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晉中市旅游

晉中市文物古跡介紹

大德恒票號舊址
  大德恒票號舊址位于祁縣昭馀鎮西大街社區居委會西大街51號。清光緒七年(1881年),喬在中堂十世孫喬錦堂開設大德恒票號,主要辦理匯兌銀票以及存款、放款業務,1934年歇業。舊址現存房屋為清代建筑,占地面積1749平方米,坐北朝南,由東西并列的三個院落組成。西院、中院為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均建有臨街鋪面、正房,兩側為東西廂房。兩院臨街鋪面面寬均為三間,進深一間,單檐硬山頂。前檐以明柱、格扇封墻,明間設門樓。東院現僅存鋪面與正房。正房面寬三間,進深一間,單坡硬山筒板瓦頂,前檐額枋以木雕、彩繪、篆書題記裝飾,門窗裝修已改。臨街鋪面面寬三間,進深一間,單檐硬山頂。明間辟為入院通道,設拱券形院門,次間為鋪面。2003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莊文廟
  金莊文廟金莊文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平遙縣城東5公里岳壁鄉金莊村西元延祐二年(1315年)創建,明萬歷、清乾隆、嘉慶、咸豐年間幾經重修,民國十一年(1922年)補修。廟坐北朝南,前后共二進院落,現存殿堂6座,占地1056.4平方米,建筑面積406.4平方米。中軸線上建筑有大成殿、明倫堂、泮池等。東西兩側為舍房。廟內最前為明倫堂,面闊三間,帶前廊,硬山頂,前院東西廂房各三間,單坡硬山頂。前后院之間有泮池,上建狀元橋,池西有廂房4間,池東有“五爪柏”1株。大成殿為清嘉慶七年(1802年)遺物,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頂。殿內有孔子及“四配”、“十哲”彩繪泥塑像15尊,為元代作品。……[詳細]
榆社崇圣寺
  崇圣寺崇圣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榆社縣城以西30公里的禪隱山坳初名崇嚴寺,又名禪山寺。創建于唐,宋嘉佑年間改名崇圣寺,南宋毀于戰火,金大定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175—1186年)重新修建,元、明、清均有修葺。寺院坐北朝南,分為上、下兩個院落,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過殿(南殿)、大雄寶殿及廂房等,寺廟西南有明代實心磚塔1座,元代石塔2座。東面有白龍廟,南面為戲臺。建筑面積1840多平方米。大雄寶殿,建于金代,元至正九年(1349年)重修。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南殿內保存有元代壁畫。寺內還保存有唐代石刻造像6尊。……[詳細]
先師廟戲臺
  東卜宜先師廟位于平遙縣卜宜鄉東卜宜村西,創建年代無考。明、清時期均有維修、補葺。2007年落架維修戲臺。2008年村民集資整修羅漢殿、關帝樓及正殿。占地面積2714平方米。坐北向南,兩進院落,中軸線上建有影壁、戲臺、過殿、正殿,兩側為經堂、羅漢殿、地藏殿、山門。戲臺建在1.7米高的磚砌臺基上,重檐歇山頂,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四周回廊,前檐明間出十字歇山頂抱廈臺口,并施垂蓮柱。磚雕一字影壁,施一斗三升斗栱,前壁面原有磚雕伎樂俑12尊,后壁面磚雕三組行龍、鳳凰、麒麟祥瑞圖案。經堂為兩層,下層為磚券窯洞3孔,上建一間雙坡硬山頂閣樓,稱為關帝樓。廟內存古柏1株。2003年1月15日先師廟戲臺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新村妙覺寺
  新村妙覺寺(第七批國保)時代:明至清地址:太谷縣陽邑鄉新村村中新村妙覺寺位于太谷縣陽邑鄉新村內。坐北朝南,原由兩進院落和一個西院組成。現存寺院一進院落,東西寬40米,南北長40米,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始建年代無考,現存建筑為明代所建,其后屢有重修,清道光二十五年(1899年)大修。妙覺寺現存僅一進院,前院的山門及鐘、鼓樓已毀。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過殿、大雄寶殿,兩側分布東西配殿、東西耳房。西院有正殿和東西耳房。大雄寶殿為明代建筑,面寬三間,進深七架,前檐有廊,懸山布瓦琉璃剪邊頂。斗栱為七踩三昂,第三踩為真昂。過殿及東西配殿亦為明代建筑,均為面寬三間,進深五架,單檐懸山頂,三踩單昂斗栱。西院位于過殿西側,中間正房面寬三間,東、西耳房各一間,單檐硬山頂,為清代所建。新村妙覺寺具有明代木構建筑……[詳細]
