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唐山市旅游

唐山市文物古跡介紹

喜峰口長城抗戰遺址
  喜峰口長城在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長約50公里,是明代中原通往北疆和東北邊陲的咽喉要道,因歷史久遠且從未進行過人工修復的長城原貌而聞名。由于位置險要,這一重要關口曾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曾爆發過喜峰口戰役。喜峰口是萬里長城重要的軍事關隘。八十年前,國民黨二十九軍在長城喜峰口夜襲日軍,取得了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用大刀砍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并由此誕生了著名抗戰歌曲《大刀進行曲》。喜峰口長城抗戰開始于1933年3月9日,結束于4月13日。1933年3月,日本侵略軍進逼長城,平津危急。宋哲元、張自忠、趙登禹等愛國將領率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在中共地方組織和抗日民眾的支援下,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生死搏斗,苦戰七晝夜,殲敵五千,一戰成名。喜峰口防線經歷多次……[詳細]
22、延古寺
延古寺
  延古寺始建于公元前六十六年漢明帝劉莊時代,供奉國教教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當時古寺香火旺盛,神庇眾生。唐貞觀二十一年,左翼馬軍總管尉遲恭,字敬德,奉旨重修廟宇,再塑金身。星轉斗移,時空變換,轉眼千年古寺幾經滄桑。唐山企業家孫宏文先生、方東枚居士,靈通佳境,造福一方,宣楊佛法,恩澤眾生,宏愿心生。出資重修延古寺。于公元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奠基開工,古寺換新顏,山川隨寺秀,佛緣共天長。延古寺發楊光大,更現輝煌。全寺建筑為最高境界的明清經典,雕窗畫棟,斗拱飛檐,雕刻門窗選材上乘、技藝精湛,貼金彩繪是中華古建首選形式金龍和璽,整個廟宇偉峩嵩立,金碧輝煌。為弘楊佛之博大精深的中醫中藥文化,大雄寶殿供奉東方琉璃藥師佛,日光月光侍奉兩旁,十二藥差左右護法,十大中華名醫偏殿值勤,天王殿內彌勒佛笑口長開喜迎……[詳細]
唐山凌霄寺
  凌宵寺始建于五代,是一座有著二千多年歷史的寺院。相傳,天上的文曲星和財神爺在一次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上,因為多喝了幾杯御酒,就又偷了一壺下凡來到位于河北唐山一個叫“豐潤”的小鎮后面的小山上偷偷喝酒?伤麄兊摹芭e止”全被“法眼通天”的如來佛祖看到。如來派了釋伽牟尼佛和南無阿彌陀佛,率二郎神和韋馱菩薩等一行十幾個菩薩和尊者來尋找他們。后來又耽心他們兩個酒醉不醒,又派觀音菩薩和消災延壽藥師佛來給他們“醒酒”……由此可見我佛如來以“慈悲為懷”的菩薩心腸,凌宵寺也因此一直供奉著這十幾位菩薩。據史料記載,凌宵寺在唐朝時的香火鼎盛。因為觀音菩薩和消災延壽藥師佛的“藥方”又“靈”又能“消”,原本給它取名為“靈消寺”。因與天庭扯上“關系”,故命名為“凌宵寺”。每年到此來向菩薩“頂禮膜拜”,討要“消災延壽”秘訣的……[詳細]
長城抗戰烈士陵園
  二十九軍抗日(長城抗戰)烈士陵園,位于遵化市西25公里石門鎮,緊靠邦寬公路。陵園坐北向南,占地58.5畝,據說當時的陵園磚瓦木料取之于薊縣的傅恒墓。原大門上方橫懸“二十九軍抗日烈士陵園”十個一尺見方的大字巨匾,于1937年被日本鬼子毀掉。內建瓦房10間,專供烈士家屬們掃墓時食宿及辦公等。內葬將士單人墓280座(后有18座干部尸骨送往南京,又有部分已遷走)。烈士中,有參謀鄧志昌,因知塘沽協定而氣死的;時任山西司令太壽山兒子太永祥;抗倭名將戚繼光后代戚德言;張英的戰友、江蘇省阜寧縣小尹莊的尹良民(時任排長)等。陵園的北側建有大墳墓,直徑約兩米,高約2.4米,內葬36麻袋不全的尸體(傳說內有一營長殘肢),系從冷口、喜峰口、羅文峪等處拾得的。其中大墳墓之碑尚在原地無損,此碑高2.4米,寬0.8米,厚……[詳細]
