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 > 赤峰市 > 紅山區旅游

紅山區文物古跡介紹

紅山遺址群
  紅山遺址群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城東北3公里紅山北麓。為我國北方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存,距今約五千年。“紅山文化”由此得名。包括聚落古遺址和古墓葬等。出土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陶器、石器、骨器。以細泥彩陶和石耜最重要,在北方農業發展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一工作隊與紅山區文化局、區文物管理所聯合對紅山史前遺址群進行考古調查,除實地考察了日本人1935年發掘的紅山后第一、二地點的保存現狀后,新發現了紅山文化中期聚落遺址、夏家店下層文化祭祀遺址、小型城址、夏家店上層文化墓地各一處,為全面認識紅山史前遺址群的重要學術價值提供了科學依據。新發現的紅山文化聚落遺址位于英金河東岸的一級階地上(編號為第三地點),遺址地勢平坦,現為耕地,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春耕過后,地表清晰……[詳細]
夏家店聚落遺址
  夏家店聚落遺址位于赤峰街東15公里英金河北岸臨河一帶的小山崗下。1960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內蒙古工作隊在夏家店村首次發現。該遺址中有兩種文化性質的堆積。“夏家店下層文化”遺物有: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泥質灰陶和夾砂褐陶次之,還有少量的紅陶和黑陶。陶質堅硬,火候較高,陶色較純。器形有尊、缽、罐、鬲、、盆、鼎、甕、圈足器、紡輪等。石器,有打制的窄頂寬刃石鋤,磨制的長方形石鏟、石刀、石杵、石球等。其它還有骨鏃、骨匕、骨針、骨錐、卜骨、骨管、蚌飾等。還有狗、羊、鹿、牛等獸骨。“夏家店上層文化”遺物有:陶器,陶質疏松粗糙,火候較低,紅陶較多,褐陶次之。器物表面多經壓磨,顯出光澤,器表有紋飾的較少,器形有鬲、、罐、豆、缽、紡輪、陶墜等,均為手工制作。石器數量較多,大多經過打制成形,再磨制加工。器……[詳細]
魏家窩鋪遺址
  魏家窩鋪遺址位于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魏家窩鋪村東北部約2公里處的臺地上。2008年5月該遺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首次被發現。2008年10月到11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實地測量與勘探,初步確認該遺址總面積約9.3萬平方米,是一處保存較好、規模較大的紅山文化早中期聚落遺址。2009年至2011年期間,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已先后三次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累計發掘面積13,300平方米左右,確認房址103座,灰坑201座,灰溝4條,灶址12座以及其他遺跡等,出土了陶器、石器、動物骨骼、蚌器等大量遺物。2009年7月,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一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約5000平方米,共發現房址28座,灰坑8個,灶址3個,墓葬2座,灰溝……[詳細]
二道井子遺址
  二道井子遺址位于赤峰市紅山區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2009年考古六大發現之一。當初這里并不叫“二道井子遺址”,而是叫“大灰包”遺址。記者了解到,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之所以被俗稱為“大灰包”,有其特定的歷史含義。古人在選擇住址時有一定的要求:向陽、周邊具備水源和能夠控制一定的耕種范圍。房子建好以后,生活中用火產生的灰燼就倒入房邊的灰坑或直接堆在房子周圍,時間長了,隨著房子逐漸破舊、倒塌,外面的灰堆也越來越大,古人便把舊房子用灰燼予以回填,在舊房址之上再建起新房子。如此若干年后,房子越建越高,就形成了“大灰包”。建筑規模赤峰市二道井子遺址總面積近30000平方米,屬于夏家店下層文化中小型聚落,遺址看上去呈東高西低之勢,南北兩側有自然沖溝,現在東、南、北三側聚落環壕仍依稀可見,……[詳細]
紅山后聚落遺址
  紅山后聚落遺址位于赤峰市區東北英金河東岸紅山最北山峰的東坡及南坡,文化內涵豐富。遺物中有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泥質紅陶罐、彩陶缽、盆、碗及夾砂“之”字紋直腹罐等。石器有磨制石犁、磨棒及細石器等。青銅時代“夏家店文化”的素面磨光褐陶鬲、灰色繩紋陶罐、夾砂素面紅陶罐、鬲等。紅山文化遺址早在本世紀初已引起國內外專家的重視。日本人鳥居龍藏,1908年,探查了赤峰城北英金河畔幾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933年,日本人牟田哲二把紅山一帶出土的陶器、石器、青銅器等重要文物竊給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上治寅次郎。后又和鳥取森男、金子健兒等進行調查,并將一部分文物盜去贈給日本東亞考古學會。同年秋,以德永重康為首的“滿蒙調查團”來到赤峰,對紅山遺址進行了挖掘。1935年,日本東亞考古學會濱田耕作等人又進行大規模的挖掘盜……[詳細]
蜘蛛山遺址
  蜘蛛山遺址位于赤峰街區舊北大橋西側蜘蛛山,1963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發掘。遺址文化層堆積厚達6—8米,分別有新石器時代、夏家店文化和秦漢時期三個不同時代的內涵。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層0土有紅山文化的彩陶等珍貴文物。秦漢時期文化層0土了秦國統一后頒行的標準量器——秦陶量。器表印有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度量衡時頒詔天下的“詔書”,是秦國統一天下,勢力到達赤峰地區(遼西郡、右北平郡)的珍貴實物例證,為研究東北地區古代地理疆域提供了重要資料。蜘蛛山遺址(H42木炭)距今3965±90年,樹輪校正為4360±140年。其測定年代木炭出于遺址的早期層位。……[詳細]