和順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和順縣城西風景秀麗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云龍山的北峰,占地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該寺于2008年7月開工,今年8月1日竣工,由和順縣民營企業家陳來貴投資新建。  佛光寺整個建筑遵循唐代禪宗寺院“伽藍七殿”規制,所有建筑均為磚木結構,共建有殿堂樓閣、亭臺游廊、門牌樓等28座。其建筑設計,使得群山、松柏、殿堂和景點間遙相呼應,達到了仿古建筑和自然景觀的渾然一體。  殿堂內外的浮雕和彩繪,是該寺的一大特色,充分體現了儒釋道與民俗文化的融合。一幅幅造型別致、生動傳神的繪畫和雕飾,諸如鹿鶴同春、達摩渡江、太公垂釣、天女散花等,渲染出一個個自然風情、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的主題。……[詳細]
晉中回鑾寺
  回鑾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介休市綿山鎮興地村據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碑記:原為空王靈溪寺,建于唐中年間(881-885年),唐太宗欲登山禮佛至此回鑾,唐僖宗時(873——887年)改名為回鑾寺。五代末,毀于兵火,宋初重建,北宋末又毀。金天會十一年(1133年)“仍于舊基而興新構”。現大殿明間脊枋下有“大元國至大元年(1308年)歲次戊申二十七日壬子丁未時重建”的題記。廊下有明清碑數十通,記載了明嘉靖、清康熙、乾隆時維修情況。寺坐北朝南,占地近10000平方米。現存山門、天王殿、正殿、垛殿、東西配殿、脅配殿等建筑二十余間。主體大雄寶殿為懸山造,面闊五間,進深六楹,屋面琉璃剪邊。山墻用土坯砌筑,外墻用白灰泥抹面,尚殘存繪畫痕跡。……[詳細]
東大閆墓群
  東大閆墓群東大閆墓群(第四批省保)時代:東漢地址:平遙縣洪善鎮東大閆村墓主情況不詳,墓地原有墳丘7座,占地百畝。今存封土4座,大者直徑35.4米,小者26米。2001年,高速公路建設涉及墓群東南隅的墓葬1座,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墓為并列式磚券多室墓,全長約40米,由南向北,分別由墓道、墓門、中1、中2、中3、中4室及中1左、右耳室、中2右側室和7條甬道組成。墓道呈斜坡狀,長約25米。券頂墓門上有一高大的磚墻。該墓葬規模宏大,結構復雜,在我省首次發現。墓葬被盜,出土有陶器殘片和少量紅胎綠釉陶片以及帶有紅色彩繪的盤、碗等。可辨器型有罐、盒、案、井等。另外出土玉握1件,五銖銅錢一枚。……[詳細]
89、祆神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祆神樓
  祆神樓(第四批國保)時代:清地址:介休市順城關正街東隅是原祆神廟的組成部分,樓因廟而得名,是一座門樓、樂樓與過街樓相接合的樓閣式建筑。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廟毀,萬歷年間改建為三結義廟,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又對結義廟進行重建。乾隆五十年(1786年)建祆神樓。祆神樓位居廟前,既是山門,又是點綴街心的過街樓。平面呈“凸”字形,凸出的部分為過街樓,面寬進深各三間,東、西、南三面通道,高二層,中設平座,上施重檐。樓較寬的部分下層為山門,上層為樂樓。下層山門面寬五間,進深四間,周設圍廊,空間敞朗,山門腰間平座與過街樓平座銜接,上鋪樓板,形成向廟內獻神演戲的樂樓。樂樓居于山門門庭上部,樓身兩側設八字影壁,樓上部重檐,加上腰間平座勾欄實為四層。樓內四根通柱直承上層梁架,……[詳細]
90、榮華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華寺
  榮華寺榮華寺(第三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和順縣城南10公里的東喂馬村西寺創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碑文載,宋元祐八年(1093年)己有寺院,明嘉靖四十二年(1545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現存為明清建筑。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軸線上自南而北建有山門、正殿。山門兩側建有鐘鼓樓。院內東西兩側建配殿各五間。正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建,石砌臺基,高0·65米,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殿內石佛3尊,呈一字形排列。佛均站姿,砂石質,其造像手法和風格上應為南北朝時期作品。寺內還保存有明代碑碣各1通,清代殘碑10通。……[詳細]