25、藥王寺
藥王寺
  位于藥王廟養生文化區,由遼寧王佛禪寺投資建設,投資1.2億元,占地100畝,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大殿和齋堂等工程,二期建設天王殿、觀音殿、山門殿等建筑。一期工程計劃2013年6月底開工,2014年5月底完工。 原址位于唐山市豐南區西南部(現東田莊鄉),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數百年香火鼎盛,神奇傳說眾多,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八是此廟廟會,方圓數百里的人們云集于此,求醫、問藥、燒香還愿、捐款捐物,來此寺敬香者據簽布記載涵蓋7省18縣。 明末清初,翰林學院院士李來秀考取探花,執掌密云縣知士,由于官場-,被他人頂替。李來秀看破紅塵,為避戰亂,流落到豐南西的藥王寺削發為僧。順治初年修成正果,康熙三十九年在寺中圓寂,人稱函-師或老仙師。 涵宏和尚功德圓滿,真身供……[詳細]
鷲峰山棲云寺
  棲云寺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境內的鷲峰山上,建筑年代久遠,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唐代初期開始,棲云寺便歷盡滄桑,其間雖然迭經興廢,但始終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棲云寺究竟建于何時?史無明文記載。據明孝宗弘治四年所刻《重建鷲峰山棲云寺記》碑文稱,寺之始建年代,“纖細莫能究”。在中臺即舍身臺的下巔,建有棲云寺,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據寺內碑文記載:該寺始建于隋朝,唐天佑年間重建,大遼期間重修。歷史上曾經過七次重建,四次修建,距今以有一千三百余年。保存完好,古色古香。寺內兩株參天老柏,老樹新枝,蒼勁挺拔。據傳,兩株老柏曾因聽六世老祖講經而得道成仙,距今以1400余歲。當地百姓講,每當夜深人靜,山風吹來,柏枝隨風作響,發出翁翁的聲音,隨風力的大小聲音也時強時弱,好似人語,故曰老柏誦經。棲云寺右上……[詳細]
27、唐山千佛寺
唐山千佛寺
  千佛山,位于冀東豐潤,屬燕山余脈。其脈似飛龍,形如臥虎,草深林密,宛若仙境。南臨渤海,北依燕山,其山勢平緩,綿延疊翠、林木郁郁,一派靈秀。傳二千三百年前秦始皇嬴政曾求仙至此,嘆此山脈之神奇。公元六百四十五年,唐王李世民東征高麗屯兵于此,太宗夜夢千佛,逐賜名千佛山,并下旨建千佛禪院,后易名千佛寺。唐代高僧道膺法師曾在此地隱居修行。千佛寺歷經唐宋元明清,代有興廢。佛歷二五五二年(公元2008)凈行優婆塞祖廓,法名明心,號無我,夜夢奇瑞,自感此山當興,倍感善緣和合,于佛前發弘誓愿恢復古剎,重矗殿堂,造像安僧,弘佛正法。同年,由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批準千佛山千佛寺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是年九月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上一下誠大和尚親筆手書:“唐山千佛山”“唐山千佛寺”之題字;祖廓大居士發大菩提心,舍凈資興……[詳細]
渤海明珠溫泉養生會館
  渤海明珠溫泉養生會館位于渤海國際會議中心西部,經營面積12000余平米,擁有9000平米的水上設施,是集溫泉、洗浴、休閑、度假、會議、商務、旅游于一體的超五星級溫泉度假勝地,是唐山地區最大的高端休閑溫泉商務會館。會館貝殼狀橢圓形的建筑造型獨具特色,頂層采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膜結構材料,長短軸跨度之大,尚數國內首例。從空中鳥瞰,會館及與其相鄰的體育館,大小子母貝殼形狀相映成趣,蘊涵“水上明珠”的良好寓意。會館擁有3000平米的標準溫泉游泳池,所用溫泉水均采自地下1500米的地熱水資源,富含鉀、鈣、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常年保持34攝氏度的恒溫,具有保健、養生、美容等功效,備受人們喜愛和推崇。走進這只超大的貝殼里面,生機盎然的綠色植物,線條流暢的溫泉池,溫度適宜的溫泉水,讓人不禁油然產生一種親……[詳細]
