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忻府區旅游
忻府區文物古跡介紹
忻州市
忻府區文物古跡
忻府區紅色旅游
4A景區
忻府區十大景點
全部
忻府區特產
忻府區美食
忻府區地名網
忻府區名人
[移動版]
21、
七峰寺
七峰寺,位于忻府區董村鎮孫村村北。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542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一進院布局,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過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東西側耳殿。除大雄寶殿為明代遺構外,余皆為清代建筑。大雄寶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斗拱五踩雙昂,平身科有45度斜拱。過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東西配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2、
秦城隆福寺
隆福寺,位于忻府區秦城鄉秦城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積675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大殿脊檁題記載,明天順六年(1462)重建,清康熙十七年(1678)、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現存為明清建筑。大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斗栱五踩雙昂,前檐明間設門板,次間為直欞窗;西配殿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前部出廊。寺內存石經幢1幢,石碑1通。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3、
大佛廟
大佛廟,位于忻府區董村鎮游邀村村北濟民堡內。坐北向南,占地面積3510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濟民堡石匾記載為清代咸豐三年(1853)重修。現存千佛殿、關帝殿、黃堂殿。除黃堂殿系2007年原址重修外,余皆為清代遺構。堡門為石砌,門洞寬3米,深6米,高2.5米。千佛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板門,直欞窗,單檐懸山頂。關帝殿,單體建筑,前置牌樓門,單檐硬山頂。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4、
香泉寺遺址
香泉寺遺址,位于忻府區莊磨鎮坡頭村北約800米。建于三嵬山山腰,因其泉水而得名。坐西北向東南,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約20米。創建于唐代,唐大順二年(891)慧真法師增修廊廡、光化年間(898——901)重修,金大定二十四年(1187)、明永樂年間(1403——1424)多次增修,20世紀40年代毀,現存為明清遺址。2004年村人重建關帝殿、米勒佛洞、六角亭。遺址內殘存明清瓦礫。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5、
陳敬棠及其家族墓地
陳敬棠及其家族墓地,位于忻府區秦城鄉胡家垴村西北2000米的東西銀洞梁溝之間。陳敬棠(1872—1937),字芷莊,別號云渲野夫,嘉禾村人。民國二年(1913),當選為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七年任山西六政考核處股長,十年任山西村政處副處長,十五年晉處長,十七年任山西省政府委員。生平喜歡收集金石碑版,著有《忻縣古跡名勝詩文錄》、《秀容詩文存》、《映雪堂詩文抄》等。墓地東西40米,南北50米,分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封土夷平。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6、
忻州玉清觀
玉清觀位于忻府區三角鎮觀里村西約1000米處。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據觀內石碑記載,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明永樂年間(1403-1424),弘治十六年(1503)和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均有重修,觀內現存正殿和東西偏殿為清代建筑。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懸山頂。偏殿東西各一間為單體建筑。院內存有明、清、民國時期碑共7通。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7、
頓村溫泉度假村
頓村溫泉度假村位于忻州市區北境的秦城鄉頓村,地熱面積13平方公里,溫泉水溫50C,系含氡、氟、硫化氫、硅酸鹽等十幾種礦物質超級復合礦泉水,其泉水珍貴、奇特,礦物質豐富,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價值,被中外浴者稱為“祛病泉”、“不老泉”。神奇的水,與忻州市秀美的山、奇妙的洞珠聯璧合,形成旅游業中最富地方特色的“水連洞”格局。是一處集溫泉療養、度假、旅游、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保健娛樂區域,并修建有世界民族園、滑雪滑草等娛樂區。……
[詳細]
28、
忻州崇明寺
崇明寺,位于忻府區合索鄉溫村中。坐北向南,東西107.5米、南北125米。據碑及正殿脊檁題記載,創建于唐初,清康熙十六年(1677)、嘉慶二年(1797)重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現存正殿、戲臺為清代遺構。關帝殿為1990年新建,正殿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前部出廊,懸山頂。寺內存明、清石碑16通,經幢3幢。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29、
作霖寺
作霖寺,位于忻府區合索鄉南營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積876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文殊殿題記載,明弘治十年(1497)和清代均有重修。一進院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建有過殿、文殊殿,為清代遺構。文殊殿石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前檐斗栱五踩雙昂,裝修不存。過殿面寬三間,進深三椽,懸山頂。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30、
忻州鐵佛寺