介休后土廟
  介休后土廟(第五批國保)時代:明、清地址:介休市廟底街后土廟始建年代無考,據明正德十四年重建碑記載: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皆重修之。可見后土廟之創建當早于北魏,歷經各代重修,現存規模為明正德年間擴建。三清觀系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增建,明清重修,余皆為明清建筑。后土廟坐北朝南,總占地919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后土廟、呂祖廟、關帝廟、土神殿等。主體建筑獻樓、戲樓與三清樓組合聯結為一體,結構精巧,堪稱明清樓閣式建筑中罕見之精品,而廟西區呂祖、關帝、土神三廟和三連臺之建筑形制,更為國內所罕見。三清觀內保存有明代《萬圣朝元》千尊彩塑,陣容浩繁,蔚為大觀,是一部匠心獨運群雕壁塑完美結合的道教神祗體系。后土廟所有建筑均飾以精致華美之琉璃,燒造技術和造……[詳細]
92、龐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龐宅
  龐顯貴故居龐宅位于平遙古城東南頭門街99號,為平遙縣票號“福興隆”的經理龐顯貴之宅,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宅院為清代風格,“福興隆”票號即現南大街路西醫藥門市部。龐宅坐北朝南,二進院,有房屋22間。……[詳細]
93、圣果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圣果寺
  圣果寺位于太谷縣北洸鄉中咸陽村西。據碑記載,北漢廣運三年至宋雍熙三年(976-986)創建,清乾隆五十年(1785)、道光十年(1830)重修,現存為清代遺構。占地面積1460.3平方米。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有山門,石牌坊和正殿,兩側有鐘、鼓樓及東西廂房、配殿、碑廊。正殿建于0.6米高的石砌臺基上,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單檐硬山頂,六檁前廊式構架,斗拱三踩單昂,麻葉形耍頭,前檐各間均施四扇六抹隔扇門,殿內兩山及后墻存清代工筆重彩壁畫75平方米;寺中軸線建四柱三門石牌坊,雕刻精細做工考究,保存完好。寺內存清代維修碑6通,漢槐1株。2003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昔陽臥佛寺
  臥佛寺臥佛寺(第三批省保)時代:元地址:昔陽縣城東40公里的孔氏鄉孔氏村西3公里據寺內《重修臥佛巖記》石碑載:“元至正年間鑿石佛,長數丈,臥于巖下。明嘉靖四年,道人王續綿募捐主持,創建大殿四楹,刻石為佛者三,菩薩二、羅漢者三十有六,經始于正德庚午正月,落成于嘉靖壬午十月。”現存臥佛寺為一天然巖洞,從東向西,寬36米,深34米,高20米。洞后壁鑿一臥佛,身長5.2米,肩寬1.4米,螺紋內髻,面相方圓,高鼻大耳,身著袈裟,右臂上曲托頭成臥狀。另有二十余尊石雕像均缺臂少頭,面目全非。木構建筑也蕩然無存。洞內存有石碑2通,其中一通是明代吏部尚書喬宇撰文。……[詳細]
靜升村王家祠堂
  靜升村王家祠堂位于靈石縣靜升鎮靜升村中。為旌表王氏家族第十五代后裔王夢鵬建,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12.7平方米。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建石牌樓、大門、正堂,東西兩側建碑廊。正堂分上、下兩層,下層為3孔磚券窯洞,前出廊;上層祭祖堂為木構建筑,面寬五間,明間前出四角亭,內有新塑像5尊,前檐檐下設木構圍欄。牌樓為四柱三門石砌牌樓,仿木構歇山頂,前、后設夾柱石。明間石匾內書“孝義”,兩次間石匾分別書“言坊”、“行表”。整座牌樓鏤空雕刻,造型精美,保存完整。院內碑廊內現存石碑7通、石碣1方。2003年公布為晉中市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靈石后土廟