張富莊摩崖石造像
  佛鑿于五里山東端的巨石之上。這塊巨石共鏨刻了67座石佛,中間一座最大,高330厘米,臉寬90厘米,胸寬174厘米,肩寬200厘米,體雄壯,面方圓,鼻梁直挺,大耳垂肩,環眼薄唇,眉蘊豪光,表情莊重威嚴。大石佛像兩端,雕刻著形態各異的小石佛,左側28個,右側32個,分行平行排列,大者高35厘米,小者不足25厘米。這些小石佛像結跏坐于蓮花座之上,有的雙手合十,有的雙手呈八字形,均作高肉髻,身披袈裟,形象逼真奇特,手法近似淺浮雕或高浮雕,雕工精細,時代特色明,是研究古代宗教藝術與宗教史之重要實物資料。根據河北省古佛像研究專家斷定,此石佛造像的造型和雕造手法應屬北魏時代!队榔礁尽酚涊d:石佛寺,在縣西十里。南皮張太復《石像寺后山即事詩》云:岡巒參互接黃臺,風日清佳我獨來。石像幾經殘劫后,野棠無數向人……[詳細]
30、孟家泉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孟家泉遺址
  時代:舊石器時代孟家泉舊古器文化遺址位于河北省玉田縣城東石莊村北,北依京沈公路,西臨榮輝河,南靠京秦鐵路,周圍地勢平坦,交通發達,村莊稠密,景色宜人。遺址東西長90米、南北寬75米,原為一水域廣闊的水泉,也是榮輝河源頭之一,八六年水泉出現干涸現象,時有群眾挖山取土,發現龍骨,即動物石,為此被確定為舊古器時代文化遺址。一九八六年六月,中國科學院與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李毅來孟家泉,同市縣文物部門共同試掘,并對部分出土標本做碳14測定,認定孟家泉遺址為舊時器時代文化遺址,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一九八六年九月,古人類學家賈蘭坡教授進行勘察,給予高度評價。十月,中科院李毅、董視安等人正式發掘,打了一個5×5的探方,出土了部分馬、羊牙、魚牙和智人牙一顆。一九八七年四月,這些出土標本參加省成果展……[詳細]
遷西普陀禪寺
  遷西普陀禪寺位于遷西縣新集鎮鳳凰山,乃觀音大士示跡之圣地,唐王爭東于此,觀音大士顯靈慈悲救護,遂免于難,唐王感念佛恩,故于山頂建南海紫竹院,每年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為廟會,規模盛大、法雨普潤、四生沾恩、寶剎于后世均有修繕。清道光年間有僧釋真法主持,時道風嚴謹,香火鼎盛,聞名于世,文革期間被毀。二十一世紀初,本地經濟發展,百廢代興,人生思善,佛教復萌,2005年十月初一,釋隆航法師(偽仰宗十三代禪師)應新集村兩委邀請駐錫鳳凰山。師入住首夜,即夢觀音大士賜袈裟覆身,故于次日佛前發愿,盡此報身,誓于山下建普陀禪寺,宣揚正法,普濟群生。立愿之初雖常以粗食野果療軀,亦堅實不退,師之宏愿,苦行,感化善眾,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諸大檀越,四眾弟子,誠心助道護持,恪盡全力,輸金供粟,歷時四載,相繼建成大雄寶殿,雙……[詳細]
32、無梁閣
無梁閣
  無梁閣位于豐潤縣城南10公里的車軸山頂,又稱壽峰寺,始建于遼重熙元年(1032年),系居士張翁所建。閣建在花崗石臺基上,原為一層,后于重熙六年增建至3層。閣左右各建塔1座,現僅存西面的藥師靈塔,東面(右面)有民國年間所建文昌閣1座。現存閣為明代重建,共3層,每層正面均辟拱形券門,三層建有月臺,環以漢白玉欄桿。重檐歇山琉璃瓦頂,檐下有磚雕仿木斗拱。閣全部由磚和無梁閣(6張)瓦包筑而成,無梁無寸木構件,故名無梁閣。閣左前方有經幢1座,右前方有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增修車軸山無梁閣萬佛閣碑1通。文昌閣毀于地震,無梁閣現已重新修繕。藥師靈塔,又稱車軸山花塔,始建于遼重熙元年(1032年),為八角形亭閣式花塔,ll層,實心,全部用磚砌筑,通高28余米,塔基蓮花須彌座雕刻富麗,塔身4個正面雕出拱券……[詳細]
33、萬軍山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軍山遺址