赤峰清真北大寺
  清真北大寺又稱禮拜寺,位于赤峰市紅山區步行街北側路西,始建于1739年(乾隆四年),距今近三百年。該寺占地面積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800余平方米,為坐西面東四合式前后兩進院落。由正門、正殿、瑤殿、望月亭、左右配房、浴室等幾個主要部分組成。在殿堂建筑的裝飾上,以幾何紋、植物紋圖案為主,為了突出這些圖案的特點,多系用平面化裝飾手法,少見立體高浮雕手法,富有生活氣息,充分體現清代伊斯蘭教建筑傳統的地方工藝技術。如:抱廈、禮拜殿和后窯殿(邦克樓)的清官式繪畫藝術;新疆石膏塑制藝術;河州的磚石雕刻藝術等,這些都體現了這座建筑濃烈而輝煌的藝術特色。清真北大寺建成后幾經修繕、擴建,是赤峰地區目前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整的一處古建筑,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赤峰市重要的穆斯林宗教活動場所。20……[詳細]
小河沿文化遺址
  小河沿文化遺址其年代晚于紅山文化,早于夏家店下層文化,是介于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文化之間的重要類型。距今約4500年,考古學上命名為“小河沿文化”。代表性遺址有三道灣子、南臺地、四棱山等……[詳細]
魯班廟
  魯班廟位于新華大橋南口路東,它是清代供奉鐵木兩行始祖魯班、老君的廟宇。大約在乾隆年間,赤峰地區發展成為熱河的商貿中心,隨著城市建設的需要,鐵木兩行迅速崛起,并相應建立了行會組織。按照祖制,鐵木行業頗具規模的地區都要建魯班廟作為行業守護神,于是赤峰鐵木行會在老爺廟東側修建了這座魯班廟。魯班廟建成以后,終年香火不斷,成為凝聚鐵木行業工匠力量的圣地。到了清同治十年(1874年),鐵木兩行又捐資將廟宇重新維修了一次,占地八畝,共有殿堂十八間,主殿一棚一卷,飛檐斗角,雕梁畫棟。殿內供奉著木行始祖魯班和鐵行始祖太上老君的塑像,兩側還有耳房和東西配殿,盡管魯班廟規模不大,但其做工卻頗具匠心,在哈達街幾十座廟宇中,堪稱典范。魯班廟在赤峰近代史上久負盛名,1908年,赤峰歷史上第一個防疫機構痘局便在這里誕生,……[詳細]
赤峰天主教堂
  赤峰天主教堂位于赤峰市紅山區二道街路北,教堂是清政府在1860年與法國定立的“中法北京條約”的背景下——許可法國傳教士掌管,并于清末年間在赤峰始建。該教堂后經比利時圣母圣心會整修,長38.5米,堂寬12米,有14根圓柱支撐,面積663平方米,能容納700余人。此堂為雙塔哥特式建筑,座北面南,正門兩側各聳立一座鐘樓,青磚紅瓦,建筑為11間拱形石旋,門窗亦同,有唱經樓。天主教堂是赤峰市區近代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赤峰市唯一的一座古老歐式教堂建筑。這座古老的教堂是赤峰近現代宗教歷史文化的標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2006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蔡家溝楊大孺人貞節牌坊
  蔡家溝楊大孺人貞節牌坊位于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二道井子村蔡家溝村,始建于清代咸豐四年(1854年),通高四米,占地約三十六平方米。該牌坊屬石質,由粉紅色砂巖鑿筑而成,四柱三門,中間門大,兩側門小,門上各有門楣,均無加冠蓋頂。中間的大門較寬較高,上面門楣處橫有四個陰刻楷書大字——“門題沛相”。門臉的四根石柱的正面上方各有一條盤龍緩緩爬行,產生突兀起伏的藝術效果。柱子的頂端刻有一個望天猴,(現已不存在)。整個建筑全是由淺紅色的大石塊扣合而成。牌坊的背面與正面形式近似,只是沒有對聯,正門楣額刻有“瑤池冰雪”四字,字體舒展大方,楷體書成。楣額的上下邊沿還鐫刻著細膩的花紋飛鳥獸,活靈活現,富有生活情趣。右門楣額刻有“玉潔”二字,左門楣額雖缺,但按右門楣額字意,推理為“冰清”二字。牌坊兩側還擺放著兩塊長方……[詳細]
玉皇廟山城遺址
  玉皇廟山城遺址位于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東三眼井村玉皇廟村北,遺址大體呈長方形分布,面積約6000平方米。山城遺址的底部為人工用黃土堆起,山上部用自然石塊壘砌呈圓形石墻,現存城墻為東北高,西南低,城墻現存離地面最高處約4米,最低處約1米。城內現存遺物較少,城墻遺跡明顯,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小城址。地表采集標本有口沿、器底等陶片和石斧等,根據地表采集標本分析判斷,該遺址的文化類型為夏家店下層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價值。2014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藥王山遺址
  藥王山遺址位于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藥王廟村東,遺址形狀為橢圓形,西北坡較陡,西南坡較緩,面積約12000平方米。藥王山遺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始于1960年,1960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在此發掘藥王廟遺址,試掘簡報發表于《考古》1961年第2期。簡報提出了兩種文化的看法,即“夏家店下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從此夏家店文化蜚聲海內外。藥王廟遺址的發掘是確立夏家店下層文化和夏家店上層文化的主要遺址之一。2014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姚家洼遺址
  姚家洼遺址位于赤峰市紅山區橋北街道姚家洼社區。遺址大體呈長方形分布,面積約5000平方米。地表采集標本有石斧、器底、鬲足等,根據地表采集標本分析判斷,該遺址的文化類型以夏家店下層文化為主,還包含有戰國時期文化因素,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2014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综合一区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