  靈石后土廟靈石后土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地址:靈石縣城東12公里的靜升鎮靜升村據正殿懸梁記載,元大德八年(1304年)七月十四日重修,現僅存獻殿和正殿。總占地面積1088平方米。廟坐北朝南,單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僅存獻亭、大殿,建筑面積421平方米。獻殿平面方形,單檐歇山頂。四向敞朗,覆盆式柱礎,檐下斗栱密致,為七踩三下昂,斗栱里轉承井口枋、抹角梁形成斗八藻井。大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布灰瓦頂,殿內梁架五架梁對前后單步梁通檐用四柱,外檐斗栱為三踩單下昂。廟內現存明正德五年(1510年)碑1通、清乾隆四十六年(1718年)碣1方。……[詳細]
介休五岳廟
  介休五岳廟介休五岳廟(第六批國保)時代:清地址:介休市城內東大街草市巷創建年代不詳,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是一處建筑宏偉的道教古建筑群。廟坐北朝南,總面積為2158平方米。現存建筑有臨街影壁、八字影壁、山門、戲樓、鐘鼓樓、正殿、獻殿、東西配殿、后寢殿等。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硬山頂,殿內明間金柱上有“二龍戲珠”懸塑。獻殿平面呈“凸”形,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出單檐歇山頂抱廈。廟的山門、戲樓、鐘鼓樓三座建筑屋面結構組合連接,為一座三位一體的建筑。五岳廟的建筑頂部脊飾全部以孔雀藍為主調的琉璃飾件裝飾,色澤純正,造型優美,均為當地燒造。……[詳細]
榆社石塔
  石塔石塔(第二批省保)時代:北齊地址:榆社縣城西北40公里楊家溝村西果老峰據傳此地為張果老得道之處,故名果老峰。峰頂有石槽,半山之中有直徑約10米的凹地,名為驢打滾。石塔建在峰頂之上,塔身呈方形,通高3.53米,由整塊麥礬石鑿成,束腰厚10公分,頂略平,分為四層,每層四面雕龕,龕內雕有佛、菩薩、弟子像數尊(自上而下,南北向為三、三、二、五尊,東西向為三、三、三、五尊)。除侍者外均置于平臺之上。石塔四周有巨石三塊,西北一塊高2米,長2.5米,一側刻有“僧皇”二字。一側刻有“大齊天統三年四月州日立”等。是研究北齊雕刻和建筑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詳細]
壽陽普光寺
  普光寺普光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清地址:壽陽縣西45公里處的西洛鎮白道村始建年代無考,主要建筑包括正殿、東西配殿、東西廂房、東西耳房等,現存建筑21間,布局規整,中軸線對稱,總占地面積約1100多平方米。正殿為宋代早期建筑,東西配殿為明代建筑,其它建筑為清代建筑。正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2.92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4.1米,平面近方形。進深大于面闊,這種布局尚屬少見。柱頭斗栱為四鋪作單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前后搭牽用四柱。內壁壁畫共三層,中間一層為明代所繪,底層尚不知何時代,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其結構形制和用材規范上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點。……[詳細]
集廣何氏宗祠
  集廣何氏宗祠位于靈石縣靜升鎮集廣村西。該祠創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清光緒十三年(1887)曾予修葺,現存為清代建筑。占地面積953.7平方米。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戲臺、過廳、正房,兩側有碑廊、廂房、耳房。正房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頂,四檁前出廊式構架,明間設四扇六抹隔扇門,次間設檻窗。過廳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戲臺兼作大門,單檐硬山頂,四檁后出廊式。東西兩側建有廂房4棟,均為單坡頂。2005年村委與社會各界人士集資50余萬元全面維修何氏宗祠。祠內現存石碑4通、石碣1方。2003年公布為晉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 日本国产中文字幕 | 色8欧美日韩国产无线码 | 在线永久免费看AV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