  萬軍山遺址位于遷安市楊各莊鎮萬軍村北50米處的萬軍山上。山為梯田狀,山頂為平臺,青龍河、冷口沙河在山腳下交匯,兩河由東、北兩面環抱萬軍山,山上土質疏松,呈褐色沙土。1990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組織的文物普查隊在遷安境內普查時發現此遺址。遺址面積1.5萬平方米。遺址面積15000平方米,文化層東薄西厚,約1--2米,地表散布著大量的陶器殘片和石器。陶片多為夾沙褐陶和泥質紅陶,紋飾以壓印“之”字紋居多,條紋、席紋次之,繩紋素面較少。兩側斷崖處暴露有灰坑,內涵豐富。1992年6月3日至7月4日進行試掘,試掘面積2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盆、紅頂缽、陶鬲等陶器,還出土了大量石器。萬軍山遺址,風景優美,有水有田,非常適宜人類居住,從山腳下的第二臺地開始就有新石器時代遺物。地層疊壓處向上有夏、商、周、春秋……[詳細]
洪山口古戲樓
  位于遵化市小廠鄉洪山口村中心,始建于唐代,明代改建,為磚木結構,座南面北,北面頂為歇山前廈,南面為硬山頂。戲樓中間有隔扇,將樓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半部分為磚砌戲臺,前臺口左右縱列2根明柱。南半部分為后臺,后臺東側有券門,出入門上首分別寫有“陽春”、“白雪”字樣,東、西側墻上分別建有1米直徑的圓孔窗。洪山口戲樓的獨特之處在于,一般戲樓月臺為四根明柱在東西兩端并行排列,而洪山口戲樓的四根明柱卻是前后排列。古戲樓的修建,還有一段“樓壓龍”的傳說。相傳唐代一位大臣站在洪山口舉目觀望,見古長城上空煙霧繚繞,恰似一條巨龍游動,且看不清城中景色,疑此城要出真龍天子,為了壓住此龍,在洪山口修了三座樓,暗喻壓住南山龍頭、北山龍尾,在城中心修了一座戲樓降服龍身。因“霧龍”是南北走向,所以柱子也成南北排列,意在壓牢……[詳細]
35、爪村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爪村遺址
  爪村遺址1982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遷安縣人民政府以遷政[1983]99號文件公布了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重點保護區以H86019為基點,向東南460米至冷大路西側,向南720米至冷大路北側,向西480米至流水溝東側,向北400米至大廳山南麓;建設控制地帶:以重點保護區邊線為基線,東外擴5米至民房;東南外擴10米至冷大路邊;西南外擴40米至磁山腳下;西外擴20米到流水溝邊緣;北外擴40米至大廳腳下。遺址總面積約54萬平方米。遺址村西H5801地點設有遷安市政府立省級保護標志一塊,水泥澆鑄而成,長90厘米,厚6厘米,碑面陰刻隸書“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爪村遺址”。村南H86020地點有遷安市政府立的石質保護標志,碑面陰刻“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爪村遺址”。遺址有水泥……[詳細]
安新莊遺址
  安新莊遺址位于遷安市城東北6公里安新莊和新寨兩村之間,灤河東岸的臺地上,延綿起伏的沙丘和沖積臺地上遍布陶片及殘石器等遺物。1976年當地群眾在挖沙時,發現器形完整的 遺物近百件。省、市、縣文物主管部門進行了調查,隨后,省文研所于1978年對遺址進行了調查發掘 ,發掘出居住址和灰坑遺跡,并出土了大量手制陶器和制作精細的石器、骨器。陶器有筒形罐、缽、碗、杯等,并在細泥磨光的器表上精心刻劃出之字紋、指甲紋、連環紋、旋渦紋、錐點及附合錐紋等工整多變、熟練勻稱的紋飾。陶質有泥質灰陶、夾砂紅陶、夾砂灰陶及素面磨光陶等,也有少量的彩陶片。該遺址系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其大體年代相當趙寶溝或不晚于紅山文化,既包含中原文化因素,又有北方的文化特點,是原始文化的一種新的地方類型,為探求我國北方文化與中原仰韶文……[詳細]
三屯營城址
