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邯鄲市旅游

邯鄲市文物古跡介紹

  百家村西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復興區后百家村西1000米。百家村西遺址是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左權將軍墓位于邯鄲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墓建于1950年,東西寬54.05米,南北長52.5米,高6.6米。前有左權將軍浮雕頭像,頭像前面是高大碑樓。總理親筆題“左權將軍之墓”刻于漢白玉石碑正面,東面碑刻有總司令“吊左權將軍”詩,西面刻賀龍詞。墓的對面是左權將軍紀念館。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左權,湖南澧陵人,生于1905年,1924年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1925年加人中國0,1936年后任新十二軍軍長、紅十五軍軍長兼政委、紅一軍團參謀長、前總參謀長等職。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反“掃蕩”戰斗中,指揮八路軍總部機關突圍時犧牲于山西遼縣(今左權縣)十字嶺,時年37歲,安葬于涉縣石門村山麓。1950年10月左權同志靈柩由涉縣移葬于今址。左權是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將領。2019年10月……[詳細]
  晉冀魯豫軍區西達兵工廠舊址晉冀魯豫軍區西達兵工廠舊址位于涉縣縣城東南25公里的西達村西,現存窯洞和硬山布瓦磚、土、木結構廠房,二者相距百余米,呈東西分布,窯洞在東。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部的廠房為兩組相連的院落,人第一進院,大門右側為澡堂,坐東朝西,是專為當時來中國做技術指導的外國專家洗浴所用。該院落西北角處與第二進院相通,里院由南、北、東、西房約40間房屋圍合而成,為方便生產,房屋開間、進深很大。鑒于當時工廠多次遭-飛機轟炸,為便于安全生產,我軍于1947年10月開始挖窯洞,至次年春天竣工。之后全部生產設備轉入窯洞生產。窯洞全長115米,寬2.3米,高3.75米,總面積為528.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328.60平方米。有3個主道,2個洞口,內分4個車間,1處俱樂部。除后洞……[詳細]
324、風月關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峰峰風月關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黑龍洞村西,神麇山北側,座南朝北。北臨滏陽河,南靠神麇山,東為黑龍洞村,西為躍峰渠指揮部。據碑文記載,創建于唐代,明萬歷三十二年(1640年)重修和擴建。風月關又名滏口祠,其下是著名的滏陽河發源地黑龍洞,因而又稱黑龍廟。建在一石拱券上,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540.68平方米。因該廟坐落于一自然溶洞(傳稱黑龍洞)之上而得名。早在北朝時酈道元著《水經注》一書有記,記曰:“在曹魏之時這里有石銘,今不可考”。現存廟宇創建于唐代,于明代形成規模。原建筑有風月關、黑龍廟、昆山明月閣、官庭等。現存建筑為1987年落架重修。在風月關院內還有呂祖廟、關公廟、太上老君廟,其建筑規模較小。風月關石券臺基外為料石砌筑,鑒于券臺為關隘,女兒墻原為何狀已無文字可查,……[詳細]
  全國最大的墓志――何弘敬墓志銘此志置于碑林的東北處。何弘敬墓志銘為我國已出土中最大唐代墓志銘。墓志有蓋均為青石質。志蓋呈頂式,頂面邊長0.96-1.00米,底邊長1.88-1.96米,厚0.88米。頂面正中篆刻25字“唐故魏博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贈大師廬江何公墓志銘”。四周有四殺浮雕獸面及四神,四殺交角處浮雕牛,馬等動物。雕工精美、神態生動。四側邊雕刻波浪,圖案簡煉,線條流暢。墓志為正方形,邊長1.95米,厚0.53米。表石四側邊的中部雕刻花卉,供養人,上下雕刻波浪,花瓣,墓志鐫楷書60行,滿行58字,共3800字。  何弘敬,新《舊唐書》有傳。據墓志記載:“卒于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享年六十”。可知其生于永貞元年(公元805元)。何弘敬十八歲從軍,唐文宗時曾為御史中丞、御史大夫、賜上……[詳細]
