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山西省
五臺縣
代縣
原平市
忻府區
繁峙縣
寧武縣
定襄縣
神池縣
五寨縣
河曲縣
岢嵐縣
偏關縣
靜樂縣
保德縣
忻州市文物古跡
忻州市紅色旅游
忻州市名人故居
4A景區
忻州市十大景點
全部
忻州市特產
忻州市美食
忻州市地名網
忻州市名人
[移動版]
261、
五臺山慈福寺
五臺山慈福寺,位于五臺縣臺懷鎮東莊村西約300米。坐北朝南,東西長85米,南北寬155米,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 據正殿題記載,清道光元年(1821)重修。除山門為新建外,現存建筑均為清代遺構。五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和藏經閣,兩側為配殿、耳殿。寺內存宋代及清代塑像10尊,民國碑7通。1988年7月,五臺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62、
代縣隆興寺
隆興寺,位于代縣峨口鎮富村下新街。創建年代不詳。據戲臺匾額題記載,清雍正九年(1731)重修,現存為清代遺構。坐北向南,占地面積1510平方米。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戲臺、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正殿磚砌臺基,基寬15.6米、深8.1米、高0.25米。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單檐硬山頂,六檁前廊式構架,前檐明、次、稍間施四扇六抹格扇門。1984年,代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63、
忻州崇明寺
崇明寺,位于忻府區合索鄉溫村中。坐北向南,東西107.5米、南北125米。據碑及正殿脊檁題記載,創建于唐初,清康熙十六年(1677)、嘉慶二年(1797)重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現存正殿、戲臺為清代遺構。關帝殿為1990年新建,正殿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前部出廊,懸山頂。寺內存明、清石碑16通,經幢3幢。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64、
古城關帝廟
古城關帝廟,位于五臺縣臺城鎮古城村西側。始創年代不詳,現存建筑為清代。坐東向西,占地面積6915平方米。北殿為關帝殿,磚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五椽, 單檐懸山頂,前檐三間均安四扇六抹回紋隔扇門。殿內神臺之上有5尊彩塑像,兩側及后墻懸塑三國演義故事。殿前有石碑1通,文字不清;走廊有清代石碣1方。正南方有戲臺1座,面三間,深四椽,卷棚頂。1985年7月,五臺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65、
護寧寺
護寧寺護寧寺(第四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偏關縣天峰坪鎮寺溝村創建年代不詳,寺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依地勢而建,主要建筑有正殿、南殿、東西配殿、痘神廟、山神殿、文昌閣、關帝廟、地藏殿、羅漢殿、比丘廟等。其中南殿、正殿為元代遺構,余皆明清所建。南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斗栱四鋪作單下昂。正殿為寺內主體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明間稍寬,斗栱為五鋪作雙下昂。……
[詳細]
266、
居士山北堡址
居士山北堡,位于定襄縣南王鄉堯頭村西約1000米居士山。創建年代不詳,現存主體結構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東西寬18米,南北長21米,占地面積378平方米。堡平面呈方形,正面建石砌窯洞3孔,上懸“觀音殿”匾額,東西兩側各建石窯洞1孔,分別為關帝殿和雷公殿,正面石窯洞上建木結構大雄寶殿,面寬三間,前辟廊,單坡硬山頂。2004年民間集資進行了維修。2003年定襄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67、
神池烈士陵園
神池烈士陵園,位于神池縣龍泉鎮舊堡村環城旅游路北100米處。為紀念革命先烈,始建于1954年,1967年7月重建時從舊址縣城東三道街搬往現址。陵園占地面積777平方米。園內陳列有從紅軍時期至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烈士711人,其中軍隊系統648人,地方系統63人。當院建六角攢頂飛檐碑亭1座,碑亭中西立六棱石制紀念碑6通。1987年,神池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被縣政府確定為中小學生德育基地。……
[詳細]
268、
作霖寺
作霖寺,位于忻府區合索鄉南營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積876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文殊殿題記載,明弘治十年(1497)和清代均有重修。一進院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有過殿、文殊殿,為清代遺構。文殊殿石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前檐斗栱五踩雙昂,裝修不存。過殿面寬三間,進深三椽,懸山頂。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69、
棗林遺址
棗林遺址,位于代縣棗林鎮棗林東村東約200米處。東西約800米,南北約600米,分布面積約48萬平方米。遺址地處滹沱河支流胡峪河兩岸臺地, 地勢開闊平坦。文化層厚0.3~1米,采集有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片,器表飾有繩紋、籃紋和戳印紋,可辨器形為甕和鬲;東周時代的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片,器表飾有繩紋或為素面,可辨器形為盆、罐和鬲。1984年,代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70、
赤土溝堡
赤土溝堡,位于代縣上磨坊鄉赤土溝村中。平面呈長方形,東西55米,南北65米,分布面積3575平方米。四面墻體斷續殘存,東墻殘長65米,南墻殘長25米,西墻殘長10米,北墻殘長46米,基寬1.2~2.1米,頂寬0.3~1.2米,殘高1.6~3.6米。墻體土質夯筑,夯層厚0.1~0.16米。屬明代遺存。為縣境內三十九堡十二聯城之一。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71、
代縣妙覺寺