  三屯營城址位于遷西縣三屯營鎮,為明代古遺址。三屯營城自天順二年(1458年)建成,到萬歷初已經運行了1十多年,南墻坍塌,只留下一片荒蕪。于是,戚繼光請示上司批準重修三屯營城。萬歷初年規劃,二年之內竣工,城池比原來擴大一倍,把原在城外的兵營全包括進來,城墻加高加厚,設東、南、西三門,東曰賓日門,南曰景忠門,西曰鞏京門。按漢唐在北方建受降城的規制,不留北門。城門上建譙樓,城角建角樓,周圍建敵臺9處,各有箭孔。鎮府建在中央,成為城中之城。戚繼光一生為官清廉,辭官后家道貧寒,貧病交加,明萬歷十五年臘月初八(1587年1月5日)病逝于蓬萊城,時年60歲,謚“武毅公”。萬歷十一年(1583年)南去之后,三屯營人為其在景忠山之巔建立生祠,并有戚繼光好友郭造卿題寫的《總理戚公景忠山去思碑》。去世后,三屯營人……[詳細]
天宮寺塔公園
  位于寧國路交通崗西南側,毗鄰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公園原為一座天宮寺塔,四周均為平房,為記載古塔悠久歷史,綠化、美化周邊環境而建。2001年籌建,2003年10月底竣工并對外開放,公園占地3公頃。公園的園林綠化布局采用自然式,結合天宮寺塔建筑,配以仿古式建筑,表現為多層次、多樹種、多色彩格局。以天宮寺塔建筑為主,在開闊、坡形的草坪上點綴稀疏的樹叢及花卉,形成開朗景觀,其間開辟漫步小道,設置園燈、座椅、配置水池、噴泉。公園中建筑很少,地形略有起伏,不搞大型山石,以大面積草坪、樹叢構成自然式園景。每當晴朗的日子,居民紛紛到公園進行日光浴、散步、作憩、游戲,在享受自然風光中得到滿足。坐落在豐潤城西南隅的天宮寺塔,建于遼清寧八年。據說,清寧元年,鹽監張日成見此地有土崗高高隆起,崗下清泉繞崗而過,崗泉之……[詳細]
樂亭縣西高烈士陵園
  樂亭縣西高烈士陵園位于在王灘鎮西高各莊村,距縣城15公里,安葬著為樂亭解放英勇獻身的30余名烈士,大多數為無名烈士。1948年秋,十三軍分區會同樂亭人民政府,將武園內烈士陵園遷至此地,并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堂。近年來因年久失修,烈士塔及烈士墓多有損壞。2008年,樂亭縣人民政府對烈士塔、烈士墓進行了重新修繕。修繕后的烈士陵園呈長方形,建筑占地面積65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2000平方米。分紀念塔和墓地兩部分,塔身磚水泥結構,正面和北面分別刻有毛澤東同志題寫的“死難烈士萬歲!”,“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墓地分8行4列,整齊地排列,墓碑為整塊黑色大理石,造型簡潔大氣,盡顯莊嚴肅穆。2009年,樂亭縣對西高烈士陵園進行了重修,修復了烈士紀念碑及烈士墓。烈士陵園自建成以來,每年清明節前后都有大批學生和……[詳細]
沙嶺村石佛寺
  沙嶺村石佛寺,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下營滿族鄉沙嶺村中心位置的石佛寺,于明萬歷間(網查重修碑刻記領兵千把總朱松史證:朱松蔡元定從祀。萬歷二十四年進周敦頤父周輔成從祀,位居程晌之上)重修。始建無考。日軍侵華期間石佛寺嚴重遭毀,于1966年7月,村民在佛前挖坑將佛藏埋。2005年12月6日,由本村村民委員會組織村民將石佛挖掘出土,安放原位,搭簡易房一間,為佛暫避風雨。于2006年11月26日,村民自愿捐款,修復石佛寺。至2007年,來自北京、山東、及唐山市、廊坊市和本市的集體與個人共捐款修復。寺廟東西長七米,寬五米,紅磚青瓦,木架結構。分三間,明柱兩側各一小間,中間較大,寺前樹碑四座。東起第一座為明代重修所制,余第二、三、四座為本次復修所立,刻有復修石佛寺記和投資、捐款功德錄記。寺內正中端坐赤足反掌……[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色色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区尤物 |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 亚洲色婷婷丁香五月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在线欧美中文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