  佛巖腦石佛龕佛巖腦石佛龕位于涉縣木井村,石佛龕鑿于一塊突出的青石巖上,坐北朝南,共有9龕、37尊造像。有圓拱龕、尖拱龕,最大的高1.27米,寬0.9米,內造像9尊。龕內大多為一佛二菩薩二力士、一佛二菩薩像,各龕各有特點,形態不一。除佛教造像外,還有天官、地官等民間信仰造像1龕,是反映宋代民間信仰情況的重要資料。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老爺山佛龕老爺山佛龕位于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老爺山西崖,分上下兩層,共有摩崖佛龕7個,大小造像87尊,均為北宋死棋所鑿。上層6龕,分別鑿有佛像、武菩薩等。其中北龕規模最大,為尖拱形,龕楣刻有四條翻騰的蛟龍。龕側雕菩提樹,龕內正中供釋迦牟尼立像及迦葉、阿難兩弟子。佛像之手勢、發髻等細部雕刻,比例準確,惟妙惟肖,迦葉弓背曲腰,面部瘦削,真實地表現了人物的年齡及性格特征。下層2龕,位于上層諸龕的北端,內亦為一佛二弟子像,龕側雕菩提樹及供養人。老爺山石佛龕的造像,雕鑿精細,質樸寫實,為國內宋代雕刻之佳品。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相傳邯鄲縣南呂固村是呂洞賓故鄉。在這個村東北處,有座呂祖祠。可是,1986年4月,有人在祠內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墓冢穴。經過挖掘,發現此墓和碑文記載一樣。墓是由青石砌成,形呈八卦,高3.3米。修復后的呂洞賓衣冠墓由主墓、墓道、老眼子三部分組成,整個建筑樸實肅穆。主墓由石條石板砌成,有寬厚的門,門前一對石螭把守,墓坑上入著修復好的七尺石棺,棺內有皂仙靴和寶劍,棺旁排列著威武的陶俑儀仗隊。墓道幽深,道中壁畫云遮霧繞。地面上的呈八卦形的“老眼子”十分奇特,八個面上有八個門,游人可以自由鉆入,據說鉆“老眼子”是祈求吉祥。“老眼子”內有花草和柏松,還有呂洞賓成仙時的“百字碑”。……[詳細]
  牛洼堡遺址位于武安市磁山鎮牛洼堡村東南,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磁山文化類型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面積3萬平方米,呈不規則長方形。文化層厚1.2-2米,主要遺跡有灰坑、糧食窖穴,遺物有陶器、石器等。陶質以夾砂灰褐陶和泥質紅褐陶為主,器形有口沿、陶盂、支腳。石器多為打制石器,主要采集器物有石斧、扁石球、磨棒等。遺址現為耕地。1982年7月,牛洼堡遺址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朱熹寫經碑,又名“朱子太極石刻”,位于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原碑書于南宋乾道丁亥(1167年)年,朱熹撰文書丹蔡元定刻,行書窠字體。立于常州府,即現湖南長沙市,元仁宗延祐己未(1319年)廢毀。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大名府督學畿南按照南宋傳下的“原碑”拓片重新翻刻“朱熹寫經碑”,最初鑲嵌于大名府學“明倫堂”大殿山墻上,1986年遷至今址。碑砂石質,高1.8米,寬2.9米,厚0.3米,重4.2噸,座為豐槽角基。明代畿南重新翻刻并立,碑文摘錄《易經》里一段文字,概括了宇宙間變化原理,共111資,每字16厘米×13厘米見方。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熹(1130-1200年),南宋哲學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在哲學上發展了二程(程、程頤)關于理氣關系的學說,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詳細]
331、羅讓碑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羅讓碑位于大名縣康堤口村南,立于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碑青石質,高4.20米,寬1.43米,厚0.5米。首身一體,碑首雕刻六龍戲蛛,碑額篆題“唐故御史大夫贈工部尚書長沙郡羅讓神道之碑”。碑身陽面碑文主要記述羅讓之子羅宏信代樂彥楨為魏博節度史之事。由朝議大夫、左散騎常侍公乘仁撰文,文林郎、檢校尚書鄭褒書并篆額。龜趺深埋地下。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讓卒于乾符三年(876年),此碑立于龍紀元年(889年),中間相隔13年,名為羅讓神道碑,碑卻記述其子羅宏信之戰功業績。唐昭宗因羅宏信的影響,追贈其父羅讓為御使大夫、工部尚書,并與龍紀元年(889年)為其立“羅讓神道碑”。由此可見,唐晚期藩鎮割據的事實。羅宏信,貴鄉(今大名)。任魏帥樂彥楨部將,武功、忠義過人,深得三軍擁戴,在樂彥楨兵變被……[詳細]