妙覺寺,位于代縣上館鎮東關村中。據寺內鐘銘記載,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代、民國多次修繕。坐東向西,占地面積669平方米。 寺內現僅存大雄寶殿為明代遺構,余皆為新建。大雄寶殿石砌臺基,基寬11.4米、深9米、高1.2米,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頂,六檁前后廊式構架,前檐明、次間施四扇六抹格扇門。寺內存明代鐵鐘1口。1984年,代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72、
洪福寺磚塔
洪福寺磚塔洪福寺磚塔(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代縣峪口鄉峪口村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為八角五層五檐樓閣式磚塔,通高18米。塔基為方形石砌須彌座,由三部分組成:底層為石條砌邊的正方體;中層為小于底層的正方體,正南面開券洞門,踏旋轉樓梯可通塔頂;第三部分砌以雕花磚欄桿,欄桿內三層蓮瓣承托塔身。塔身工藝更為精湛,平面呈八角形,每層檐均磚雕仿木構椽飛、斗栱等構件。塔頂為攢尖頂。……
[詳細]
273、
繁峙永安寺
永安寺,位于繁峙縣巖頭鄉大明煙村中。原名鳳林寺。坐北朝南。南北長32.3米,東西寬17米,占地面積549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明代建筑。二進院布局,中軸線上僅存過殿、正殿。寺內原有窯樓、西貼房,現均毀。正殿石砌臺基,基高1.5米,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七檁前后廊式構架,前檐明次間施以格扇門。寺內存明崇禎十六年(1643)重修碑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74、
瓦磁地遺址
瓦磁地遺址,位于繁峙縣下茹越鄉瓦磁地村東50米的滹沱河北岸臺地上。遺址所處地形北高南低,呈緩坡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200米,分布面積4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寬1.2米,深0.8米,圜底。采集有夾砂繩紋灰陶片泥質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的鬲和戰國時期的豆。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和戰國時期的遺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75、
南村清澄寺
南村清澄寺,位于原平市崞陽鎮南村中。坐北朝南,東西長23米,南北寬45米,占地面積1035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 據梁架題記大明弘治十八年(1505)重建,清嘉慶三年(1798)重修。現存建筑為明代風格,中軸線分布有大殿、山門,兩側有鐘樓、鼓樓。大殿石砌臺基,六檁前代廊構架,進深五椽,單檐懸山頂,殿內供觀音、文殊、普賢石佛3尊,身高1.7米。鐘樓內懸掛明成化八年(1472)鐵鐘1口。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76、
南佛寺修故伽藍碑
南佛寺修故伽藍碑,位于原平市東社鎮趙村村民委員會庫房內。占地面積1平方米。青石質,螭首,方座。碑身高1.66米,寬0.8米,厚0.19米,座長0.8米,寬0.5米。唐長壽二年(693)立石。額題“為金輪圣神皇帝修故伽藍之碑”。22行,滿行36字,碑文記述了張合堡等村民修浮屠及武德年間重修伽藍之事。1974年將其移至村中保存。1981年,原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77、
程飛故居
飛故居,位于五臺縣東冶鎮槐蔭村二南巷11號。程飛,原名趙樹生,槐蔭村人,1924年生。1949年后,曾任國家外經部副部長。故居坐北向南,占地面積720平方米。早年為一進兩院,現二門和花欄墻已毀不存。磚券大門,匾書“瑞凝”,門前有石雕栓馬樁。北房面寬七間,進深五椽,硬山頂,當心間凹進,安六抹頭格扇門,原貌未改。東西配房各面寬六間,進深四椽,卷棚硬山頂。南房寬深各一間,卷棚歇山頂,斗栱三幅云,角昂龍形。……
[詳細]
278、
繁峙吉祥寺
吉祥寺又稱清涼寺,位于繁峙縣巖頭鄉大草坪村富家莊自然村東北500米處。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筑。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和喇嘛塔,東西兩側為配殿。除文殊殿為清代建筑外,其余建筑均為1985年至2009年恢復新建。文殊殿石砌臺基,基高1.2米,面寬三間,進深三椽,五檁前廊式構架,單檐硬山頂。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79、
吳家灣王氏節孝坊
吳家灣王氏節孝坊,位于寧武縣石家莊鎮吳家灣村中。坐東朝西,清代建筑。石牌坊為四柱三間無樓式。坊通高約5米,通寬約6.3米。四柱均為方形,柱腳前后設方形報鼓石,明間上方有方形石匾,周邊有火焰狀,上楷書“皇恩”,左右“日”“月”,上坊背面“貞節”,正面“和熊媲美”;下坊“處士吳毓奇妻節婦王氏坊”。次間坊上立石獅。坊上題記記載,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1984年,寧武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80、
繁峙琉璃塔
繁峙琉璃塔時代:明地址:繁峙縣巖頭鄉莊子村原屬大護國文殊寺內建筑,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動工,三十二年(1604年)完工。為八角十三層琉璃塔,高32米。底徑12米,頂徑4米。基座石砌束腰須彌式,雕仰覆蓮瓣。塔中有閣,順塔洞可上至六層。塔身外表全用黃、綠、藍三彩琉璃裝飾,以綠色琉璃為主。塔外表有琉璃佛像一萬尊,故稱萬佛塔,又名“佛像典翠琉璃塔”。2019年10月7日,繁峙琉璃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忻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忻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忻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忻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忻州市A級景區名錄
·
忻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忻州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省首批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養示范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香蕉二区
|
亚洲日韩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
|
在线看片不卡人成视频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