷10號大院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三進四合院,占地面積1011.60平方米,現(xiàn)存建筑沿中軸線依次有:南房、過廳、過廳樓、北樓。前院均為平房,由山門、東西廂房、南房、過廳組成;中院經(jīng)過廳樓與后院相連,由東西樓、北樓組成。東西樓形制相同,面闊三間,建筑面積為91.8平方米。北樓為明三暗五的建筑格局。大院建筑中保存有精美的石雕、木雕及彩繪。2019年10月7日,曲沃薛家大院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詳細]
114、
下團柏九天圣母廟
下團柏九天圣母廟位于汾西縣下團柏鄉(xiāng)下團柏村,時代為元至清,類別為古建筑。占地面積2724.3平方米。坐北面南,二進四合院布局,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建有影壁、山門、戲臺、中殿、后殿,兩側(cè)存東西配殿、東西廂房。下團柏九天圣母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因與蔣鳴龍祠距離較近,合在一起劃定)北、東、西至九天圣母廟、蔣鳴龍祠外墻為保護范圍,南至8米處影壁-及道路-。南北長約70米,東西長約30米,面積為1902平方米。……
[詳細]
115、
鄉(xiāng)寧壽圣寺
鄉(xiāng)寧壽圣寺(第六批國保)時代:金至明地址:鄉(xiāng)寧縣城內(nèi)東北部創(chuàng)建于宋皇祐元年(1049年),元明清均有修茸。現(xiàn)僅存正殿和鐘樓。正殿為宋代原構(gòu),鐘樓為元代所建。寺坐北朝南,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懸山頂。柱頭斗拱四鋪作單昂,補間斗拱明間兩朵,次間一朵,為四鋪作單昂。鐘樓創(chuàng)建于元代皇慶元年(1312年),上下二層,歇山頂。下層帶圍廊,面闊、進深各三間。現(xiàn)存結(jié)構(gòu)保留了元代風格。2006年5月,鄉(xiāng)寧壽圣寺作為金至明時期的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詳細]
116、
師村遺址
師村遺址師村遺址(第四批省保)時代:西周——漢地址:洪洞縣曲亭鎮(zhèn)、大槐樹鎮(zhèn)、蘇堡鎮(zhèn)遺址以師村為中心,東西長5公里,南北長3公里,總面積為15平方公里,有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其暴露在地表的文化層隨處可見,范村楊侯國古城遺址文化層內(nèi)發(fā)現(xiàn)有陶鼎、陶豆、陶盆、陶下水管道等;在西尹壁村古墓區(qū)盜洞內(nèi)出土有陶鼎、陶壺、陶盆及彩繪陶器等。追繳回被盜施綠釉陶樓一座、青銅平蓋四鈕鼎1件、青銅三鈕帶蓋鼎3件。……
[詳細]
117、
襄陵文廟大成殿
時代:元該廟位于襄汾縣襄陵鎮(zhèn)糧站內(nèi),創(chuàng)建于金泰和九年(實為大安元年,1209年),元大德十年(1306)重建,明清時期屢有修葺。現(xiàn)僅存大成殿一座,面闊五間,進深十椽,。歇山頂建筑。前設(shè)月臺。梁架結(jié)構(gòu)為六椽栿前后施乳栿通檐用四柱;山面梁架為十架椽屋分心乳栿用五柱。角柱升起、側(cè)角顯著。補間設(shè)斗栱一朵,斗栱為五鋪作重栱出單杪單下昂里轉(zhuǎn)出兩杪計心造。2013年5月,襄陵文廟大成殿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18、
仙洞溝碧巖寺
仙洞溝碧巖寺仙洞溝碧巖寺(第四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堯都區(qū)金殿鎮(zhèn)峪口村姑射山曾名南仙洞,唐武德元年(618年)開始修建,歷代均有修茸,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遺構(gòu)。碧巖寺分布在環(huán)形山凹中,依次有山門、二門、靠山廊、觀音閣、大雄寶殿、鐘樓、鼓樓、愿來殿、南北廂房、又一山禪院、崇道廟等建筑。大雄寶殿、觀音閣、神居洞為碧巖寺主體建筑。廟內(nèi)有佛、道、儒三教泥塑89尊,均為清代作品。……
[詳細]
119、
晉襄公墓
晉襄公墓晉襄公墓(第一批省保)時代:春秋地址:襄汾縣城西北30公里東柴村南塬上晉襄公名驩,為晉文公重耳之子,在位六年。據(jù)《史記》載,晉國建都襄汾、曲沃一帶。晉襄公陵建于襄陵縣(今襄汾縣)城北30公里(今劉莊),縣由此得名。晉襄公墓現(xiàn)存墓冢高18米,東西長40米,南北寬40米。墓南北排列有太子、太妃兩座墓冢。墓地保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墓碑一通。……
[詳細]
120、
女媧陵
女媧陵女媧陵(第四批省保)時代:唐地址:洪洞縣趙城鎮(zhèn)侯村又稱媧皇陵,始建年代無考,據(jù)《平陽府志》載唐天寶六年(747年)重修。唐以后歷代屢有修茸。女媧陵原規(guī)模宏大,建筑風格極具皇家氣派。宋代碑文載:“南北百大,東西九筵”,原有建筑現(xiàn)已不存。陵墓內(nèi)現(xiàn)存宋開寶六年(973年)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巨碑兩通,千年以上古柏三株,“補天石”一塊,以及明清時期石碑三十多通。……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臨汾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臨汾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臨汾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臨汾市A級景區(qū)名錄
·
臨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省首批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qū)
·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養(yǎng)示范區(qū)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
香蕉伊大在线中字色中文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
青青青在线视频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