鐵佛寺,位于忻府區高城鄉金山鋪村中。坐北向南,東西100米、南北110米。創建年代不詳,據大殿脊檁題記,明洪武二年(1369)重修,清代屢有修葺,現存大殿為明代遺構。大殿石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斗栱一斗二升交麻葉,前明間設板門。近年村人又在廟內修建龍王殿、僧房各一棟。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31、
忻州五岳廟
五岳廟,位于忻府區曹張鄉令狐莊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積890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正殿脊檁題記載,清咸豐二年(1852)重修。一進院布局,現存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七檁前廊式構架,斗栱三踩單昂,明間設板門,次間為直欞窗。東西配殿面寬三間,進深二椽,懸山頂。廟內村清代功德碑1通,古松1株。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32、
忻州泰山廟
泰山廟,位于忻府區秀容街道西街村財神廟巷18號。坐北向南,東西33米,南北63.6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明清時代遺構。中軸線上現存有照壁一座,系磚雕建筑,長9.2米,高5米,厚0.9米。大殿一棟為明代所建,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七檁后廊式構架,斗栱三踩單昂。右側鼓樓一座,十字歇山頂,為清代建筑。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33、
忻州財神廟
財神廟,位于忻府區南城辦事處西街村財神廟巷。坐西向東,東西長55.6米,南北寬25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為清代遺構,2007年對過殿、鼓樓、大殿進行過維修。中軸線上現存過殿、大殿、兩側存有鼓樓、偏殿。過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卷棚頂懸山式。大殿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五檁后廊式構架,斗栱三踩單昂。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4、
韓溝墓葬
韓溝墓葬,位于忻府區豆羅鎮韓溝村西500米處。墓地坐北向南,東西10米,南北20米。封土堆直徑3米,高0.5米。傳說墓主人為韓獻子,名厥,春秋時晉國司馬,參與晉景公對楚、齊作戰有功,晉置六卿,厥為六卿之一,與公孫杵臼同救趙氏孤兒。墓前有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墓碑1通。1981年鉆探,無穴,為疑冢。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5、
楊胡岱岳廟
岱岳廟,位于忻府區奇村鎮楊胡村南約1000米處。坐北向南,占地面積4395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獻殿、大殿為清代遺構,余皆為新建。大殿石砌臺基,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七檁前后廊式構架,斗栱五踩雙昂,前檐明、次間設四扇六抹三交六斜格扇門,稍間設四扇四抹格扇窗 。廟內存清代碑刻1通。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6、
福田院大殿
福田院大殿,位于忻府區合索鄉北合索村南約30米。坐北向南,占地面積192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元代重修,清嘉慶三年(1798)維修,現存為元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梁架結構為二椽栿對前后乳栿,通檐用四柱。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補間斗栱明間兩垛,次間一垛,形制同柱頭牛栱,覆蓮式柱礎。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7、
南高戲臺
南高戲臺,位于忻府區奇村鎮南高村中。坐南向北,占地面積129平方米。據脊檁題記載,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四檁后廊式架構,斗栱為一斗二升交龍頭形制。臺內中部設屏風,兩側各設一小門。后墻兩次間設拱券式窗,臺前部兩側筑八字影壁。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未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38、
岳云貴烈士墓
岳云貴烈士墓,位于忻府區奇村鎮石家莊村。坐北向南,東西30米,南北50米。岳云貴(1932—1947),解放戰爭時期為石家莊村兒童團長,1947年農歷十二月初九犧牲,年僅15歲。1949年后被追認為少年小英雄,并建立岳云貴烈士陵園。園內墓1座,紀念碑1通,紀念堂三間。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39、
蒲閣寨圍困戰遺址
蒲閣寨圍困戰遺址,位于忻府區陽坡鄉蒲閣寨村。1942年,當地軍民響應毛澤東”把敵人擠出去“的號召,對駐蒲閣寨侵華日軍進行圍困站,歷經艱苦斗爭,終于將日軍趕走。遺址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300米,分布面積30萬平方米。遺址內現存當年日軍炮樓殘跡。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縣級市)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
[詳細]
40、
金安寺
仙人洞金安寺面寬為八間14.87米,進深兩間5.45米。右壁有一黑洞,高約1米,由此可通向寺東絕壁另一小廟,今小廟已毀,僅留支撐寺廟的懸柱一根,稍有風吹動,即左右搖擺不定,當地人稱之為“扒拉柱”。據傳,此洞共有21公里長,一直通向另一座山峰的“朝陽洞”。以前曾有探險人從朝陽洞內進人,走約幾公里,因洞內陰森可怖,大蛇經常出沒,只好抱憾而歸。……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忻府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忻府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忻府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忻府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忻府區A級景區名錄
·
忻州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精品z
|
亚洲国产资源在线26u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日本中文字幕一二区视频
|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
理论片第一页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