  固新洞陽觀固新洞陽觀位于涉縣固新村,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火焚毀,道人李平甫同年以舊址重修。洞陽觀坐北朝南,原有山門、前殿、中殿、后殿、東西配房等建筑50余間。現存老君殿(中殿)合三清殿(后殿)。老君殿懸山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梁架構造用七架大梁,梁架構件為自然材稍做加工,前檐五踩雙下昂斗拱,后檐為三踩斗拱,柱間平板枋厚重;三清殿懸山布瓦頂,黃綠琉璃瓦剪邊,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用五架梁,前檐施三踩單昂斗拱,柱子柱頭卷殺明顯,并有側腳。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崇慶寺位于涉縣井店鎮,崇慶寺建于明代,原規模宏大,局部呈標準伽藍七堂式,幾經變遷,現僅存天王殿、水陸殿、大佛殿及東西配房,占地1000平方米。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硬山布瓦頂,琉璃瓦剪邊,用柱全為小八角石柱,柱上施三踩斗拱;水陸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懸山布瓦頂,琉璃瓦剪邊,施木柱,用五架梁,檐部用三踩斗拱,門窗全為拱券式;大佛殿為寺內主體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懸山布瓦頂綠琉璃剪邊,大木用七架梁,前后檐柱為小八角石柱,柱頭、平身施三踩斗拱,明間平身科加45度斜昂,梁架結構仍保留了早期建筑的一些特點,如施駝峰、叉手、攀間等,施元、明建筑結構處理手法演變的重要實例。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河底南閣南河底南閣又稱“萬壽閣”,位于武安市南河底村東河上的一座石橋上,該橋建于清代早期,民國九年曾進行過重修,是祭祀河神的廟宇。石橋坐落于河道兩邊天然的山石之上,橋面四周為青石望柱欄板,柱頭上石獅、石猴形態各異,雕工精細。閣建于石橋中部,面闊進深各三間,重檐歇山琉璃米,建筑面積瓦頂,下層設廊,通高平方米。該建筑橋、閣渾然一體,集祭祀、交通功能于一身的建筑,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詳細]
  彭家寨遺址為新石器時代古遺址,位于復興區彭家寨村東。彭家寨遺址是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百家村西北遺址為東周 古遺址,位于復興區百家村西北。百家村西北遺址是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百家村東遺址為戰國古遺址,位于復興區前百家村東。百家村東遺址是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溫明殿遺址 為漢古遺址,位于叢臺區蔚莊村西。溫明殿遺址是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萬年遺址西萬年遺址位于武安市西萬年村,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面積約6萬平方米,保存較好,文化層最厚處約3米。從其斷崖可見灰坑等遺跡,1979年對遺址進行了試掘,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屬于磁山文化,遺物主要出土于第二層,有陶盂、石斧、礫石和獸骨等;南區屬于后崗一期文化,遺物主要出土于第三層,遺物有弦紋罐、盂、紅頂缽等。西萬年遺址遺存豐富,對研究磁山文化和后崗一期文化的關系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詳細]
  徘徊遺址徘徊遺址位于武安市徘徊村北,南為洺河北岸,遺址海拔高度358米。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主要遺跡有灰坑、墓葬等。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陶質以細泥紅陶為主,少量夾砂褐陶,器形有紅頂缽、平底碗、小口瓶、罐、盆、釜等。紋飾有弦紋、繩紋等。石器有石鏟、石磨棒等。根據遺址中遺物所表現出的文化和時代特征,徘徊遺址應為新石器時代后崗一期文化。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动图视频 |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 | 亚洲а∨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久久精品久久to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